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循环荷载下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野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物理、力学性质非常复杂的不连续介质。以云南某高速公路土石混合体边坡为例,分别对选取的3个试验点进行了单调加载、循环加载一次及多次循环加载试验,获取了其相应的剪切位移-剪切应力关系曲线,并对其曲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试样三维滑动面的形态分析,指出由于土石混合体三维滑动面的不规则性,利用传统的二维计算方法难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强度参数。基于三维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土石混合体水平推剪试样强度参数的三维数据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得到了研究区土石混合体的相应的强度参数及残余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42.
逆向工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复杂模型建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逆向工程的三维复杂地质体精细建模技术,使得建立模型达到既可视又可算的目的。利用现行大型通用有限元仿真平台(ABAQUS,AD INA,ANSYS等)良好的网格划分功能且具有与CAD /CAM软件有着良好的接口这一优点,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然后转换为FLAC3D能够接受的格式,从而克服了FLAC3D在前处理建模方面的不足。以AD INA为例对相应的接口程序开发过程进行了阐述,将上述技术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土工格栅在加固高速公路路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工格栅应用到高速公路路基中,对土性参数c,? 值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殊土的施工问题。土工格栅蠕变试验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强度大的格栅应变较小;并且荷载变化及温度大小对格栅流变性有显著影响。有限元分析是研究加筋作用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定性比较多种加筋方案的优劣。利用PLAXIS有限元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沉降量,表明土工格栅在限制水平方向位移比限制垂直方向位移更有效。现场荷载试验表明,土工格栅加筋能使路基承载力成倍提高,改善土体应力环境,有效地均衡差异沉降和减少总沉降量。土工格栅对路堤加固有显著作用,值得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4.
信息量模型物理意义明确、操作简单,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模型未考虑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本文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加权信息量模型,并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采用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地形、断裂、水系、工程地质岩组等因子对研究区滑坡的影响,利用加权信息量将研究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极低易发区。  相似文献   
45.
格网单元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时广泛采用的一种评价单元。对研究区进行格网划分之后,需计算每一格网单元的评价指标值,并进行叠加分析,进而划分危险性等级。但是,格网大小的确定目前仍依赖于专家经验,缺乏定量的计算模型。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选取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常用的评价因子和指标,分析了格网大小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机理,为格网大小的定量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滑坡滑面(带)的辩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面(带)的识别是滑坡调查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它对于滑坡稳定性研究及工程整治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滑坡滑面(带)的基本类型分为岩质滑面、堆积层滑面及土质滑面,并从滑面的地质特征如镜摩擦面、擦痕、泥化带、定向排列的菱形剪力体等方面入手,归纳出滑坡滑面的主要识别方法,包括简易力学分析、野外地质判断、现场勘探、位移监测和地球物理探测等,并分别阐述了它们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7.
48.
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高差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岩石动三轴剪切试验及有限差分数值试验技术,对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破坏时的坡体力学特征值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体崩滑破坏具有显著的"高差"效应,即斜坡体先期崩滑破坏大多起始于坡肩部位;(2)斜坡体临界破坏应变有随坡体微元埋深减小而减小的趋势,临界破坏应变小和坡肩地震峰值加速度的优势放大双重因素导致坡肩部位优先发生先期破坏;(3)斜坡体动态抗剪强度有随坡体微元埋深减小而减小的趋势,临界动态抗剪强度低和坡肩地震峰值加速度的优势放大双重因素导致坡肩部位优先发生先期破坏。  相似文献   
49.
基质胶结对土石混合体强度变形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应变控制式静力三轴剪切仪,对具有不同胶结程度和含石量的土石混合体试样进行了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通过对制备的土石混合体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孔隙水压力变化、有效应力路径和抗剪强度指标等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胶结程度土石混合体试样的差别及产生原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胶结程度土石混合体破坏方式可分为剪切带破坏和鼓肚变形破坏两种基本类型;胶结使得土石混合体应力应变关系和孔隙水压力变化与未胶结土石混合体差异明显,胶结作用对土石混合体的剪胀和软化特性影响显著.在块石软硬程度、形状及试样密实度相近的条件下,不论是否胶结或胶结程度如何,土石混合体有效内摩擦角φ'与无量纲粒度分布特征参数D50WBP/D60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试验结论为确定不同胶结程度土石混合体强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0.
大型反倾库岸岩体变形过程及破坏机制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边坡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和诱发因素的不同,反倾岩体的主控变形破坏模式都会发生改变。金沙江龙蟠边坡岩体主要为反倾向千板岩和砂岩互层状结构,坡脚河床深厚覆盖层构成了边坡的软弱支座。本文运用离散单元法模拟了大型反倾库岸岩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变形演化过程,并基于反倾岩体变形的时效性观点,引入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在不同阶段的剪切屈服区扩展情况及相应的稳定性状态。结论表明龙蟠边坡变形岩体是重力弯曲蠕变为主导的成因机制,并归纳提出了软基效应和互层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大规模反倾岩体的累进性剪切破坏模式,俗称龙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