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8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MODIS遥感数据提取赤潮信息方法与应用——以珠江口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中国沿海近岸二类水体中的赤潮频发,对海洋环境、社会经济和公众健康都造成较大危害,因此,针对近岸二类水体中较小范围赤潮的遥感监测分析有重要意义。本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1)分析典型赤潮海水、泥沙浑浊海水、赤潮泥沙混合海水,以及清洁海水的MODIS影像光谱特征;(2)分析叶绿素a法,温度法,荧光法和波段比值法,在近岸小范围赤潮识别应用中的优势和缺点;(3)提出监督分类的赤潮信息提取方法,其中典型赤潮样本的选取基于蓝绿波段反射率比值和MODIS 1,4,3波段。利用本方法,对珠江口海域2006年2月赤潮进行了提取,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基于Web服务的海洋矢量场远程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GIS大部分空间数据的静态网络可视化共享及其服务器端数据集中管理提供底层数据服务的方式,不仅难以满足与日剧增的多源异构海量空间数据共享需求,同时从应用角度也难以满足对动态性较强的海洋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可视化共享的需求。而网络Web服务和网格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网络GIS的有机结合,使得分布式、一站式的空间数据实时动态网络可视化共享成为可能。因此,本文针对海洋矢量场信息,深入分析其网络实时动态可视化需求及相应的技术难点,并以Web服务为基础,探讨了在Web服务与网络GIS技术基础上建立一站式海洋环境矢量场网络动态可视化共享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具体系统结构。文章最后以海洋流场数据为例,具体采用ArcGIS Server的网络服务技术,以及Arc Engine的高效可视化技术,具体实现海洋流场的网络动态可视化共享平台。实践证明,基于Web服务的海流网络可视化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对矢量场数据网络共享与可视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3.
近20a广东省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1985年和2005年广东省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用地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2 048 km2,占研究区内1985年农用地总面积的31.4%;(2)研究区内共围填海370 km2,其中粤东、粤西和...  相似文献   
44.
水道是连接两侧大陆或岛屿的狭长水域,是水上的生命线。在海洋中,水道通常与岛屿相伴而生,特别在礁体丛生的海域,岛礁与水道间的关系更为微妙,岛礁的价值在某些方面体现在其对水道安全的影响。本文以岛礁和水道的空间配置为出发点,提出基于Voronoi图的岛礁水道空间配置模型,利用岛礁对水道的控制强度,从水道的安全角度,描述岛礁的价值。最后,利用相关数据计算岛礁对水道的控制范围及强度,对岛礁与水道间的空间配置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空间配置关系是影响岛礁对水道的控制的重要因素,在空间相互关系的制约下岛礁的区位优势更能凸现其对水道的有效控制。该模型对海洋中岛礁分布区的水道安全及岛礁价值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在遥感影像自动分类中仅使用光谱特征很难产生正确的分类,OLI影像是波段数较多的多光谱影像,如果增加纹理、几何等多种特征以提高分类精度,就会使得特征的维度很高.支持向量机善于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和高维的影像分类问题,但是核函数和参数的设置只能依靠实验来获得.文中在OLI影像中提取了23个特征,逐个测试核函数和参数值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RBF核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精度最高,Sigmoid核支持向量机分类精度最低;核函数的选择对分类精度的影响最大;核函数和参数值的变化不会影响重要特征的使用,3种核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所使用的重要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6.
