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利用样条函数理论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提出了滚子从动件盘状凸轮,由理论曲线生成工作廓线的凸轮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2.
弘扬生态伦理学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其核心观点是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本文以此为据探讨了自然资源代际管理中应遵循的生态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73.
周至深井水震波数字化记录与地震波记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介绍了周至深井井孔概况和水位观测的仪器设备配置,通过对2000年10月6日日本本州7.3级地震的水震波数字化记录的频谱分析,与陕西数字地震台网同一地震事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周至深井可以记录到周期大于2s的水震波,对地动位移的放大倍率约为200倍,带宽大于DK-1地震仪和FBS-3地震计,相当于一台深井宽带地震仪。  相似文献   
74.
周至深井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技术改造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介绍了周至深井数字化观测技术改造的方案设计及工程实施情况,通过对考核运行结果的具体分析,对该井地下流体的观测铲能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提出今后地下流体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5.
印尼8.7级和8.5级两次强震周至深井的震时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周至深井概况和仪器设备配置。通过对该井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及2005 年3月29日8.5级两次强震的50 Hz采样率水震波数字化记录的频谱分析,与同一井孔的LN-3 数字水位仪及同一地震事件的周至台、西安台宽带数字地震仪记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周至深井各测项对印尼两次强震有明显的震时效应,观测效果相当于一台深井宽带地震仪。  相似文献   
76.
局部气候变化下的城市化往往对强降水的发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探究城市化和热环境对昆明强降水的作用,文中利用昆明市1991—2021年湿季(5—10月)城区昆明站与郊区晋宁站的逐时降水数据进行分析,在揭示不同城市化阶段城郊站点之间的强降水差异和变化趋势基础上,结合MODIS地表温度遥感数据,从快速城市化背景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昆明主城区湿季昼夜城市热环境时空分布情况及其与城区强降水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近31年来城郊两站点的强降水量和强降水频次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城区强降水量与强降水频次总体增长速率大于郊区,城郊差异较大,城市化对城区强降水量和强降水频次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7%以及40%。昆明城区进入21世纪以来总降水量减少,城区强降水量与强降水频次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其线性趋势均在快速城市化阶段表现出更高的显著性。昆明城区强降水主要活跃在19时至次日05时,属于夜间活跃型单峰结构,强降水峰值出现在凌晨04时,“夜雨”特性显著,强降水频次对强降水量具有主要贡献。在1991—2021年期间,白天城郊站点强降水均无明显变化趋势,而夜间城区的强降水量与强降水频次的贡献率趋势上升,并显著表现...  相似文献   
77.
李坝金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野外地质实际出发 ,系统研究了区内广泛发育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将断裂分为三级 , 、 级断裂主要为导矿和配矿构造 ,NW、NWW向的 级断裂为最有利的赋矿构造。据此 ,以构造地球化学的观点为指导 ,借助计算机化探数据处理系统 ,对系统采集的构造地球化学样品的 17个元素分析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和 R型聚类分析等处理 ,将构造与金矿化的关系转化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进而转化为找矿指标。研究表明 :含矿 (赋矿 +矿化 )断裂的特征元素组合为 :Au、Ag、As、Sb、Pb;非矿断裂的特征元素组合为 :Cr、Mn、Ti、V。将已知的赋矿、矿化和非矿断裂作为母体 ,利用多类判别分析建立了非矿、矿化和赋矿断裂判别函数 ,对已知的 2 3条断裂进行判别分类 ,错判 3条 ,准确率为 87%。该成果已应用于实际找矿工作中 ,通过对 11处未知区构造的含矿性研究 ,系统采取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和进行相应的多元素分析 ,经判别后指导找矿 ,共发现金矿体三条 ,矿化体五条 ,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78.
提出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等级划分方法,设立评价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的量化指标——可恢复性指数,给出基于建筑物和高压电气设备的权重系数与震害指数的变电站可恢复性指数计算公式,确定可恢复性指数与可恢复性等级对应关系,通过变电站实际震害与恢复样本研究建立变电站可恢复性矩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可恢复性指数降低,变电站可恢复性越来越差,当可恢复性指数低于0.45时,变电站达到极难恢复的阈值;变电站所处的地震烈度越高时,变电站可恢复性就越低,恢复时间也越长。在9度区,变电站可恢复性指数开始快速降低,多数变电站为可恢复和难恢复,烈度为10度及以上地区,变电站极难恢复。  相似文献   
79.
为明确辽西低凸起锦州S油田沙河街组沉积相带展布及其控制因素,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古地貌特征、断裂系统展布及其对沉积体系演化的控制作用,确定沙河街组SQ1—SQ4层序沉积相类型,探讨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沙河街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等沉积体系类型;古地貌整体控制沉积体系类型;构造转换带是锦州S油田沉积物的主要运移通道。古地貌较低的C区,以及受转换带二次运移沉积的F、G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厚度大,储层质量好,有利于油气富集。该结果为研究区有利相带及优质砂体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p)水平下研究了双羰基氰吡咯化合物在苯、甲苯、氯仿、四氢呋喃和乙醇等溶剂中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垂直激发的含时密度泛函(TD-DFT)计算,得到了不同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考察了溶剂的极性对分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及电子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子中的芳环和吡咯环形成较大的共轭π键体系;分子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都不同程度地呈现溶剂效应,溶剂对分子构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吡咯环和杂原子上,N10-C17键长由1.474 0增加到1.476 3,C11-C12键长由1.498 3减小至1.495 5,键角C12-C11=O14由127.920 0减小为127.506 7;双羰基氰吡咯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溶剂作用下发生红移,且吸收强度明显增加,红移的程度随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