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91.
根据地热学原理,本文从放射性元素富集程度、铀矿石产热数值模拟和地热资料铀矿信息识别等方面较深入地研究了地热与深部铀矿的关系,采用热红外遥感资料在若尔盖地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深部铀矿与地热场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可利用地热资料指导深部铀矿勘查。  相似文献   
592.
在周边环境复杂的城市中心,为确保自身结构及周边环境安全,暗挖车站施工工法的选择尤为重要。通过介绍洞桩法原理及其常用的传统PBA工法和单层导洞洞桩法的施工步序,对比说明两者是否进行下导洞开挖等方面的区别,可以得出单层洞桩法工法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对地下水处理及保护较好。以北京某单层洞桩法施工的暗挖车站为例,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总结不同导洞开挖、不同初支扣拱、不同二衬扣拱顺序对周边地表竖向变形及横向变形的影响,得出最优的导洞开挖、初支扣拱及二衬扣拱顺序。研究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3.
通过2014年和2019年观测资料分析了渤海夏季底层水体氧亏损空间分布的年际差异,同时首次揭示了黄河口东侧莱州湾 口区域的氧亏损现象,并利用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式ROMS-CoSiNE探究了氧亏损分布年际差异的影响因素.2014年秦皇岛外氧亏损区(以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饱和度小于70%为统计范...  相似文献   
594.
研究了实际地闪过程中三种放电脉冲的形成机理及电流参量,在此基础上结合雷电计数器工作原理分析了计数误差的来源,指出峰值较大的M分量脉冲是导致计数结果偏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大量的自然雷电及人工引雷测量数据对比研究,提出通过计算脉冲波头陡度识别有效计数信号的方法,将0.8kA/μs作为判断脉冲类型的特征值,为研制能够测量具有科学意义计数结果的雷电计数器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595.
针对台风期间电离层异常探测中传统方法所存在参考背景值精度低,且容易受到多种外界环境因素干扰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时频变换理论的电离层异常探测方法。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变化在其标准时频谱中可以自动显示,运用标准时频变换理论具有的无为方法可以将变化的主成分直接提取,得到高精度的参考背景值。使用该方法对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和台风轨迹下落站点的电离层TEC变化进行异常探测。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探测结果更加突出异常发生的时段,能够较好地反映异常特征,且不易受空间环境影响;在台风期间,电离层异常主要集中在9月13日,此时台风达到最大强度时刻,表现为正异常现象,异常幅度为2~12 TECU。  相似文献   
596.
以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三叠系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测井曲线等多种资料,将传统高分辨率层序定性识别与小波变换定量分析的方法相结合,对其进行层序单元定量划分,共划分出长期层序5个、中期层序13个、短期层序53个及超短期层序256个;基于超短期旋回绘制Fischer图解,结果显示三叠系相对湖平面呈现湖退到湖侵的过程,在SQ4时期湖平面上升至最高点,内部次一级的湖侵湖退过程与长期旋回相互对应。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发现随湖平面的升降变化,沉积相带呈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端、远端与滨浅湖沉积交替演变的特征。笔者研究弄清了英买力地区三叠系湖平面升降规律及其与沉积相带的演化关系,为后续地质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