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新疆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根据大量的实际工作,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对萨瓦亚尔顿金矿的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NaCl子晶多相包裹体和含液相CO2的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78~355℃)、中低盐度[w(NaCleq)2.57%~22.10%]的H2O-NaCl-CO2-CH4体系。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3.0‰~ 2.61‰,平均值为0.07‰,暗示硫来自地幔或与地幔相关的岩浆。白云石和菱铁矿的δ^13CPDB值为-5.4‰~-0.6‰,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地幔及海相碳酸盐岩。氢和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混合少量岩浆水。萨瓦亚尔顿金矿与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和吉尔吉斯斯坦库姆托尔金矿具有相似性,但它在浅成中-低温条件下成矿,且金、锑共生。物理化学条件和流体成分的改变、水-岩交换作用及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文章首次对冈底斯成矿带的甲马和知不拉铜_铅_锌矿床的辉钼矿进行了Re_Os同位素定年。甲马矿区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介于15.4~15.5Ma之间,7件样品得到187Re_187Os等时线年龄为(15.18±0.98)Ma。知不拉矿区辉钼矿样品的模式年龄介于16.88~17.06Ma之间,5件样品得到187Re_187Os等时线年龄为(16.90±0.64)Ma。获得的Re_Os年龄与冈底斯成矿带驱龙、拉抗俄和冲江、厅宫等斑岩铜矿床的成矿年龄一致,明显晚于侏罗纪拉萨弧间盆地的发育时限。据此作者认为甲马和知不拉等铜_铅_锌矿床不属于喷流型矿床,而是冈底斯成矿带斑岩_矽卡岩成矿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岩浆_热液流体系统在不同的深度条件下与富钙围岩交代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63.
新疆西南天山金矿分布、类型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西南天山是我国重要金和有色金属矿产远景区。金矿点众多,具成带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下古生界以及海西期花岗岩分布区,分岩浆水热、火山水热、沉积-变质(改造)、变质水热、地下热卤水溶滤、风化壳和砂金7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变质水热型和地下热卤水溶滤型。金成矿条件表明,金矿化具明显的层控性和时控性,主要赋矿层位有元古宇、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主成矿期为石炭纪—二叠纪;金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金矿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受区域重大构造—热事件控制,多产于韧剪带、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带、片理化带、接触带等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64.
以南天山中段萨恨托亥-大山口成矿带内控矿韧性剪切带为例,对韧性剪切带的金成矿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地质体的构造变形特点、变形演化过程的分析表明,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属性控制了金矿的产状及规模,金矿化阶段与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矿化类型、矿化强度及矿化方式受韧性剪切带发展阶段制约,剪切带内物质组分迁移变化揭示出韧性剪切带与金在剪切带内的迁移富集、沉淀成矿的内在联系.韧性剪切带成矿作用是南天山成矿带中段重要的金矿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65.
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铅锌原本是中国的优势资源,但随着国内铅锌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中国铅锌的后备资源难以跟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文章通过总结中国铅锌矿的主要特征,分析中国铅锌资源面临的问题,并根据铅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需要,将中国铅锌矿床划分为(火山)-沉积变质型、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矽卡岩型、层控热液型、岩浆热液型、风化(壳)型7类不同的预测类型,共计48个矿床式。基于此,对目前已发现的的潜在铅锌矿集区进行了潜力分析,在全国范围内共划分出28个铅锌资源战略接续区,并对重点接续区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资源潜力分析,对中国铅锌矿床下一步工作部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6.
“境外矿产信息发布与矿产勘查论坛2012”日前在北京召开。相关部委(局)、研究机构以及国有和民营企业的36位专家围绕“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境外矿产”的主题,深入研判了今年全球矿业形势,全面解读了国家的“走出去”政策,系统介绍了金融服务机构支持“走出去”的金融产品,交流了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海外矿业投资经验教训,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境外地质调查成果。  相似文献   
67.
特大型矿床研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特大型矿床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根据对一些特大型矿床成矿特征的研究,其具有成矿偏在性,即对成矿元素(矿种)、成矿类型、成矿时代、成矿背景(环境)等均具十分明显的选择性,并受控于异常成矿构造聚敛场,特别是“景”、“场”、“相”、“床”四个成矿等级体制的最佳耦合,成矿作用爆发异常是导致特大型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对在地质历史上周期性地爆发成矿作用异常的原因及其与常规成矿作用的“引潮共振”机制对比分析研究,从矿集区中发现矿汇,按等级体制最佳耦合形成特大型矿床研究思路有助于对特大型矿床的深入研究和勘查评价。  相似文献   
68.
斑岩铜矿的源岩或源区探讨   总被引:50,自引:18,他引:50  
世界斑岩铜矿主要产于中亚-蒙古带,环太平洋带和特提斯带,上述三个地带分别为古生代、中新生代和新生代聚合板块最活跃的地区。还有少数斑岩铜矿产于前寒武纪造山带,推测类似的板块聚合的地质环境可能从前寒武纪就开始了。作者结合斑岩铜矿产出的地质环境分析,利用大量锶初始值、εNd(t),εSr(t)和REE等资料,说明成矿斑岩的源岩或源区与大洋玄武岩(或亏损上地幔)比较接近。由此推测成矿斑岩主要是洋壳或上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但也有部分下地壳混合的证据。斑岩铜矿带在空间上与活动大陆边缘相吻合,与板块缝合带相伴生(产于板块缝合带的上盘);在时间上从洋壳俯冲(Subduction)到陆陆碰撞造山过程(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orogeny)都有斑岩铜矿产生,因此,它们贯穿活动大陆边缘增生到岩石圈折沉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69.
中国铜矿主要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芮宗瑶  陈仁义  王龙生 《矿床地质》1998,17(Z1):115-118
介绍了中国铜矿新分类,共分为5大岩类10个类型。同时,着重讨论了各类型铜矿主要地质特征,以供铜矿勘查评价及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70.
我国主要固体矿产时空分布的若干统计分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金属、非金属矿床165种,矿产地1.8万余处。然而,占总储量80%以上的大、中型规模矿床数量不到矿产地总数的15%。我们在进行全国固体矿产成矿远景区划过程中,重点选择了铜、铅、锌、铝、锡、钨、钼、锑、汞、钴、镍、金、银、铂、铁、锰、钛、铬、钒、锂、铍、稀土、铌、钽等24种金属矿产和硫铁矿、自然硫、磷矿、硼矿、钾盐、钠盐、天然碱、芒硝、石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