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东戈壁钼矿处于东天山-北山成矿带的西部,是该地区三叠纪钼成矿带代表性矿床之一.该矿床赋存于石炭系干墩组一套浅变质碎屑岩中,隐伏于矿体下部的花岗斑岩为其成矿岩体.本文对钼矿和成矿岩体进行了地质特征、岩相学和辉钼矿的显微构造和粉晶衍射等分析,结果显示矿石可分为黄铁矿-石英脉型和黄铜矿-黄铁矿-石英细脉型辉钼矿矿石,这两种类型矿石中的辉钼矿均为2H型.辉钼矿较大变化范围的Re含量主要受成矿流体Re含量控制,与晶形关系不大.综合分析认为形成于三叠纪的东戈壁钼矿床是东天山-北山地区后碰撞背景下岩浆热液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72.
自1993年乌鲁木齐天文站25m射电望远镜建成以来,除了不断完善VLBI观测系统外,还选择发展了具有科学价值的单天线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其中基于常温接收机的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观测系统已经于1999年5~6月间建成。该系统建立在25m射电天线的18cm波段上,消色散采用了2×128×2.5MHz多通道滤波器和数字化器,并由PC机完成数据采集。同时进行的脉冲星工作还有92cm及其它波段的脉冲轮廓监测,对0329+54的多波段观测得到了它的频谱。在25m天线的1.3cm波段上建立了基于声表面波频谱仪和频率综合器的分子谱线观测系统,对水脉泽的观测已经发现了十几个可能的水脉泽源,观测结果正在认证当中。  相似文献   
573.

对稀疏/非规则采样或者低信噪比数据,射线束提取困难并伴随有假频产生,对叠加剖面和道集造成严重干扰.为了提升射线束偏移在稀疏和低信噪比地震数据采集中的成像效果,本文提出基于三角滤波的局部倾斜叠加波束形成偏移假频压制方法.射线束偏移首先将地震数据划分为超道集,经过部分NMO后转化为以射线束中心定义的共偏移距数据,倾斜叠加和反假频操作均在局部共中心点坐标上实现.时间域倾斜叠加是对地震数据的时移累加操作,三角低通滤波同样可以在时间域完成,在对地震数据进行因果和反因果积分后,亦为地震数据的时移累加.因此,三角低通滤波与倾斜叠加可在时间域结合同时完成,避免了频域滤波的正反傅里叶变换.本文在反假频公式中加入权重系数,用以对反假频的程度进行控制,达到分辨率和噪声压制的最佳折衷.以某海上三维实际数据为例,文中展示了反假频射线束形成对偏移叠加剖面和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中的噪声进行了有效压制.

  相似文献   
574.
陆相页岩层系石油包括致密油和页岩油,是国内陆上"进(近)源找油"的主要对象,目前已进入战略突破期。以"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课题联合攻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本文系统阐述了近5年我国陆相页岩层系石油聚集条件、富集区带、甜点区段、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1)陆相湖盆主要发育陆源、内碎屑和混积岩-沉凝灰岩3种类型富液态烃页岩层系,提出有利储集相带、近源或源内、构造背景3个共性富集要素,评选出页岩层系石油富集区带33个,资源规模约110×108 t;(2)储层甜点评价是页岩层系石油甜点区段评价的核心内容,发现砂岩、混积岩-沉凝灰岩集中发育段是主要有利储层甜点段,形成以储层甜点为核心的测井甜点段评价、地震甜点区预测方法,预测优选出55个甜点区,资源规模约32×108 t;(3)以"甜点+水平井+密切割"为核心,集成配套地质评价、甜点预测、优快钻井、复杂缝网、效益开发等关键技术系列,支撑了5个亿吨级页岩层系油区快速发展。页岩层系石油预计待识别甜点区面积约17000 km2,待探明资源约130×108 t,有望...  相似文献   
575.
An advanced one-dimensional radiative-convective model (RCM)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limatic forcings induced by greenhouse gases of anthropogenic origin, such as CO2, CH4, N2O and CFCs,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adal climatic forcing for the last decade is one-order bigger than that prior to the year 1900, and in the case of no control on the emission of the greenhouse gases the climatic forcing for the year 2100 will be almost 4 times as much as now.  相似文献   
576.
本文对回旋同步加速辐射的发射系数 ην/BN和吸收系数KνB/N作了精确的数值计算 ,采用幂指数δ为电子能谱指数δ的多项式的幂函数拟合 ,获得了一组新的 ην/BN和KνB/N的近似式 ,在大多数爆发出现的δ和谐波系数S(=ν/νB)范围内 ,其精度好于±7%和± 1 7% ,比幂指数为δ的线性拟合的相应精度改善很多  相似文献   
577.
578.
乌鲁木齐25m射电望远镜脉冲星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鲁木齐天文站自1999年以来陆续研制完成脉冲星1.5GHz频段消色散接收系统,0.327GHz,0.61GHz,2.3GHz,4.8Hz和8.4GHz等5个频段上的单通道的脉冲星接收系统和2组双频(2.3GHz和8.4GHz及0.327GHz和0.61GHz)同时观测的接收系统,上述设备均已投入观测,并取得一批诸如脉冲星周期参数,周期跃变,逢行速率,脉冲轮廓模式变化,星际闪和谱特性等观测成果。  相似文献   
579.
Effects of various radiation models and spectral data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infrared cooling rates (IRCR)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contrasting with a model, whose accuracy of IR transmission function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exact line-by-line integration, as a reference model.  相似文献   
580.
东天山自然铜矿化带玄武岩的起源、演化及成岩构造背景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新疆东天山地区与玄武岩有关的自然铜矿化带位于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内,自西向东有十里坡、黑龙峰、长城山、东尖峰等主要矿(化)点,自然铜矿化主要发育在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及凝灰岩夹层中。本文基于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东天山自然铜矿化带玄武岩是否与地幔柱有关、岩浆源区性质、岩浆演化、成岩构造背景等问题。研究显示,东天山自然铜矿化带玄武岩与地幔柱岩浆活动无直接关系,整个天山地区是否存在石炭-二叠纪地幔柱岩浆活动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玄武岩起源于亏损岩石圈地幔,是演化岩浆的产物; 演化的玄武质岩浆形成后,在岩浆房中或上升至地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分离结晶作用,也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 与玄武岩对应的地幔橄榄岩平衡原生岩浆演化的高镁岩浆的产物,可能为东天山地区与铜镍硫化物成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指示这些铜镍硫化物矿床可能与地幔柱岩浆活动也没有关系; 玄武岩形成于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阶段的伸展期,是在拉张应力体制下,由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