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山西离石中心地震台数字倾斜仪资料质量跟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山西离石中心地震台迁建后,新安装的数字水管倾斜仪、石英水平摆倾斜仪、洞体应变伸缩仪2011年的观测资料进行质量跟踪,得出,仪器观测精度、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各方面均达到国家形变I类台的要求,且水管倾斜仪观测精度高于石英水平摆。同时,对影响观测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观测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对北祁连山西段北大河岩群中发现的吊大坂花岗片麻岩进行了颗粒级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测定,获得岩体的形成年龄为(751±14)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该年龄反映了晋宁期北祁连山地区的第一次造山事件.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片麻岩是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钙碱性石英闪长岩,该年龄的确定为北祁连山早期地壳演化史分析提供了直接的重要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63.
本文论述了小秦岭地体边缘断裂三个阶段4期活动的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阐明了断裂带在地壳伸展作用下孕育了第一阶段的正韧性剪切;在地壳收缩作用下的第二阶段完成了韧性推覆到脆性仰冲的转化;而在地壳引张应力场中的第三阶段发生了脆性正断作用。断裂的多期活动形成了小秦岭地区的盆岭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64.
东秦岭峡河岩群及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峡河岩群是从原秦岭岩群中部新解体出的中元古代地层单位,分布了豫陕交界处,呈北西向展面,在晋宁期,峡河岩群原岩下冲深埋,形成变质地体;加里东-海西期韧性抬升改造并遭受花岗热穹叠加。这些过程随有榴辉岩的构造侵位及高压变质。  相似文献   
65.
66.
王晓霞  王涛等 《地质通报》2002,21(8):523-529
老君山和秦岭梁岩体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特征。岩体中暗色包体发育,主要类型为细粒闪长质和二长质的岩浆包体,有的岩浆包体具有细粒边,有的和寄主岩石呈过渡关系。包体的矿物组合明显不平衡:出现石英-角闪石眼斑;暗色矿物中有石英包裹体;磷灰石呈针状。在包体、寄主岩石及其边界上广泛出现卵球状的碱性长石斑晶。这些混合特征表明:老君山和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环斑结构与岩浆混合关系紧密;岩浆作用也具双峰式的特点,表现为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的混合。这为探讨该类花岗岩和环斑结构的成因提供了直接的岩石学依据。同时,也为探讨北秦岭中生代壳幔混合作用和地壳增生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67.
祁连西段野马南山一带发育大量的加里东期花岗岩,其中大部分花岗岩具有与adakite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SiO2≥56%,Al2O3≥15.0%,低MgO(平均2.04%),高Sr(257-889μg/g,平均值546.42μg/g),低Y(7.1-25.3μg/g,平均16.67μg/g),Sr/Y平均为35.89μg/g,Eu无明显负异常,Sr正异常,Adakite岩石类型有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角闪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岩石中普遍含有角闪石,属Ⅰ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图解反映该花岗岩形成环境为板块碰撞前的岛弧型,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444 38/-33Ma,处在祁连造山带板块俯冲收缩阶段,因此可以推断野马南山埃达克质Adakite花岗岩是俯冲板片部分融熔和壳幔岩浆混合形成的。这一发现对于丰富中国埃达克岩的研究和对祁连造山带演化、地球动力学以及成矿作用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8.
胡能高 《矿物岩石》1990,10(3):24-32
枣园岩体属岩浆成因;具S型和l型花岗岩间的过渡类型性质;岩浆不是源自秦岭群,可能源自太古宙上壳岩系。从野外侵入关系和同位素年龄测定来看,该岩体形成于晚元古宙.作者认为,这些认识对阐明秦岭群的构造、岩浆活动史及其基底性质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9.
关于花岗岩成因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花岗岩成因问题又重新引起了地质学界的密切关注。随着资料的积累和认识的深入,陆续提出了I型与S型、同熔型与改造型、磁铁矿系列与钛铁矿系列等成因类型。关于S型、改造型和钛铁矿系列(并不完全等同于S型和改造型)花岗岩的物质来源,人们比较一致地公认是经过变质的沉积岩。但一提到Ⅰ型、同熔型和磁铁矿系列(也不完全等同于Ⅰ型和同熔型)花岗岩的物质来源,无论是首  相似文献   
70.
一、前言秦岭地处我国南北两大构造单元的结合要地,在我国地质发展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由于对秦岭群的时代问题颇有争议,直接影响着东秦岭地区一系列地质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讨。这样一来,秦岭群的时代问题自然就成为目前东秦岭区域地质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也是我国地质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概括地说,关于秦岭群的时代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秦岭群是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岩系(黄汲清,1931;张伯声,1959;张秋生,1980;王鸿祯,1982),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