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0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篇 |
大气科学 | 97篇 |
地球物理 | 57篇 |
地质学 | 283篇 |
海洋学 | 23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50篇 |
自然地理 | 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开展干旱预测是有效应对干旱风险的前提基础。利用1958—2017年青海省38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量数据计算多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建立了SPI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和基于二者优点提出的ARIMA-LSTM组合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后,利用所建立的模型,以西宁站点为例,对多尺度SPI值进行预测,借助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决定系数R2对所有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判定。结果表明:ARIMA-LSTM组合模型在SPI1和SPI12的RMSE值分别为0.159 7和0.181 0,均低于ARIMA模型的1.265 4和0.293 3,说明ARIMA模型与ARIMA-LSTM组合模型对SPI的预测精度都与时间尺度有关,ARIMA模型的预测精度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结合GIS并利用实测数据与模型的预测数据相比较说明ARIMA-LSTM组合模型相比于单一ARIMA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且能够很好拟合不同时间尺度的SPI值。 相似文献
42.
基于数值模拟的汾河二库对晋祠泉岩溶水系统渗漏补给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二库的下闸蓄水,改变了晋祠泉域汾河地表水对岩溶水的渗漏补给条件,对区域岩溶水流场变化有着长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勾画地表水渗漏补给岩溶水范围,考虑地层岩性、蓄水高度等因素,确定二库不同蓄水水位下晋祠泉域获渗漏量占比;构建晋祠泉三维岩溶地下水流模型,研究二库渗漏对泉域岩溶地下水补给作用,并预测不同蓄水情景下晋祠泉口水位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晋祠泉域获渗漏量占比随二库蓄水位非线性变化,最低为92.8%,在二库蓄水位达902 m后稳定在93.7%,而渗漏量与二库蓄水高度呈正相关;泉域岩溶水径流区受渗漏补给作用最显著,其次为排泄区、北部补给区;渗漏补给作用下,地下水位回升值受二库水位和补水距离影响;维持设计水位(905.7 m)和2017年水位(895.9~902.4 m)时,预计晋祠泉口水位分别在2021年7月和2023年1月达到泉口高程。 相似文献
43.
44.
物流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内地理学视角物流活动研究为基础,梳理了中国物流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进展。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了国内物流地理学的研究背景,对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综述,进一步理清了地理学研究与物流学研究的边缘学术衔接点,映射了20 年来中国学术背景下的物流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规律,列举出了各研究板块的代表性文献,对国内物流地理学研究的深化开辟了新的理论途径。研究表明,中国学术界物流地理研究宏观属性相对明显,地理学视角研究极大地丰富了物流活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体系,已形成了物流运输地理研究、区域物流地理研究、港口场站物流地理研究、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和物流地理综合性方法论研究等主要研究板块。最后,依托国内物流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态势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探讨了未来中国物流地理学研究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45.
苏家庄碎云母矿区位于行唐县苏家庄村,矿体赋存于倒转复式向斜两翼的晚太古界湾子岩组一段自云母钾长片麻岩中,发现42个矿体,其中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体19个,可为今后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渭南塬前断裂是渭河盆地东南缘一条重要的近EW向的全新世活动断裂,与1556年华县8级特大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断裂的北分支——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通过渭南市区,查明该北侧分支断层的展布、浅部结构、晚第四纪活动性以及发震能力,对于当地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浅层地震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对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的展布、结构特征以及晚第四纪活动性开展研究。4条测线的浅层地震勘探揭示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与渭南塬前断裂平行展布,两者呈阶梯状正断层结构关系。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错断多套第四纪地层,显示出生长型正断层特征;可识别的上断点埋深为95m以浅,晚更新统的垂直错距为16~20m;在剖面上表现为宽200~1 800m的次级断陷带,具有阶梯状正断层和小型地堑结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揭示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距今19ka以来仍有活动,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平均垂直运动速率为0.07~0.26mm/a。结合地表的断层陡坎和断错地貌现象判定,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与渭南塬前主断层同样具有较强的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性,不能排除渭南塬前北侧分支断层曾经参与1556年华县8级大地震破裂的可... 相似文献
47.
以察布查尔县1 191~2 656 m不同海拔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有机质(外加热法,10.18~74.3 3 mg·kg-1)、全氮(自动凯氏定氮仪,0.17~2.6 g·kg-1)、碱解氮(扩散法,14.9 7~198.72mg·kg-1)、磷元素(钼锑抗比色法,全磷:0.12~0.76 g·kg-1、速效磷:20.7 4~153.64 mg·kg-1),钾元素(火焰光度计法,全钾:9.81~18.64 g·kg-1、速效钾:659.05~1 001.45 mg·kg-1)含量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碳、氮、磷、钾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除钾元素外碳、氮、磷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0~20 cm土层中,海拔高度与碱解氮呈正极显著性相关(p < 0.05,R=0.838**),与土壤有机、全氮呈正显著性相关(p < 0.05,R=0.831*、R=0.751*);有机质与碱解氮呈正极显著性相关(p < 0.05,R=0.988**),与全磷呈正显著性相关(p < 0.05,R=0.726*),20~40 cm土层中,海拔高度与有机质、碱解氮、全氮、全磷呈正相关,与速效磷、速效钾、全钾呈负相关;有机质与碱解氮、全氮成正极显著性相关(p < 0.05,R=0.867**、R=0.970**),碱解氮与全氮呈正极显著相关(p < 0.05,R=0.914**),40~60 cm土层中,海拔高度与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呈正相关,与速效磷、全磷、速效钾、全钾呈负相关;有机质与碱解氮、全氮呈正极显著性相关(p < 0.05,R=0.884**、R=0.966**),与速效磷、全钾呈正相关,与全磷、速效钾呈负相关;碱解氮与全氮呈正极显著性相关(p < 0.05,R=0.952**)。 相似文献
48.
49.
余绍合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89,(1)
1988年,我们在当地开展的气象科技扶贫工作,虽然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少数民族农民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这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总结过去、研究未来,更好地开展科技扶贫工作,这对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气象部门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0.
在简要介绍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7级以上大地震活动出现的2个新特点:一是大地震主要沿青藏地块区的巴颜喀拉活动地块边界断裂带丛集发生;二是在活动盆地内部或盆山交界地带发生了多次逆断裂–褶皱型地震。面对新的地震活动特点以及工程建设和社会公众对防灾减灾的新需求,分析了活动构造研究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或研究薄弱领域,探讨了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途径。一是要注重活动构造研究自身的理论提升与应用实践,包括活动断裂几何学的精细研究,注重断裂活动习性与破裂分段性相结合的运动学研究,切实加强古地震探槽和断错微地貌的互补性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应切实加强活动构造研究与构造地貌、地球物理勘探、地壳形变、地震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应用实践。二是强化区域活动构造研究与大震丛集迁移规律和动力学机制的认识,提升对活动块体及其边界断裂带强震构造活动的整体认识。认真梳理和分析我国各活动地块区发生丛集地震各自的孕震构造环境和发震机制,综合历史地震和古地震详细研究结果,识别可能存在地震丛集活动的活动构造带或地震构造区,为巴颜喀拉活动块体大地震主体活动区结束之后可能的迁移地区将面对的大震灾害风险做好科技支撑。三是关注逆断裂–褶皱型地震构造研究等薄弱环节。除采用传统的活动构造研究技术之外,应结合构造地貌学开展地表地貌变形特征研究,以及开展深部地震构造探测和地震学研究等,以获取其深部结构构造特征,综合分析其深浅构造关系、构建变形模式和讨论发震机制等。重点关注上述关键技术环节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活动构造深入研究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