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345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以溪洛渡库区深入研究的14个典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初步建立潜在滑坡判识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优选确定了影响库区潜在滑坡孕育的8个关键主控因素:坡面平均坡度、滑体内冲沟切割程度、洼地封闭状况(或排水条件)、滑面平均倾角、滑面形态、下滑段长度与总滑面长度之比、滑体结构及近期活动迹象,并依据距离判别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溪洛渡库区潜在滑坡的距离判识模型。该判识模型对库区5个待判滑坡样本和9个滑坡学习样本的判识准确率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82.
2013年7月11日,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通过实地调查和测量,获取了98份建筑物破坏样本。泥石流中大石块、漂木和生活废弃物是参与破坏的主要介质;建筑物长轴方向与流向垂直时,更易遭受破坏;而长轴方向与流向平行且规则分布时,首个遭遇泥石流的建筑物会严重破坏,但也起到阻挡泥石流和耗能的作用,较好地保护了其后的建筑物;当建筑物分布不规则时,首个和凸出的建筑物均遭受冲击破坏;距泥石流出口和主流线越近,建筑物破坏越严重。分析建筑物破坏特征发现:受损建筑物表现的破坏模式因结构类型不同而异;若以梁和柱为承重构件,其破坏主要因柱体受冲后产生塑性铰或被剪断,致建筑物倾斜或倒塌,而以砌体为承重构件者,其破坏表现为承重墙体产生裂缝或垮塌致建筑物整体倒塌。参照建筑物破坏模式,以静力学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提出建筑物柱体和墙体破坏的临界条件计算公式。最后,依据泥石流的破坏方式和建筑物受损模式,将七盘沟建筑物的破坏划分为5个等级,并讨论了甘肃舟曲泥石流和本次灾害期间建筑物破坏特征的异同。本研究从案例分析的角度,为泥石流危险区城镇及居民点建筑物规划布局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10月21日下午,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郑州市房管局)发布的郑房指数显示,今年9月份,郑州市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62.99万平方米,同比上涨4.95%,销售均价8287元/平方米,每平方米较上月上涨104元。  相似文献   
84.
针对机器学习算法在卫星钟差短期预报应用中训练数据量最佳确定、算法有效性评估研究较少的问题,以 武汉大学IGS数据中心连续15d33颗事后BDS-2/BDS-3精密卫星钟差产品为例,基于钟差相位数据的偏最小二乘 (PLS)、基于钟差相位数据一次差分的偏最小二乘(DPLS)、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进行了BDS-2/BDS-3卫星 钟差短期预报。实验结果表明:首先,选择第15天数据为测试样本,前14天距第15天最近的连续n d数据为训练 样本时,n 为8时,PLS模型预报性能达到最优;n 为1、3、8时DPLS预报性能达到相对最优;n 为11时LSTM 预报 性能最优;PLS、DPLS模型的预报效率较优,而LSTM 预报效率较差,最大预报耗时分别为0.25s、0.90s、 198.65min;随着测试样本的增加,LSTM 模型的预报耗时显著增加,而其他两个模型预报耗时基本没有变化;其次, 连续14d的短期预报(当前1天为训练样本,后1天为测试样本)结果表明,DPLS较PLS与LSTM 模型,6h预报时 长下,均方根误差(RMS)分别提升了31.26%、39.66%,极差(Range)分别改善了26.34%、40.30%,24h预报时长 下,RMS分别提升了33.48%、42.68%,Range分别改善了29.77%、42.95%。  相似文献   
85.
420芦山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本文在对芦山地震重灾区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芦山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类型和特征及震后演化趋势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芦山地震新诱发次生地质灾害1337处,主要次生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灾害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新增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白垩系、三叠系砂泥岩、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第三系砾岩半成岩地层的陡坡和陡崖上以及全强风化壳和第四系堆积物中,并沿龙门山南段断裂带(中林双石断裂)以及宝兴河、芦山河、灵关河等河谷和沟道两侧以及公路内侧山坡的陡坡地段集中分布。芦山地震不仅诱发了数以千计的次生地质灾害,还形成了许多潜在的、隐蔽性强的地质灾害,地震灾区的次生地质灾害总体会呈现加剧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6.
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研究、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测试,探讨了邹家山铀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演化及矿质沉淀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中低温热液,碳氢化合物对铀的富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流体持续的沸腾作用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7.
延长油田东部地区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大,但油田供水水源越来越不足,已严重制约石油开采工作的发展,开辟新的注水水源刻不容缓,因此,必须对区域水资源进行分析评价。采用1956—2010年水文系列资料,依据《水资源评价导则》(SL/T 238—1999)中各要素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区域水资源的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降水、径流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呈减少趋势;地表水可利用量较大,可利用率较高;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河流含沙量高,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地下水水质差异较大。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