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0篇 |
免费 | 97篇 |
国内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篇 |
大气科学 | 59篇 |
地球物理 | 37篇 |
地质学 | 303篇 |
海洋学 | 53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2篇 |
自然地理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1942年 | 2篇 |
1941年 | 1篇 |
1939年 | 1篇 |
1936年 | 5篇 |
1935年 | 1篇 |
193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葛秀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2004,(6):11-13
生物修复描述了在地下水和土壤中进行的微生物自然降解过程,该过程是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进行的。自然降解过程既需要电子给予者(如氧),也需要电子接收者(如氢)。多数情况下由于这些基本要素的需要(氧或氢),土壤很快会变得贫乏,氧或氢会以最快的速度阻止自然微生物污染的扩散并达到降解目的。通过固有细菌和自然土壤过程(固有衰减)使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衰减的很大优势在于避免了昂贵的泵吸系统、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33.
葛秀珍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12,(3):195-205
温室气体CO2的大量排放给全球气候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实现CO2的深度减排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CO2地质储存是缓解碳排放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以下几方面论述了国外CO2地质储存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1)CO2捕集机理,2)CO2地质储存,3)CO2地质储存项目现状与未来预测,4)CO2地质储存场地储量评估,5)CO2地质储存监测技术,6)CO2地质储存模拟工具,7)CO2地质存储经费等。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陇中盆地会宁含小哺乳动物化石的关公滩剖面河湖相沉积序列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表明关公滩剖面沉积物记录了典型的原生沉积组构,沉积物沉积以后几乎没有受到后期的扰动.最大磁化率主轴方向与现今的古水流流向基本一致,表明区域西高东低的地貌至少在中更新世早期已经形成.磁滞回线、等温剩磁获得曲线的矫顽力谱分析、三轴等温剩磁退磁曲线等岩石磁学结果显示:关公滩剖面河湖相沉积物的磁性矿物有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其中磁铁矿和赤铁矿是主要的剩磁载体,但其特征剩磁载体以赤铁矿为主.系统退磁结果显示,在大部分样品中,磁铁矿和赤铁矿均记录了几乎相同的特征剩磁的方向,整个剖面呈现单一的正极性.另外,关公滩剖面底部河湖相沉积物中产出丰富的小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经初步研究包括复齿鼠兔(Ochotonoides complicidens)、丁氏鼢鼠(Myospalax tingi)、方氏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变异仓鼠(Cricetinus varians)、大林姬鼠(Cricetinus varians)、复齿旱獭(Marmota complicidens)等六个种类,其中丁氏鼢鼠和复齿鼠兔是相对原始的种类,其时代跨越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早期,其他都是我国北方中、晚更新世常见的种类,该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性质表明其时代很可能为中更新世早期.因此,综合磁性地层学和小哺乳动物生物年代学结果,关公滩剖面记录了布容正极性时的沉积,剖面底部堆积及其哺乳动物群的时代应为中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35.
拟建川藏铁路是自然、地质环境最为复杂的铁路工程,地质灾害作为局部乃至全线的关键控制节点,关乎川藏铁路建设的成败。野外调查表明,德弄弄巴古滑坡位于藏东地区藏曲河右岸一级阶地上,在川藏铁路选线或建设过程中备受关注,其稳定性是直接影响着铁路选线的必要条件。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德弄弄巴古滑坡堆积体的物理力学特征和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组成德弄弄巴古滑坡的碎石土干密度达1.75 g/cm^3以上,含水率低于4%,并且堆积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含水率呈显著相关性,随含水率增加而减小;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和GEO-SLOPE稳定性分析表明,堆积体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整体稳定,但在强降雨条件下,坡脚和坡体后缘地形转折处稳定性较差,坡脚稳定性系数仅0.761。该滑坡在暴雨、地震和人类活动等作用下,极有可能发生局部失稳,影响铁路建设和坡体上居民安全,应进行必要的综合治理和稳定性监测。 相似文献
36.
37.
设计了在接近实际储层温压条件下,流体介质为纯原油时在冰洲石中合成烃类包裹体的实验.合成样品的显微观察及荧光分析证实实验成功合成了烃类包裹体,实验证明油气对晶体生长和包裹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不会终止其形成,纯油条件晶体仍能生长捕获包裹体,水并不是矿物生长捕获烃类包裹体的必须条件.结合矿物润湿性实验及前人研究将碳酸盐岩烃类包裹体捕获机制归纳为3种情况:油水共存(水润湿)、油水共存(油润湿)及纯油条件.水润湿条件下由水溶液提供矿物质来源,较易形成包裹体;油润湿条件下由水溶液和油中的极性组分共同提供矿物质来源;纯油条件下由原油中的极性组分和裂解产生的有机酸提供物源,形成烃类包裹体较少,晶体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8.
葛秀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2004,(1):25-28
本文实验的目的是评价含氧化铁涂层的砂石和表面活性剂改进的沸石去除饮用水中病毒和细菌的有效性。微生物污染一直是受到全世界关注的严肃问题。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地下水是主要的饮用水源。美国的公共饮用水消耗量的40%来源于地下水。其他国家,如丹麦,地下水占饮用水的 相似文献
39.
秦岭以南地区降水量变化及其灾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气候变化诱发的灾害效应损失严重。利用秦岭以南地区1951-2001年28个站逐月降水资料,计算了降水量的线性趋势值及降水距平变化,分析了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受地形影响,秦岭南北与东西降水量变化差异较大,西部大于东部,南坡多于北坡,季节性降水过程差异也很明显;年平均最大降水量为1 254.6 mm,出现在镇巴,最少降水量为690.7 mm,出现在丹凤;50年来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平均递减率为56.5 mm/10 a。分析表明,降水突变是触发其它灾害的主要因素。由强降水及连阴雨诱发的干旱、洪涝及地质灾害效应损失严重,在降雨强度达200 mm/d以上的区域成为泥石流、滑坡灾害,水土流失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多暴雨中心的米仓山、大巴山、佛坪、商南及洛南一带。降水诱发的灾害效应与人类活动也密切相关,这些研究为未来防灾减灾和环境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