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6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篇 |
大气科学 | 29篇 |
地球物理 | 33篇 |
地质学 | 292篇 |
海洋学 | 75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15篇 |
自然地理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粤中三水盆地构造-岩浆事件与矿集区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中三水盆地喜山期银矿化粗面质凝灰岩中锆石LA-ICP-MS U-Pb年龄90~3175 Ma.火山岩中锆石主要为其在形成及上升过程中捕获围岩中的碎屑锆石.火山岩中锆石U-Pb年龄表明粤中三水盆地基底含太古宙的残余错石(2489 Ma±30 Ma,3175 Ma±38 Ma),华夏陆块元古宙基底存在与Grenville造山运动相对比的构造岩浆事件(955~1148 Ma)及在新元古代(798 Ma±12 Ma,883 Ma±10 Ma)发生了较强烈的岩浆活动.粤中三水盆地经历了加里东期构造岩浆事件(438.0 Ma±6.8 Ma),之后至少经历了燕山早期(-160 Ma)、燕出境期(98.2Ma±1.1Ma)及喜山期3次构造岩浆事件.三水盆地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事件有一定的耦合关系,是控制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华南褶皱带岩浆活动强烈,经历新生代成矿作用,中新生代盆地边缘是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492.
近年来黄河口以北水下岸坡的演变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7月~2000年10月,在研究区进行4次水深地形调查监测,通过GoldenSoftware系统计算相连两次水深调查的数据得出局部冲蚀变化情况。研究分析表明:在1996年7~10月,由于洪水季节的影响,在短短的3个月内,有约4×108m3的沉积物发生淤积。其后几年,该区一直处于冲蚀状态。在1996年10月~1998年10月,有约8.9×107m3沉积物被冲蚀掉;在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有约1.4×108m3沉积物被冲蚀掉。因此,在前4次调查期间,研究区有约1.7×108m3的沉积物发生淤积。2004年7月的补充调查表明:该区近岸部分还处于侵蚀状态,海滩剖面没有到达平衡。 相似文献
493.
大陆岩石圈内热异常是不同花岗质岩浆起源的最主要原因,通常认为有幔源和壳源两类途径形成花岗质岩浆,它们在起源过程中,部分熔融作用是其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94.
中国西北地区额济纳绿洲植被盖度与黑河流量的滞后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干旱区植被生长与地下水的关系是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西北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稀少,绿洲是当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依托。近年来,随着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用水量的逐年加大,下游来水量减少,使得下游额济纳绿洲的面积不断减小,湖泊干涸,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由于绿洲植被的生长与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河流流量与绿洲植被生长之间的定量关系,对改善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协调用水矛盾和合理配置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将遥感数据与黑河径流量数据相结合,在区域尺度上定量研究额济纳绿洲植被生长与河流径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绿洲植被对黑河径流以及地下水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且黑河径流对额济纳绿洲的影响存在一年的滞后期,而地下水则通过这种滞后作用将两者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95.
496.
498.
硼在共存水蒸气-富硼熔体之间分配的实验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硼作为一种常用的地球化学指示剂和示踪剂,对研究俯冲带岩石学过程、岩浆-热液分异作用、火山活动以及稀有元素、铜、金的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硼具有高水溶性和挥发性,它在气体中的分配、迁移能力和存在形式有助于理解含硼矿物的形成条件、流体化学组成的演化趋势、硼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和成矿金属的富集机理。本文在200-350℃、0.19-3.43 MPa条件下实验研究了B2O3-H2O体系中硼在共存水蒸气和富硼熔体(液体)之间的分配,平衡时气相中的B2O3含量为1.06%-32.35%。200℃、250℃、300℃和350℃时硼在气体-熔体之间的表观分配系数分别为0.035、0.042、0.20和0.33,即随温度上升,硼在含水气相中的分配和迁移能力增强。含水的富 B 熔体与硼酸稀溶液体系的气体-液体分配系数变化不大,表明B2O3-H2O±NaCl 体系中硼的气-液分配能力受液体或熔体中硼含量的影响较小,而主要与温度有关。经热力学分析,350℃、0.19-1.74 MPa条件下水蒸气中的气态硼物种可能为H3BO3和HBO2,可以预计随水蒸气压力的升高, H2O的配位数将会增大, H3BO3或其他可能的气态物种H3BO3·H2O会变得更为重要。某些火山活动区可见天然硼酸结壳(升华壳)的形成,灼热和干燥的火山岩石表面有利于硼酸从气相中凝析和沉淀。本实验结果表明,某些富硼酸的火山喷气孔气体的形成可能与地下高温火山岩浆(岩体)中存在因液态不混溶作用或晚期出溶作用产生的含水富硼的残余熔体或流体有关,熔体的去气作用或流体的减压相分离导致含水气相的产生,硼则随之大量分配至含水气体中并喷出地表。 相似文献
499.
500.
安徽大别山潜水流域河水、地表积水和泉水的化学组成表明,该流域河水的化学组成主要受岩石的控制,土壤表层物质溶解对河水贡献不是主要的。流域每年化学风化产生的固相残余(次生粘土矿物和未进行化学风化的石英)低于年平均输沙量,剥蚀速率几乎是亚马逊河的4倍,反映了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化学风化形成的成土物质基本上没有积存,属应当增加植被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