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研究国家相关海洋观测标准对海水温度观测的规约,结合当前船载水温观测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总线的船载磁吸附温度链式观测方法,并对其在结构设计、理论模型、算法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多个竖直分布的温度传感器实时观测,采用自适应参数化算法,有效减少了风浪、海流、热辐射等方面的影响,具有观测层深相对固定、精度高等特点,可实现船...  相似文献   
82.
传统的岩性识别方法如岩屑录井、钻井取心及测井资料解释等技术,对录井质量的依赖程度较高,识别精度与效率低,泛化能力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测井资料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开展岩性研究已成为岩性识别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和LightGBM的岩性识别方法。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下碳酸盐岩储层为例进行测试验证,采用该方法结合测井资料中的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光电吸收截面指数、密度、深侧向电阻率和补偿中子等6种参数进行岩性识别,并与KNN (K近邻分类器)、朴素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等传统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传统算法的岩性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8.45%、74.43%和78.72%,基于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和LightGBM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8.90%和98.72%,远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83.
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中基础且重要的一个问题.熵阈值图像分割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割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中.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并不能获得足够有效的图像特征.为解决这个问题且进一步探究熵阈值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引入一种GLLE(Gray Level and Local Entropy)二维直方图改进熵阈值图像分割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模糊熵的方法计算所建立的二维直方图模型.通过标准实验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基于模糊熵的GLLE熵阈值分割方法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阈值,提高了分割精度.同时在处理不同类型图像的表现上优于往常的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4.
地下水超采引发的诸多环境地质问题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亟需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为合理规划管理地下水超采区,本文探讨了超采区的概念,归纳总结出超采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超采区为\"在一定时期内,地下水开采量超过一阈值而对地下水系统或局部的地质环境或水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损害或裂变影响的区域\";阐述了超采区的评价指标与单因子评价、多因子系统分析以及数值模拟法等评价方法,同时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数值模拟-局部水位动态联合评价法,并以潍坊北部地区为例,验证了区域数值模拟-局部水位动态联合评价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5.
由于单雷达在探测台风临近、登陆时仍具有双部或多部雷达难以具备的优势,目前利用单多普勒雷达反演涡旋风场的方法并不多见,本文对能够反演涡旋风场的3种方法NIVAP(自然坐标系的积分VAP方法)、EVAPTC(反演热带气旋的EVAP方法)、GBVTD(地基速度追踪法)进行了比较,分别从每种方法的假设条件和数学方法以及结果精度来比较3种方法对涡旋风场的适用性。利用中尺度气旋Rankine模式模拟了纯涡旋性气旋、只有环境风场时、环境风场和辐合(辐散)同时存在时的径向速度场及风场,比较了各种情况下的反演风场和模拟风场的相似系数。在对模拟风场比较之后,选取了2014年\"威马逊\"台风登陆前1h、登陆时及登陆后1h的3个实测雷达资料,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反演实测资料的风场特征,3种方法中EVAPTC方法最好,GBVTD方法在应用中有一定的限制,NIVAP方法较差。  相似文献   
86.
本文对青藏高原羌北-昌都地块阿布日阿加措地区的晚二叠世那益雄组火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该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凝灰岩组成,具有碱性玄武岩到酸性熔岩的特征。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251. 1±4. 8~249. 6±1. 3 Ma之间。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流纹岩具有高的Si O2(74. 85%~77. 55%)和Na2O+K2O(5. 40%~6. 61%)含量,较低的MgO、K2O和Ca O含量,Al2O3含量低且稳定,里特曼指数平均为1. 15,小于3. 3。安山岩Si O2含量55. 13%~56. 28%,Na2O+K2O含量4. 13%~6. 15%,里特曼指数平均为2. 20,小于3. 3,属于钙碱性安山岩。碱性玄武岩Si O2含量51. 49%,Na2O+K2O含量6. 34%,里特曼指数为4. 73,属于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富集LREE的右倾型。另外,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Th、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 Nb、Ta等特征,均说明羌北-昌都地块阿布日阿加措地区的火山岩形成于陆缘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87.

随着TB级乃至PB级地质矿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质大数据的存储难题一直困扰着地质界,传统的地质数据存储与服务模式面临诸多难题。结合Hadoop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地质矿产数据存储方法,将该方法与传统Oracle数据库存储方法进行了数据存储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存储方法比传统方法更高效,同时有效地解决了Hhadoop存储中出现的小文件存储问题。研究成果为地质矿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8.
班公湖—怒江缝合所代表的中特提斯洋盆的属性及其构造演化过程仍在争论之中.多年来,地质工作者们不断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的拉萨地块寻找新的地质证据以求厘清这一关键问题.2016年,地质学家先后在拉萨地块北缘保吉地区新识别出了晚侏罗世碳酸岩地层吐卡日组,这一发现为我们获得古地磁证据提供了新的地层基础.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地层中载磁矿物的组合类型和特征,本文对采自班戈县保吉地区晚侏罗世吐卡日组灰岩样品进行了饱和等温剩磁曲线获得实验、累计高斯模型线性和梯度曲线分析、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实验、k-T曲线测试、磁滞回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保吉地区晚侏罗世吐卡日组灰岩地层中的载磁矿物组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以高矫顽力的针铁矿、磁赤铁矿`以及赤铁矿为主,含少量低矫顽力矿物;第二类以低矫顽力的磁铁矿以及贫钛的钛磁铁为主,含少量高矫顽力矿物.此外,吐卡日组样品中的磁性矿物颗粒粒径普遍较小,以单畴和假单畴颗粒为主.  相似文献   
89.
代方园  高扬  宿庆伟  胡韬  耿付强  董亚楠 《中国岩溶》2022,41(2):308-317, 328
文章以山东省济南西南裸露—覆盖型岩溶山区为研究对象,根据钻探资料,将区内岩溶发育形态分为小型溶洞与溶孔,并利用瞬变电磁法、电磁波CT成像两种物探方法,探讨岩溶分布、形态特征与地球物理场的关系。对比瞬变电磁剖面与钻探揭露的岩溶发育段,确定出120 Ω·m作为解译岩溶发育区的分界值,以此圈定岩溶分布区域,之后实施钻孔进行验证,符合性较好;在验证孔及附近钻孔进行电磁波CT成像探测,进一步验证并刻画两孔间的岩溶发育特征。两种物探方法中,电磁波CT的探测数据离散程度较高;两种岩溶发育形态中,小型溶洞的地球物理参数离散程度较大,同时小型溶洞发育区视电阻率平均值较小,视吸收系数平均值较大。  相似文献   
90.
2005年6月-2006年7月,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举办了大规模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远程培训,全国气象部门近3万职工参加了培训。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培训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效果显著。本文基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远程培训总结分析报告》,简要介绍了此次培训的概况,并从培训试卷、培训成绩、气象远程培训系统状况等方面对培训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针对培训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总结开展大规模远程培训的经验,扩大战略研究成果远程培训的影响,进一步推进气象远程培训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气象局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