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1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西藏查个勒铅锌矿床成矿时代研究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查个勒铅锌矿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西段。矿体受花岗斑岩岩体形态及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控制,产于岩体接触带与断裂破碎带中,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花岗斑岩的锆石ICP-MS 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3.18±0.77)Ma,岩石具有重熔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碰撞环境。初步研究表明,查个勒铅锌矿床的形成与印—亚大陆碰撞有关,形成于印度大陆陡俯冲的主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62.
青龙岩体位于冈底斯带北麓,是班戈-嘉黎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岩体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白垩纪早期,SHRIMP锆石U-Pb 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3.1Ma±3.4Ma,该年龄反映了青龙花岗闪长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该岩体具有正常的SiO2含量,较低的K2O/Na2O比值,为弱过铝质岩石。该岩体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负Eu异常较弱。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该岩体表现出强烈的Nb、Ta、Ti、Y负异常,具有岛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初步研究,认为青龙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俯冲背景,为与板片俯冲作用有关的同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63.
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波龙斑岩铜金矿紧邻多不杂矿床,是多龙矿集区内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矿床。波龙矿床早期有两次成矿花岗闪长斑岩侵位,随后较晚期花岗斑岩侵位;地表广泛分布绢英岩化蚀变,深部发育钾化。本文对采于波龙斑岩型铜金矿床内石英-辉钼矿脉中的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试,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19.4±1.3Ma (MSWD=0.63, n=4)。此年龄代表了波龙矿床的成矿年龄,与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一致。波龙和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紧邻,并具有一致的成矿年龄,可能表明两个矿床的成矿受控于相同的构造-岩浆-成矿事件;斑岩铜矿具有成群分布的特征,波龙和多不杂斑岩铜金矿床的发现也暗示多龙矿集区具有找到其他大型斑岩铜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64.
冈底斯东段南缘的山南地区分布有努日、明则、克鲁、冲木达和陈坝等中到大型Cu-Mo-w(±Au)矿床,与含矿矽卡岩有关的侵入岩形成于20~30Ma之间,为高钾钙碱性中酸性岩,形成于碰撞晚期构造背景.矿化赋存于下白垩统比马组的碳酸盐岩和其它钙质岩石与岩体的外接触带内及斑岩体内,主要矿化类型为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脉型,构成...  相似文献   
65.
波龙斑岩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矿床,波龙矿床发育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和一期花岗斑岩,两期花岗闪长斑岩是波龙矿床的成矿斑岩。本文开展了波龙矿床三期斑岩锆石U-Pb年龄、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分析。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三期斑岩在120Ma集中侵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均富集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高场强元素,Eu异常不明显,显示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两期花岗闪长斑岩的(87Sr/86Sr)i值分别为0.70562-0.70711和0.70567-0.70850,εNd(t)分别为-4.0--3.1和-8.0--2.4,εHf(t)值分别变化于2.5-6.9和3.3-6.9,表明两期花岗闪长斑岩起源于新生的下地壳;花岗斑岩也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岩石化学特征,但其具有较高εNd(t)值(-0.7--0.2)和εHf(t)值(1.3-12.2),可能表明花岗斑岩也起源于下地壳,但有更多幔源物质混入。波龙斑岩铜金矿床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北俯冲末期,其成岩-成矿可能与洋壳俯冲关系密切,但波龙矿床的三期斑岩均起源于新生的下地壳,可能表明在120Ma南羌塘地块南缘开始逐步加厚。  相似文献   
66.
西藏色布塔铜钼矿床中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色布塔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北部,具有细脉浸染状矿化,围岩蚀变发育等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本文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TJA X-series ICP-MS对色布塔铜钼矿床的花岗斑岩中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获得了6件样品的模式年龄为87.52±1.35~88.8±1.26Ma,等时线年龄为88.8±1.5Ma.本文研究成果表明,色布塔铜钼矿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属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67.
西藏班戈县拉青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青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侧,属于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岩浆岩发育,矿化二长花岗岩为其成矿岩体.对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14.24Ma±0.87Ma,表明拉青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表明,A/CNK值为1.15~1.17、A/NK值为1.53~1.59,为过铝质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负Eu异常较弱.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Rb、K、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R1-R2图解及Rb-(Yb+Nb)图解表明,拉青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初步认为,二长花岗岩体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消减闭合后羌塘板块与冈底斯板片碰撞拼合阶段,拉青矿床即是该同碰撞背景下形成的与二长花岗岩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8.
69.
在西藏冈底斯驱龙斑岩型铜钼矿床南部2 km和东南4 km处分别发育知不拉和浪母家果矽卡岩型铜矿床,它们与驱龙斑岩矿床空间上相邻。其中,浪母家果矽卡岩型矿床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7.11±0.55)Ma,表明其形成时间与驱龙和知不拉相近。综合冈底斯成矿带区域成矿作用和典型矿床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驱龙斑岩型铜钼矿床-知不拉矽卡岩型铜矿-浪母家果矽卡岩型铜矿系同一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构成一个完整的斑岩-矽卡岩型成矿体系。因此,区域找矿时,应注意在斑岩型铜矿外围寻找高品位矽卡岩型矿床;同时,在具有矽卡岩型矿化的勘查区内应注意寻找深部可能存在的斑岩型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70.
在地质工作的基础上 ,剖析了西院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并结合多元素 X荧光检测和地面伽玛能谱测量等物化探方法 ,对金矿床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 ,指出了找矿方向并设计了相应的探矿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