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1篇 |
免费 | 862篇 |
国内免费 | 4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8篇 |
大气科学 | 307篇 |
地球物理 | 450篇 |
地质学 | 1729篇 |
海洋学 | 462篇 |
天文学 | 58篇 |
综合类 | 231篇 |
自然地理 | 2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09篇 |
2021年 | 132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119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131篇 |
2015年 | 100篇 |
2014年 | 165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33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31篇 |
2009年 | 148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93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101篇 |
1996年 | 109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结合机载LiDAR数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LAS光斑点冠层高度地形校正模型,以校正后的GLAS光斑点作为输入样本,结合MODIS遥感影像,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方法对研究区森林冠层高度进行分生态区估测,并利用野外调查数据和机载LiDAR冠层高度结果对估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坡度等级直接影响GLAS光斑点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精度,改进的地形校正模型可以较好的减小坡度对GLAS光斑点森林冠层高度估测的影响,模型精度RMSE稳定在3.25~3.48 m;不同生态分区的SVR模型估测精度较为稳定,其RMSE=6.41~7.56 m;与算数平均高相比,样地的Lorey's高与制图结果拟合最好,不同生态分区平均估测精度为80.3%。机载LiDAR冠层高度结果的验证平均精度为79.5%,和Lorey's高验证结果呈现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2.
无泥型软弱层带的强度参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分析表明 ,控制无泥型软弱层带强度参数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组成和所赋存的地质环境 (地应力场 )。通过现场和室内完成的大量抗剪试验结果 ,从中建立出强度参数和各控制因素的关系式 ,最终以控制因素的变化规律去揭示软弱层带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 ,进而给出不同地段、不同类型软弱层带的强度参数值。 相似文献
33.
34.
35.
地震危险性不确定性分析中专家意见的合理综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回顾了不确定性分析中常用的专家意见综合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新的简便易行的综合方法,并利用实例计算比较了三种综合方法的结果差异。所提出的方法在地震危险性不确定性分析专家意见的合理综合中具有较为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6.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311航次沉积物中自生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探索水合物背景下沉积物中自生矿物响应,对采自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11航次沉积物中自生碳酸盐岩颗粒进行了矿物组成、形貌特征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等研究。X光粉晶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碳酸盐岩颗粒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铁白云石和方解石,呈多孔状结核和不规则状集合体产出。碳酸盐岩颗粒的碳稳定同位素δ13CPDB低至-41.50‰,证实其碳源源自甲烷,其成因与甲烷厌氧氧化过程有关,印证了研究区存在海底甲烷渗漏现象,是甲烷水合物赋存区重要的识别标志之一。碳酸盐岩颗粒的氧稳定同位素δ18OPDB总体上随着沉积物深度增加而减小,可能指示沉积物的背景温度由下而上(从早到晚)逐渐降低。研究结果提供了现代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背景下沉积物中自生碳酸盐岩的碳、氧稳定同位素记录,对于寻找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探索地史时期古海洋沉积物中类似的甲烷事件记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38.
分析了高斯距离加权格网法计算应变率的原理和特征,研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用于华北地区现今地壳应变特征研究。基于华北地区1999~2009年的GPS观测结果,研究了确定高斯平滑半径的原则和方法,并给出华北地区地壳形变多个应变率物理量的分布。结果表明,基于150 km高斯平滑半径计算水平速度梯度能够较好地分辨华北地区的应变率空间变化特征,首都圈地区地壳以张渤带上的左旋剪切为主,其中唐山-秦皇岛地区同时存在南北向的拉张变形;山西带整体表现为沿断裂的右旋剪切变形,同时兼具“南挤北张”特性;郯庐断裂带整体形变特征不显著,在南北两端局部区域存在较小的剪切形变;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比较稳定,北缘以拉张和左旋剪切变形为主,西缘表现为左旋剪切以及EW向的挤压特征,南缘的秦岭块体南北两侧分别具有左旋剪切和右旋剪切的特性,东西两侧分别表现为正断拉张与逆断挤压特征。 相似文献
39.
40.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方法在云南大理-丽江铁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方法对实际工程区进行了地应力测量,确定了工程区隧道围岩现今的地壳应力状态,即原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地应力分布特征,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发生岩爆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地应力测量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作为隧道衬砌的设计、断面的选择及轴线方位的确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