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透镜状菱形断块及其对花岗岩型高品位铀矿床的控制 走滑叠接带所形成的透镜状菱形断块是花岗岩型高品位铀矿床最普遍、最重要的成矿构造场地.矿床定位于菱形断块内,如苗儿山矿田由新宁一资源断裂的次一级控制断裂双瓜断裂、天金断裂、香草坪断裂、茶狮断裂、孟沙断裂呈向北撒开,由南收敛的走滑带状叠接,形成东西高角度对倾、具地堑式正断层组合的菱形断块,控制了沙子江、双滑江及孟公界等高品位铀矿床分布(图1).  相似文献   
12.
舒孝敬 《铀矿地质》2005,21(5):257-267
在湖南及邻区,无论从地表的地质构造还是地球物理场上,都表现出明显的环状分布特征。这种特征可能是地壳的旋转运动所造成,它对湖南及邻区大地构造的演化、大规模成矿作用等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对这种旋转运动的可能成因,以及所伴随的一系列地质作用、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巢湖水域近十年水质状况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近十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巢湖水域污染主要是植物性营养盐浓度居高不下,近年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向。基于近十年平均污染情况,利用水质模型计算表明,TN的点源占51%,非点源占49%;TP的点源占60%,非点源占40%。湖区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为:CODmm、TP是西湖区高于东湖区,而TN则是全湖性的。用营养化标准衡量,巢湖已属极度富营养化,预计如各项控制措施到位,2010年将可恢复到富营养化并向中-富营养化转变。  相似文献   
14.
重力、航磁资料在花岗岩型铀矿成矿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舒孝敬 《铀矿地质》2004,20(2):99-109,119
本文利用重磁场资料对我国南方一些花岗岩体的侵位状态和岩浆动力场进行了分析,并按动力场的强弱对岩体进行了分类。根据重力资料对苗儿山-越城岭、诸广山和贵东花岗岩体的反演计算,讨论了这些岩体的深部分布形态,提出了岩浆流动的3种方式,指出了富大铀矿床、大型铀矿聚集区的赋存部位及其与航磁异常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0 引言。乐华锰矿是华东唯一大型锰矿床,锰矿底部为一中型铅锌矿床,虽经大型抽水、放水试验等多年的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终因水量大,地面塌陷、开裂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至今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6.
小区域消费级无人机倾斜摄影像控点布设及建模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控点布设是无人机倾斜摄影施测阶段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后期三维实景模型的精度。本文面向校园等小区域环境,利用消费级单镜头多旋翼无人机航摄系统获取影像数据,重点设计了不同像控点布设方案,基于全自动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空三加密及三维模型的构建,并对模型成果进行精度分析,为实际工作中小区域像控点的布设提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分解(MV-EOF)等方法,研究了在季节变化尺度上南海季风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在1993—1994年前后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型,由爆发偏晚转变成爆发偏早。第一模态表现为冬夏反位相的年周期变化,但爆发早年夏季风持续时间略长于爆发晚年,空间上都反映了南海中央海盆区的夏季强降水和850 hPa上南海北部的气旋性环流异常,但夏季风爆发早年中国华南沿海降水加强而南海南部降水偏少。相应的大范围环流场上主要反映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后进入盛夏时节亚太地区大范围的环流特征,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年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偏强,东亚季风槽位置偏北,爆发偏晚年则相反。第二模态反映了南海季风系统春秋反位相的季节变化,且秋季的振幅更强,空间降水场上对应着秋季华南沿海和南海北部与南海中南部北旱南涝的跷跷板式分布,850 hPa风场上则主要表现为异常的东北季风,该模态时空特征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年的秋季,冬季风建立也偏早,越南及周边地区的降水偏多。相应的大范围环流场上则主要反映了冬季风的环流特征,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年的秋季,菲律宾以东的热带对流减弱,PJ波列增强,爆发晚年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住宅被拆迁.近年来,依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及其本身的特点,调产安置逐渐成为当前农村住宅拆迁安置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