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寒地区日光温室地温变化及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青海大通县日光温室内外地温、气温资料和大通县气象站人工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寒冷凉地区不同天气类型下日光温室地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日光温室内日地温呈正弦曲线变化,晴天变化幅度最明显,阴天最小,地温变幅为地表〉5 cm〉10 cm〉15cm〉20 cm;室内地表、10 cm和20 cm平均地温月变化呈波形变化,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在12月;随着深度增加,平均地温年较差逐渐减小;晴天、多云天、阴天不同深度地温平均日较差分别为9.6、8.3、6.1℃;地温日垂直变化仅在14时随着深度增加逐渐下降;除晴天室内最高温度外,其余温度要素与地温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建立的日光温室内10 cm最低温度预报方程和地表最低温度预报模型,可以在业务服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52.
<正>一般说来,海洋肉食动物鲨鱼在很大程度上靠嗅觉寻找分散于广阔环境中的猎物。然而,研究人员不久前在Global Change Bilolgy杂志在线版上报道说:根据预测,随着全球海洋的变化,鲨鱼这种久经历练的捕猎能力可能会受到损害。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海水的酸度变得越来越大。以前的研究表明,富含二氧化碳的酸性海水可能会削弱珊瑚礁鱼类嗅  相似文献   
53.
养殖方式、光照强度对哲罗鱼稚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养殖方式、光照强度对哲罗鱼稚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殖方式实验中,哲罗鱼稚鱼体长、体质量均以室内静水组为最高,室内流水组其次,室外流水组最低。存活率以室内流水组为最高,室外流水组次之,室内静水组最低。统计分析表明养殖方式对哲罗鱼稚鱼终末体长、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体长生长参数以及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光照实验中,哲罗鱼稚鱼的存活率、体长、体质量及特定生长率、体长生长参数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在哲罗鱼稚鱼室内培育阶段,适当地增加部分光照有利于其存活、摄食与生长。本研究结果为哲罗鱼高效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磷灰石裂变径迹在确定造山带隆升速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物裂变径迹技术是一种低温热史及年代学测定技术,广泛应用于含油气盆地热史分析、沉积物来源、造山带隆升剥蚀、地质年代学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磷灰石裂变径迹在研究造山带构造隆升速率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笔者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利用裂变径迹反演热史、裂变年龄和矿物对-封闭温度法确定构造隆升速率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指出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构造隆升速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在大倾角像片的相机检校中,经典共线方程是采用欧拉角(妒,纠,Ⅳ)描述旋转矩阵的,该方法受限于无法获取位置与姿态的初始值,结果可能导致迭代不收敛。共线方程中的旋转矩阵还可以直接利用方向余弦或单位四元数来描述,相机检校时可以无需依赖位置与姿态的初始值。在相同实验数据、初始值和收敛条件的实验中,直接利用方向余弦描述旋转矩阵的方法明显优于单位四元数方法,主要体现在收敛情况和计算结果接近欧拉角方法两个方面。建议在非量测相机检校时,最好选用直接利用方向余弦描述旋转矩阵的共线方程方法。  相似文献   
56.
浮游植物指悬浮于水中的微小藻类植物,是浮游生物中的自养生物部分。浮游植物广泛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多分布于水域的上层,个体极小,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繁殖极快。在淡水中主要是蓝藻、绿藻、硅藻等,在海水中主要是硅藻、甲藻。  相似文献   
57.
长期以来,美国利用台湾遏制中国,是因为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不愿意看到中国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一个倾向于美国的台湾,将能保证美国在西太平洋的经济战略地位得以维持和巩固。为此,美国一边对中国保证“坚持一个中国”,一边加强台湾与大陆  相似文献   
58.
59.
游君君  柳波  胡德胜  陈林  江黎 《地质论评》2023,69(5):2023050024-2023050024
沉积盆地中有机质的富集是烃源岩发育的本质过程,而古生产力是控制该过程最重要的因素。文昌凹陷是珠江口盆地主要的生烃凹陷之一,前人对其进行了包括烃源岩分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和生烃潜力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对古生产力和有机质富集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笔者等以文昌凹陷古新统文昌组二段(文昌组)和恩平组一段(恩一段)两套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有机地化数据和元素分析数据,对有机质来源、古生产力构成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昌凹陷文二段和恩一段烃源岩的有机质均为混合来源,其中文二段有机质中水生生物的贡献较大,具有更高的原地有机质比例,而恩一段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较大;恩一段具有较高的总生产力指数,其分布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北部缓坡带的总生产力指数较南部陡坡带低,总生产力指数的高值主要分布在物源输入处和盆地中心地区。本次研究可以为后期有机质富集机理的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0.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加剧,传统以政府为主体的灾害管理体制和机制已经无法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因此开展国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本文介绍了我国灾害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及转型过程,提出关于我国气候变化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治理具体路径的建议措施,包括完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治理体系,实现五个长效机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