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296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孙赫  苏凤阁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7):1126-1139
论文对比分析了1980—2016年基于站点插值降水数据CMA(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和APHRODITE(Asian Precipitation-Highly-Resolved Observational Data Integration Towards Evaluation)、卫星遥感降水数据PERSIANN-CDR(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from Remotely Sensed Information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Climate Data Record)和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大气再分析数据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以及区域气候模式输出数据HAR(High Asia Refined analysis)在雅鲁藏布江7个子流域的降水时空描述,利用国家气象站点数据对各套降水数据进行单点验证,并以这6套降水数据驱动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反向评估了各套降水产品在雅鲁藏布江各子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① PERSIANN-CDR和GLDAS年均降水量最高(770~790 mm),其次是HAR和GPM(650~660 mm),CMA和APHRODITE年均降水量最低(460~500 mm)。除GPM外,其他降水产品在各子流域都能表现季风流域的降水特征,约70%~90%的年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② 除PERSIANN-CDR和GLDAS外,其他降水产品皆捕捉到流域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HAR数据空间分辨率最高,表现出更详细的流域内部降水空间分布特征。③ 与对应网格内的国家气象站降水数据对比显示,APHRODITE、GPM和HAR降水整体低估(低估10%~30%),且严重低估的站点主要集中在下游(低估40%~120%)。PERSIANN-CDR和GLDAS整体表现为高估上游流域站点降水(高估28%~60%),但低估下游流域站点降水(低估11%~21%)。④ 在流域径流模拟上,当前的6套降水产品在精度或时段上仍无法满足水文模型模拟的需求。⑤ 通过水文模型反向评估,6套降水产品中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HAR在流域平均降水量和季节分配上更合理。  相似文献   
682.
海水淡化中浓海水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海水淡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已日趋成熟,经济性亦日趋合理,国家已将其列为“十一五”期间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应用前景广阔,但提取淡水后将产生大量高盐度海水。一般1t海水淡化后,要排放0.65t左右盐度在52以上的浓海水,其中含有高浓度的镁、钙、  相似文献   
683.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algae Cladophora fascicularis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initial Cd^2+ concentration, initial pH, and co-existing ions were studied. Adsorption equilibrium and biosorption kinetics were established from batch experiments.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was adequately described by the Langmuir isotherm, and biosorption kinetics was in pseudo-second order model. The experiment on co-existing ions showed that the biosorption capacity of biomass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competing ions. Desorption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EDTA was efficient desorbent for recovery from Cd^2+. With high capacities of metal biosorption and desorption, the biomass of Cladophora fascicularis is promising as a cost-effective bio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Cd^2+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684.
合浦珠母贝精子的实验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观测了海水盐度、pH、温度和激素对合浦珠母口Pinctadafucata精子的激活及运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8.0的自然海水(盐度为30)中,精子不被激活,在pH为9.0—11.5的范围内80%以上的精子能被激活,其中在pH为10.0时的激活率最高,精子活力最强。在pH为9.5的条件下,观察了精子在盐度为10—45范围内的精子活力。在盐度为15—45范围内精子都能被激活,其中在盐度为30左右激活率最高,精子活力最强。同时发现,氢氧化钠没有激活作用。合浦珠母贝精子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在15—40℃内精子激活率都很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也可激活,在浓度为500IU·ml~-1时激活率最高,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_2(LHRH-A_2)则没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685.
基于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偏差订正后的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中情景齐全的5个气候模式,评估气候模式对1995-2014年黄河上游降水的模拟能力,并预估了 7个SSP-RCP情景下黄河上游2021-2040年(近期)、2041-2060年(中期)、2081-2100年(末期)的降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86.
蓝晶石是一种高级耐火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认识蓝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对勘查发现新的蓝晶石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通过对桐柏固县镇蓝晶石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矿床位于秦岭—大别山变质区,矿体赋存于新元古界歪头山组一套片岩相沉积变质岩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岩性具有高铝富硅的特点。  相似文献   
687.
利用常规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和1°×1°NCEP资料对2006年7月2日发生在陕北南部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该次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西伸北抬后缓慢撤退的过程中,低空气旋性环流及其前部的暖湿切变线是形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低空急流为暴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和不稳定能量,地面辐合是触发对流发展和释放不稳定能量的中尺度条件,有利的涡度散度场耦合、垂直运动的强烈发展和水汽输送及辐合形成了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688.
测井资料评价次生孔隙的方法、原理及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高邮凹陷地区实际地质情况,在地质、地震及岩芯分析的基础上,对次生孔隙的成因机制从测井角度进行了分析讨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1)利用整个井段的声波测井资料可以识别成岩阶段,划分次生孔隙发育的起始层段;2)分析利用声波孔隙度与密度、中子孔隙度差值求取次生孔隙度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依条件的不同进行方法的选取;3)利用声波-电阻率幅度差法量化烃源岩中有机质含量,分析有机质经过热解后产生的有机酸对砂体产生的溶蚀作用,判断由此导致的次生孔隙发育请况;4)利用声波时差辨识异常高压层段,分析次生孔隙的发育和保存。以上方法经过实例验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89.
根据海河流域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检验IPCC AR4中全球气候模式和多模式集合的模拟能力,并预估未来2011-2050年气候变化的可能趋势,结果表明:全球气候模式以及多模式集合对海河流域都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其中MIUB_ECHO_G模式和多模式集合具有相对较好的模拟能力.海河流域气温和降水未来情景预估表明:气温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A1B情景下各模式的年升温率均高于全国水平;未来降水也呈现增加趋势,在A1B和B1情景下,各模式都为夏季降水增加显著.A2情景下,春季时各模式降水均增加显著,A1B情景下,MIUB_ECHO_G模式模拟在2013年出现突变,降水量出现显著增长,A2情景下,MIUB_ECHO_G模式和多模式集合模拟的降水量则是在2031年和2001年出现突变,出现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690.
利用TRMM卫星等资料,运用统计与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川南的一次暴雨过程的闪电活动及其与降水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闪电发生在对流区域,有少数闪电发生在层云区域,并进一步分析了两个时刻的MCS在6km高度处的雷达回波特征及其和闪电的关系,发现处于发展到成熟阶段的MCS绝大部分事件(闪电资料的一种)集中发生在MCS中的强对流单体回波区。对闪电与85.5GHz的亮温的研究表明,大多数闪电发生在低亮温值区域,负地闪在低亮温区域相对分散,在高亮温区域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