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吴金生  张统得  刘卫东  钱锋  胡立 《探矿工程》2016,43(10):117-121
高原生态脆弱区若尔盖铀矿田是我国四大基本类型铀矿田之一,地处高原藏区、生态脆弱、山高坡陡,地层为灰岩、硅灰岩及碳质板岩交互,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层产状陡,孔内漏失、垮塌、水敏缩径及孔斜并存,导致取心率低、钻进效率低、质量差。解决若尔盖钻探技术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改善孔内安全、提高钻进效率、改善施工质量、减少钻机搬迁及提高搬迁效率等方面集成创新、综合治理,形成一套适合若尔盖复杂地层的综合钻探技术体系,在西部高原及深孔复杂地层钻进具有示范与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若尔盖铀矿区是全国地质找矿“358”重点整装勘查区,是我国硬岩型保有储量最大的铀资源大基地。该地区处于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可施工的周期短,地层构造发育,换层频繁,造斜能力强,裂隙发育,岩石脆、碎,造成钻头磨损严重、偏磨、钻进时效低、寿命短等问题。针对该地层特点,在前期试验和岩石性质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不同结构的金刚石钻头,并在5个孔位中进行了生产试验。试验证明,过改进后的金刚石钻头在钻进时效与平均寿命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与2014年度的钻进数据相比,2015年度钻头的平均钻进时效提升了33.7%,钻头平均寿命提高了132%,达到了试验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处于扬子与华夏古板块加里东期拼贴带的武功山热穹隆,以造山期变形花岗岩为中心,南华一寒武系遭受绿片岩相一低角闪岩相变质并形成变质矿物分带,环绕岩体分布,与中生代以来伸展形成的脆性断裂系统构成外环,共同组合形成屹立于晚古生代地层分布区的穹隆状构造。在区域递增变质带基础上,造山早期,深部初始重熔岩浆与深埋的变质岩发生交代形成原地型英云闪长质“混染岩浆”,岩浆上浸过程中,活动组分不断作用于围岩,致使围岩的成分、结构构造产生重新调整,形成岩体边缘混合岩。同时,由于硅铝质围岩组分加入,酸度增加,而渐变过渡为花岗闪长质岩浆。造山晚期,进一步演化为岩浆型正常花岗岩,并呈套叠状侵入于早期岩体之中。从早到晚构成同源岩浆演化系列,并发育明显构造应力变形。热穹隆区加里东期形成递进渐增变质一岩体边缘混合一变形花岗岩“三位一体”分布格局。中生代伸展一岩浆作用的复合叠加,进一步强化了热穹隆的构造背景。大致在旱白垩世末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14.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铀矿资源丰富。在总结乌兹别克斯坦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基础上,将其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6个二级构造单元及部分三级构造单元,综合分析认为,其中9个构造单元具有铀成矿物质基础。砂岩型铀矿床和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主要在新构造期成矿,集中分布在中克孜勒库姆地块志留系-石炭系被动大陆边缘。火山岩型铀矿床在早二叠世成矿,集中分布在库拉明石炭纪-二叠纪火山盆地。在中克孜勒库姆地块志留系-石炭系被动大陆边缘、库拉眀石炭纪-二叠纪火山盆地、前咸海地块、吉萨尔地块、阿姆河古近系陆表海盆地构造单元还发现了8种非常规铀矿化。研 究 乌 兹 别 克斯坦南天山砂岩型铀成矿特征对中国境内天山小型山间盆地寻找铀矿具有指导作用,火山岩型铀矿床对广泛发育火山岩的中国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积极参与乌兹别克斯坦的非常规铀矿研究,对拓宽常规铀矿认识及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