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457篇
海洋学   219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5.12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对灾区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以重灾区都汶公路沿线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和土地利用资料,探讨了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对土地利用的破坏方式和特征,次生山地灾害以移动破坏、淤埋破坏和拉裂破坏3种形式破坏土地资源,并对土地利用损失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淤埋破坏是最主要的破坏形式,占总破坏面积的77.23%,移动破坏面积占总破坏面积的22.77%;②林地和草地破坏呈现出在缓坡地带和陡坡地带破坏比例高,在中间地带破坏比例低的规律,旱地破坏具有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加剧的趋势;③研究区内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总损失价值达76 577.26万元,其中林地损失量最大,占总损失价值的87.18%,是地震引起崩塌、滑坡灾害损失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62.
岳建平  谢波  高永刚 《测绘通报》2005,(5):40-42,49
详细介绍工程控制网信息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探讨测量控制点可视化的方法和关键技术,并利用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价值。方法:对87例需要法医鉴定的眼眶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用多平面重组技术重建出标准的轴位、冠状位、斜矢状位(与视神经长轴平行)图像及病情需要的任意角度的平行范围重组(MPR)图像,并对其观察分析。结果:87例眼眶外伤患者中,CT平扫显示眼眶骨折68例,可疑骨折14例,误诊5例。MPR图像多方位结合,明确显示或明确诊断85例,可疑骨折2例,误诊0例。轴位、冠状位、斜矢状位及任意角度的重组图像对眼眶外伤的诊断各有优势。结论:眼眶骨折CT单一方位图像均不利于法医鉴定,多方位结合的重组技术可为法医鉴定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4.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上衍射的运动学特征和《Pdif波走时表》。所得结果大大拓展了Pdif的记录范围,在144.0°~179.0°之间弥补了《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缺失,为更大范围内的Pdif震相分析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分析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以及对地球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5.
166.
黄土高原表土磁化率与气候要素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地区已建立多个表土低频磁化率-气候转换函数,为黄土古气候定量重建提供了关键方法.但是表土磁化率变化的气候控制因素的系统研究尚未开展;同时,低频磁化率部分受到沉积作用的影响,需要寻找气候意义更明确的指标.我们系统采集了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的表土样品,运用相关、回归和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气候要素及其季节变化对表土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湿度是控制黄土高原表土磁化率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有影响,月降水变率较小的地区磁化率较高.在此基础上,选择反映成壤磁性颗粒组分的频率磁化率,建立了频率磁化率-年均降水量的转换函数,为黄土古气候定量估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7.
震后泥石流松散物质显著增多,临界雨量降低,导致泥石流暴发频率增加、规模增大,从而使震后灾区泥石流堵江事件频繁发生,给灾区带来严重的二次灾害。为了评价震后泥石流堵江概率大小,本文在野外考察基础上,获得研究区泥石流沟基础数据,并根据水文模型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泥石流规模; 在此基础上利用泥石流堵江公式,获取研究区域泥石流堵江危险程度(数值),并结合研究区域已发生的泥石流堵江事件,界定了泥石流堵江公式的临界值,使之能够更加准确用来判定泥石流堵江概率,并对 5·12 地震极震区都汶公路沿线的7条泥石流在不同频率下的泥石流堵江概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牛眠沟和关山沟在暴发50a及其以上泥石流时,会发生堵江; 烧房沟、红椿沟和磨子沟在暴发10a及其以上泥石流时,会发生堵江事件; 洱沟和太平沟在暴发5a及其以上泥石流时便可能发生堵江; 上述泥石流沟一旦发生堵江,便会给映秀镇和都汶公路带来严重灾难。通过本文获取的堵江临界值可以作为判定泥石流堵江的参考标准,为泥石流防治、预报提供参考,同时可以为灾后重建和预防二次灾害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68.
温室气体CO2的大量排放给全球气候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实现CO2的深度减排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CO2地质储存是缓解碳排放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以下几方面论述了国外CO2地质储存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1)CO2捕集机理,2)CO2地质储存,3)CO2地质储存项目现状与未来预测,4)CO2地质储存场地储量评估,5)CO2地质储存监测技术,6)CO2地质储存模拟工具,7)CO2地质存储经费等。  相似文献   
169.
设计了在接近实际储层温压条件下,流体介质为纯原油时在冰洲石中合成烃类包裹体的实验。合成样品的显微观察及荧光分析证实实验成功合成了烃类包裹体,实验证明油气对晶体生长和包裹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不会终止其形成,纯油条件晶体仍能生长捕获包裹体,水并不是矿物生长捕获烃类包裹体的必须条件。结合矿物润湿性实验及前人研究将碳酸盐岩烃类包裹体捕获机制归纳为3种情况:油水共存(水润湿)、油水共存(油润湿)及纯油条件。水润湿条件下由水溶液提供矿物质来源,较易形成包裹体; 油润湿条件下由水溶液和油中的极性组分共同提供矿物质来源; 纯油条件下由原油中的极性组分和裂解产生的有机酸提供物源,形成烃类包裹体较少,晶体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70.
目前瞬变电磁法在地质勘探中应用的越来越广。因其分辨率高,特别是横向分辨率更高,可分辨出地下规模较小的不均匀体,所以在金属矿及煤矿采空区等勘探方面应用的比较早,技术也比较成熟。笔者将瞬变电磁法用于火成岩侵入沉积地层的煤炭勘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