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9篇 |
免费 | 244篇 |
国内免费 | 2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5篇 |
大气科学 | 231篇 |
地球物理 | 242篇 |
地质学 | 573篇 |
海洋学 | 147篇 |
天文学 | 32篇 |
综合类 | 105篇 |
自然地理 | 1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 越南西北部地区是古特提斯造山带东段重要的组成部分, 并记录了印支陆块和华南板块碰撞拼合历史.其构造归属是厘定该地区古特提斯板块缝合带位置的关键.报道了出露的基底岩石Sinh Quyen岩组副片麻岩的碎屑锆石年龄, 探讨其沉积物源和归属问题.该岩组主要由长英质副片麻岩和混合岩等岩石类型构成, 被认为是越南西北部中元古代—古元古代基底岩石.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分析了3个长英质副片麻岩样品的116粒碎屑锆石.123个分析点锆石年龄的统计结果显示, 碎屑锆石形成时代主要集中在约1.8 Ga左右, 有少量约2.2~3.0 Ga中太古代碎屑锆石, 暗示Sinh Quyen副片麻岩沉积物源主要为早古元古代基底岩石.基底岩石在形成时间上与华南板块古老基底相似, 推断Sinh Quyen岩组在构造归属上可能来自华南板块.部分碎屑锆石边部记录约250 Ma变质增生作用, 可能与华南板块—印支板块的印支期拼合有关, 记录了古特提斯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282.
283.
在当前数字中国、数字政务建设大背景下,规划自然资源领域迫切需要厘清智慧国土的概念内涵和总体架构,从而助推自身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能力。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概念演进过程,总结提出智慧国土是推动国土空间整体智治的一种治理新模式;其次,提出智慧国土具有以人为本、泛在高效、多跨协同、融合智能的特征,并以重庆市为例,分析总结其智慧国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成重庆智慧国土的四个体系,即智能融合的技术体系、贯通高效的协作体系、整体智治的应用体系和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最后,围绕技术融合创新、业务系统重塑和组织系统重构对重庆智慧国土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与总结。 相似文献
284.
地形图是国家经济建设、教学、科研和国防建设中常用的普通地图。一般经过测量、编绘而成,基础资料扎实,故其精度一般都能满足用图的需要。其次.水系、地势、土质、植被、居民点、道路、境界等基本地理要素,均能在图中得到反映,使用图能了解制图区域的一般地理概况,对于一些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甚至可以详细研究某一地理要素的数量、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285.
286.
我国内陆干旱区在末次冰期(含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是否存在古大湖近年来持续存在争论。居延泽是黑河的尾闾湖之一, 位于我国典型干旱区, 是开展这项研究的理想区域。依据居延泽盆地最低处的JYZ11A钻孔(全孔长61.13m, 本文侧重上部27m岩芯), 使用石英光释光测年获得3个可靠释光年龄并据此建立年代框架。全孔10cm间距测量沉积物粒度, 钻孔上部16.7m以2cm间距测量低频磁化率, 本文侧重分析JYZ11A钻孔上部10m的指标记录。综合岩性地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和粒度、磁化率指标记录, 并与前人已有研究进行对比, 本研究发现末次冰期时居延泽盆地主要堆积棕色冲洪积物和风沙沉积物, 早全新世为风沙沉积, 中全新世出现浅灰色湖相沉积与风沙交替沉积, 而稳定湖泊只在约3ka时才逐渐形成, 可能存在多次湖面波动并留下古湖岸堤。因此, 居延泽盆地在末次冰期包括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并不存在稳定大湖。居延泽早全新世干涸、中晚全新世湖泊较稳定发育的全新世成湖模式与季风区湖泊演化模式明显不同, 而与许多中亚干旱区的湖泊、风成沉积等古环境记录相似, 它们可能共同指示了一种有别于中国季风区的全新世区域湿度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87.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研究进展及一些新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狭义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范围与班公湖—怒江洋盆残留的蛇绿混杂岩带一致,包括与超基性岩浆熔离作用相关的Cr,Fe,Ni等矿床;广义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包括缝合线南北两侧与班公湖—怒江洋俯冲、碰撞、碰撞后及陆内伸展作用有关的所有矿床和岩浆岩,其范围包括南羌塘地体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中拉萨地块的大部分区域,发育的矿床类型有斑岩型铜(金)矿、矽卡岩型铁(铜)矿、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和热液型钨矿等,涉及的动力学背景包括活动大陆边缘到板内的各个阶段。在2期重要的斑岩铜(金)成矿作用中,120~105 Ma BP矿床的形成与拉萨地体和南羌塘地体碰撞过程中深部俯冲洋壳物质的重熔有关,90~85 Ma BP矿床始于碰撞后阶段岩石圈地幔的底侵作用。一些关键的基础性科学问题,诸如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环境)、岩浆作用特征、典型矿床成矿机制、矿床的保存与高原隆升之间的关系等,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88.
黄土/古土壤的物源研究对于揭示第四纪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位于黄土高原西部1.4 Ma以来的兰州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黄土/古土壤中的主要矿物组成,侧重于碳酸盐矿物含量,追溯了兰州黄土/古土壤的直接物源。结果显示: (1)1.4 Ma以来兰州地区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主要直接源区为柴达木盆地沙漠区和阿拉善干旱区。(2)基于二元混合模型计算的潜在原始源区对兰州黄土白云石和总碳酸盐矿物的相对贡献率以及长石与石英比值结果一致支持1.4 Ma以来兰州黄土原始物源发生了多次变化。1.4~1.1 Ma和0.9~0.3 Ma青藏高原东北缘造山带(昆仑山、祁连山)和中亚造山带对兰州黄土的贡献相当,而1.1~0.9 Ma和0.3 Ma以来,中亚造山带对兰州黄土的物源贡献增加,这可能分别是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和0.3 Ma以来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干冷气候增强的响应。1.15 Ma和0.8 Ma兰州黄土/古土壤中高的白云石含量、碳酸盐矿物总含量以及0.8 Ma长石与石英比值的快速升高可能是对“昆黄运动”的响应,进而造成了昆仑山、祁连山对黄土高原物源贡献的增加。 相似文献
289.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及二叠系泥质岩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及二叠系泥质岩发育广泛,这些泥质岩的粘土矿物组合及微量元素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是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90.
符离集—奉贤地震测深剖面总长570km,采用密集的多重观测系统。本文进行了沉积层静校正,使解释结果更为合理、准确。根据所得的界面和地层变化,以及断层位置的确定,对该区的地壳特征可得到如下几点认识: 1.下扬子地台区的地壳明显可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它的各层与华北地台均有差别。 2.下扬子地区中地壳内存在一层强反射面,推测为高密度层或高速薄层所致。 3.郯庐断裂带处的莫氏面无明显落差,而是处在莫氏面隆起的斜坡部位,其间可能有一些张性破裂。 4.苏南的上古生代紧密褶皱、火山与岩浆活动以及二个地震活动带的存在,均与莫氏面的起伏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