三维虚拟地球的海洋信息适用性分析及原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三维虚拟地球在海洋应用上具有的优势及可能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结合网格、语义网等前沿技术和理念,利用三维虚拟地球实现三维虚拟海洋的技术方案;并按照SOA的多层次架构,采用XML的多源异构海洋环境数据快速交换、海洋环境信息服务快速封装与发布、海洋环境信息服务虚拟组织、远程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海洋环境信息网格平台及网格前端门户系统--三维虚拟海样(VRMarine)。VRMarine不仅能够集成网格环境下多源海洋环境信息服务,再现逼真的三维海洋环境场景,同时,还支持对功能服务的动态集成,实现多维时空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案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对三维虚拟海洋具有一定的现实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海岸工程对海岸带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影响很大。随着海岸工程建设迅猛的发展,采用遥感的方法对海岸工程变化进行遥感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北京一号小卫星(BJ-1)资料为数据源,利用多种变化监测的方法对天津港和曹妃甸港区2006年和2010年的海岸工程变化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波段替换法与SVM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在2个重点研究区域精度最高,其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2.35%和0.7902;面向对象的方法精度和稳定性其次,其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1.77%和0.7732。  相似文献   
48.
无人机遥感众创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科技发展降低了无人机和遥感器的准入门槛。大众参与为无人机遥感领域注入了巨大的创造力,触发了无人机遥感创新发展的爆发式增长。当前,无人机已成为普适化和平民化的科学手段,无人机遥感数据在众多领域和部门呈现出取代通航遥感和卫星遥感数据的趋势。本文首先对无人机遥感所处的时代特征及其展现的科技特色进行了分析与归纳,然后列举了无人机遥感在抗震救灾、岛礁测绘、极地科考、精准农田管理等领域开展的典型应用,最后从无人机发展所致遥感数据供应结构性调整、无人机遥感地理学研究推动、遥感无人机试验场地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展望。特别地,针对无人机遥感应用量大面广、数据分布多源异构等特点,本文提出了无人机遥感数据航母的概念。  相似文献   
49.
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影像解译方法获取了1973、1988、2003和2014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对越南建国到革新开放、革新开放至施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至今3个不同发展时期下龙市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定量研究,并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程度及转移方向3个方面分析了过去40年该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建国至今下龙市林地占比缩减了26.3 %,城镇用地与工矿仓储二者占比扩大了4.3倍,耕地和红树林仅占下龙市总面积的3.6%和1.3%,同时养殖用地占比为5.5%。② 建国初期至革新开放时期,下龙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城镇用地和工矿仓储的增建,二者均上升4%左右,空间变化集中于鸿基区,林地减少8.1%,耕地减少3.2%,土地利用总格局未产生明显变化。③ 革新开放至施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城镇用地和工矿仓储扩建程度分别为过去15年的3倍和2倍,鸿基和拜寨的城区建设逐渐趋于平衡,林地占比减至52.2%,新地类养殖用地出现,红树林锐减。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呈现破碎化。④ 施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至今,林地锐减至40.0%,土地利用格局由林地占主导地位变为人工地类占主导,耕地和养殖用地分布边缘化。  相似文献   
50.
中越北部湾红树林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一种能够同时适应海洋和陆地的一种特殊植物种类,分布在约30°S~30°SN之间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河口交界的潮间带上。红树林的分布除了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制约,还受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的干扰。本文选取了地貌、气候相似和经济发展不同的中国广西段和越南北部段的2个相邻海岸作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人工解译的方法,获取了研究区1988、2000和2015年3个时期的红树林分布数据,并对比分析了2个岸段红树林时空转化、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的差异。研究表明:① 1988-2015年,中国广西段红树林面积呈增长趋势,2000年比1988年增长18%、2015年比2000年增长了75%;越南北部段先减少后增加,2000年红树林面积比1988年减少了20%,2015年比2000年增加了50%;② 红树林景观格局方面,中国广西段红树林平均斑块面积相对较小、破碎程度高,斑块形状较规则,趋近于正方形,受人为因素干扰程度较大,而越南北部段红树林斑块面积大、破碎化程度低,斑块呈带状或条状分布,受人为因素干扰的程度较小。 ③ 主要人为驱动因素方面,影响中国广西段红树林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是变化的,1988-2000年以围垦建造养殖池为主,2000-2015年则以城镇用地和工矿建设为主,而越南北部段在1988-2015年一直以围垦养殖池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