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地质学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82.
对张家岩体乍古田矿床及张家矿床的2件赋矿围岩样品,开展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乍古田矿床赋矿围岩形成年龄为218.0±1.4Ma,张家矿床赋矿围岩形成年龄为226.8±5.7Ma。另外,对张家岩体8件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分析测试显示,张家花岗岩富硅(Si O2=74.35%~76.29%)、高铝(Al2O3=12.54%~14.03%)、高碱(Na2O+K2O=6.95%~9.17%)、低镁(Mg O=0.34%~0.45%)、低钙(Ca O=0.68%~1.03%)、低钛(Ti O2=0.106%~0.18%),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富集Rb,亏损Ba、Sr,Rb/Sr值高,属于低Ba-Sr花岗岩;轻稀土元素富集,负Eu异常;富U(平均21.5×10-6),Th/U值低(平均1.63),有利于铀矿化;(87Sr/86Sr)i高(约0.7247),低εNd(t)值(平均-13.95),二阶段Nd模式年龄为2.07~2.19Ga。张家花岗岩属于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可能是华夏板块古元古代基底变泥质岩经部分熔融形成的。  相似文献   
83.
基于MRAS的河草坑铀矿田靶区圈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与研究江西河草坑铀矿田多源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借助MRAS技术平台,采用特征分析方法,对该矿田的铀矿资源定位预测与评价,圈定出7片靶区。  相似文献   
84.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对相山火山-侵入杂岩Nd,Sr,Pb同位素组成及其底变质岩Pb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相山两旋回火山岩及火山期后的次火山岩具有较低的εNd(t)值(-7.46-9.40),较高的Isr值(0.70801-0.71201)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1.54-1.70Ga),且相对富集放射成因铅(^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7.686-18.323,15.523-15.730,38.143-38.936)。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与该区出露的基底变质沉积岩在Nd,Pb同位素组成上既有明显的相似性,又有一定差别,因此,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源区主要为地壳岩石,但并不排除有部分幔源组分介入。ε  相似文献   
85.
江西赣南白面石铀矿田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江西赣南白面石铀矿田流体包裹体的温度、盐度及其成分,获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 (1)白面石铀矿田的流体包裹体多以次生为主,大多沿裂隙呈线状、成群或成带分布;少数原生包裹体,呈点状或均匀分布.相态以气、液两相为主,其次为纯液相,纯气相包裹体较少.此外,还见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但子矿物比较小(<1 μm),可能为NaCl晶体.绝大部分流体包裹体为规则的圆状、椭圆状,大小以3~10μm常见;部分流体包裹体比较大,可达20μm以上,形状不规则,呈枝状、刀状;另外,还常见<1 μm的包裹体.总体上,石英或硅质脉中包裹体比较小,数量也较少,形状较规则;而萤石中包裹体相对较大,数量较多,形状多不规则.各种气液比的流体包裹体都存在,但主要是液相包裹体,以气液比20~50%为主.  相似文献   
86.
"十一五"以来,铀矿找矿难度不断加大与铀资源量需求持续上升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抓住铀成矿理论研究这一天然铀产业链的源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开展了以中国铀成矿理论集成和创新为导向的地质科技管理方式创新与实践,依托铀资源勘查技术与地质工艺创新科技平台,组建了以总指挥和总地质师——"两总"为主控,以资深老专家为核心,中青年骨干和辅助人员为外围的环形科研团队;通过创新地质科技管理方式,实施组织管控扁平化,赋予了科研团队更多的创新自主权;通过实施环境赋能、激励赋能和文化赋能,强化目标任务考核,建立"物质—薪酬,精神—知识传承"的双重激励机制,营造了百花齐放、鼓励创新、容许失败的学术氛围,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展原始理论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成果宣传、出版专著,实现了成果沉淀和经典流传。经多年勘查实践,为我国铀矿大基地和重点勘查区铀资源扩大突破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实施背景、主要做法、实施效果三方面论述了该项管理创新成果,旨在为同行开展科技管理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7.
居隆庵矿床是江西相山铀矿田西部的一个大型铀- 钍混合矿床,通过对一系列蚀变(围岩)及矿化样品的元素地球 化学分析,详细讨论了与钍矿化有关的主量及微量元素的特征。钍元素富集的样品中,主量元素的总体特点是富钙、富磷, 且Na2O>K2O。在早期碱交代阶段,往往只形成单铀型矿化,而钍矿化主要形成于铀- 萤石、水云母化阶段。蚀变和矿化样 品的稀土元素分配形式不同,钍矿化与稀土元素特别是重稀土元素高度相关,微量元素Re,Y,Se,Pb 与钍矿化高度相关, 揭示钍矿化形成与金属硫化物及磷钇矿等磷酸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利用矿床井下采场地质编录和室内综合研究方法,对下庄铀矿田竹山下矿床代表性矿体开展探采对比分析。通过编制矿体水平中段探采对比图、矿体横剖面探采对比图、矿体纵投影探采对比图等系列图件,分析代表性矿体形态、厚度、品位、面积和体积在地质勘查和实采阶段的变化差异。查明矿体资源量变化的原因,总结影响资源量负变的因素。  相似文献   
89.
在纳米比亚欢乐谷南部地区开展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方法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氡异常能够较好地反映隐伏钙结岩型铀矿化信息,而且铀矿体上方土壤中的氡浓度随深度增大的变化率要明显大于无矿地段,前者为后者的5~16倍。在测区的西南部圈定了一处面积约为5km2的氡异常,经地质探槽揭露,伽马能谱当量U含量高达500×10-6,并在探槽内发现了次生铀矿物,推断此处氡异常是由钙结岩型铀矿化引起的,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