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17篇 |
免费 | 438篇 |
国内免费 | 4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6篇 |
大气科学 | 240篇 |
地球物理 | 342篇 |
地质学 | 1477篇 |
海洋学 | 283篇 |
天文学 | 53篇 |
综合类 | 180篇 |
自然地理 | 2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41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104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92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2010年江淮地区入梅日预报偏差情况,利用2010年6—7月高低空实况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入梅前后湿度、经向风、地转西风急流的变化特征,并结合1985—2005年21 a历史平均状况和近几年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江淮地区入梅前后气象因子变化的规律性、普遍性,丰富了江淮地区入梅预报着眼点。研究发现:有些年份地转西风急流从30°N以南北跳到30~37.5°N区域,对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有很好的预示作用,且其稳定维持,有利于江淮梅雨期降水的持续。70%湿度区北跳到30°N的时间及持续时间对江淮地区入梅日的预报和梅雨期长度有着较好的指示作用。在30~35°N区域内v850 hPa-v200 hPa风速差值的突然增大和江淮地区入梅有着较好对应关系。这为梅雨的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2.
铜矿峪变斑岩型含钼铜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铜矿峪矿床在含铜建造、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论述,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富集机制及成矿模式,并对找矿远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3.
斜长角闪岩弹性和流变性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浙江陈蔡地区的天然斜长角闪岩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了弹性波速和流变性质的实验研究.波速实验发现, 细粒和中粒斜长角闪岩的纵波波速沿线理方向(X)的传播快于沿面理法向(Z)的传播;在800或600 MPa及550℃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细粒和中粒斜长角闪岩的波速各向异性仍较高, 分别约为7.83%和9.77%,其平均纵波波速约为6.77和6.64 km/s.在高准静水压力作用下,当温度升至750℃之后,不同方向上传播的岩石波速都开始大幅度下降. 高固定围压和低固定应变速率(500 MPa,1×10-4/s) 的三轴流变实验发现, 细粒斜长角闪岩的变形随温度的升高经历了脆性破裂(<650℃)、半脆性破裂、碎裂流动直至塑性变形(>800℃)这样一个基本过程. 韧性变形域内流变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且在750~800℃间强度急剧下降. 对两类实验前、后的样品进行显微和探针分析, 认为脱水熔融是引起波速和强度在高压(静水压、围压)、750℃之后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35.
松潘-甘孜地体内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6,自引:17,他引:36
松潘-甘孜地体总体上是一个三角状褶皱带,其北侧、东南侧及东侧分别与东昆仑-西秦岭构造带、金沙江构造带及龙门山构造带相邻。地体内几乎全部被三叠系浊积岩所覆盖,其中侵位了很多花岗岩体。显然,这些花岗岩的岩浆特征、来源与侵位时代,对研究松潘-甘孜地体基底性质、构造演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利用SHRIMP定年技术对一些花岗岩岩体锆石所进行的精确测年数据。测试结果表明:(1)松潘-甘孜地体内的花岗岩体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但岩浆活动可延续到早侏罗世晚期;(2)早期花岗岩浆活动与三叠纪系褶皱变形大致同期,指示这一时期的花岗岩浆的形成可能与三叠系下部大型拆离滑脱构造相关;(3)花岗岩结晶锆石普遍具有浑圆状或不规则状较老的继承锆石核,这些核部继承锆石可能代表花岗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从不同地层内捕获的碎屑锆石,或者是下地壳岩石深熔残留锆石。根据SHRING U-Pb定年,这些继承锆石的年龄分别为二叠纪、加里东期、晚元古代和早元古代。元古代碎屑锆石的存在也可能指示松潘-甘孜地体具前寒武系基底。 相似文献
36.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我国豫西晚前寒武系白草坪组中发现的一种可能的蠕虫状后生动物实体化石:Ruyangia Cylindrica Hu et Meng,1989。化石产于砂岩表面浪成波痕之波谷中,圆筒状,已压扁,中空,可见长度4.5~9.5cm,直径4mm左右,虫体外壁具体环,环背间距1.5~2mm,虫体一端较大,具平行纵向边缘的纵纹,可能为头部;另一端渐尖,可能为尾部。与该实体化石伴生的有大量遗迹化石。已知白草坪组的时代超过1400Ma,因此,该实体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地球上后生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等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荷叶塘陨石是1998年降落的一块普通球粒陨石。本文在对荷叶塘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荷叶塘陨石的岩石类型和次级岩石类型。荷叶塘陨石橄榄石的Fa值在0.6-48.8之间,平均值为23.2,PMD为60.1%;低钙辉石的FS值在0.6-49.0之间,平均值为9.1,PMD为97.5%。结合橄榄石Fa值的PMD与次级岩石类型关系、橄榄石中的Cr含量、铁纹石中富Ni颗粒的数量密度等,综合判断荷叶塘陨石的化学-岩石类型为L3.3,由此表明该陨石是一块热变质程度非常低的L型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 相似文献
38.
39.
40.
海阳砂质海岸岸滩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海阳近岸海域的水深地形、表层沉积物粒度以及遥感影像等资料,利用泥沙起动流速和沿岸输沙数理公式以及岸滩演化数学模型,探讨了海阳近岸海域岸滩演化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潮流很难使泥沙发生直接起动,波浪造成的沿岸输沙总体向ENE方向运移。影响研究区冲淤变化的因素主要有河流来沙、波浪以及人工构筑物。河流径流量减小,导致研究区泥沙来源减少,加剧了局部海岸侵蚀;近岸人工构筑物的建设,改变了泥沙输运趋势,并导致局部冲淤环境发生变化;波浪是控制研究区泥沙运移、沉降的关键因素,控制着研究区冲淤演化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