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病原菌.接合质粒表达系统(conjugative plasmid expression, Cpx)是G–菌的双组分调控系统.本研究构建了迟缓爱德华氏菌LSE40的cpx基因簇缺失突变株Δcpx,检测其对蓝曼龙(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的毒力.结果显示以浸泡感染,Δcpx的毒力有所降低.以肌肉注射途径感染,Δcpx的半数致死量为8.6×105 cfu/mL毒力下降7.33倍.Δcpx在鱼体内的生存力显著下降(P<0.05).这些结果表明Cpx参与了迟缓爱德华氏菌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42.
43.
开采海洋区域干热岩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岩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国内外关于干热岩的研究主要在陆地区域,而海洋区域相关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为了解海洋区域的干热岩潜力,从地质学角度阐述了海底干热岩资源的形成机制,综述沿海区域干热岩的分布规律并选取典型靶区分析资源储量。从海洋资源勘查与钻井技术、抗震减灾以及其他方面探讨了在海底进行干热岩开采的可行性。指出在海底开采干热岩仍然存在勘查资料稀缺、设备技术不够先进和研发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加大沿海区域干热岩的资源勘查评价力度;在海洋石油勘查钻采技术及设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用于干热岩勘查钻采的技术与设备;加大海底干热岩研究项目的科研基金投入,企业和研究机构、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共同促进开发利用研究干热岩。  相似文献   
44.
总结钟以泽教授治疗皮肤病的经验。三黄固本汤是在钟教授临证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而成,是其扶正理念的代表方剂,体现出其“气阴双补,重在养阴”的学术思想。该方广泛运用于结缔组织疾病、黄褐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银屑病等疾病的治疗,其学术思想经过学术传承人的整理与运用,已成为川内中医外科学重要的学术流派。钟教授扶正思想是其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但并非临证皆用补法。其临证的关键在于抓准病机,合理切入,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继承的基础在于思辨,通过前人的学术思想,挖掘其内在组方技巧,才能活学活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5.
人工建造热储层是干热岩热能开发的关键技术,二氧化碳爆破致裂具有爆破压力大、爆破压力可控、作业 时间短、造缝均匀、经济环保等优势,可用于建造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热储层.分别从爆破压力、爆破过程、裂 缝形态以及对岩体和环境的影响方面,探讨了二氧化碳爆破用于储层建造的可行性;并对二氧化碳致裂器的结构 进行了改进,使其适应 EGS热储层高温、大井深环境;提出了二氧化碳爆破与水力压裂相结合的分层分段致裂 EGS热储层新工艺,即分层钻进注入井水平井段与生产井水平井段并使两者处于同一垂面,在各水平井段先进行 二氧化碳爆破制造均匀裂缝,再使用水力压裂沿裂缝扩展贯通形成规模裂隙.该工艺可为建造 EGS热储层、商 业化开发干热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Vibrio anguillarum is a common bacterial pathogen in fish.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pathogenic mechanism,in part,because the entire genome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sequenced.We constructed a fosmid library for V.anguillarum containing 960 clones with an average insert size of 37.7 kb and 8.6-fold genome coverage.We characterized the library by end-sequencing 50 randomly selected clones.This generated 93 sequences with a total length of 57 485 bp covering 1.4% of the whole genome.Of these sequences,58...  相似文献   
47.
溶藻弧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PCR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弧菌toxR基因的高变区序列设计1对扩增片段为161 bp的引物,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地检测溶藻弧菌,每个PCR反应检测的敏感度为0.01 pg的DNA和3.7CFU的细菌.用溶藻弧菌人工感染大菱鲆,以建立的PCR方法检测感染鱼的肝、脾、肾阳性检出率为100%.该方法可用于对感染溶藻弧菌的水生动物疾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8.
两株养殖大菱鲆体表出血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秦皇岛和胶南患出血病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肾脏中分别分离得到优势菌株MHK_2和JN,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这两株菌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6.30×10~3cfu/尾和2.51×10~4cfu/尾。对病原菌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及进化树分析表明,MHK_2和JN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高度一致。API ID32E快速鉴定结果表明,MHK_2和JN生理生化特征与非致病性迟缓爱德华氏菌标准菌株LSE_6一致,属于迟缓爱德华氏菌。经API ZYM酶活检测,MHK_2和JN的碱性磷酸盐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LSE_6,这两项酶活特征有望作为区别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迟缓爱德华氏菌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49.
渭北煤田多变形运动期和多组构造叠加孕育出的煤系断层带对煤层瓦斯赋存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地质分析、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数值模拟和现场数据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煤系正断层带的应力分布特征及断层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煤系正断层带影响下的煤层渗透率变化特征,模拟正断层带形成后的瓦斯运移状态和浓度分布情况,基于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监测结果进一步分析得到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系断层带的应力集中主要分布在煤层断层面上,应力降产生在岩层、煤层及各断层面交汇点处;煤系断层带影响区域的煤层渗透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断层面、区域平均值、断层上盘、断层下盘;随模拟时间增加,煤层瓦斯浓度逐渐减小,煤系正断层带内部地堑、地垒、阶梯状断层瓦斯浓度降低速率略大于两侧边界断块,瓦斯在断层断块内部及正断层带外侧边界表现出明显的积聚特性;煤系正断层带内部瓦斯含量和回采期间回风流瓦斯体积分数平均值分别为2.592 1 m3/t、0.224 0%,断层带外部边界两侧平均值分别为4.480 2 m3/t、0.454 9%,表明煤系正断层带两侧形成新的瓦斯...  相似文献   
50.
罗生银  窦斌  田红  陈杰  肖鹏  章诗涛 《地学前缘》2020,27(1):178-184
岩石经过高温作用后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地下储层的稳定性。以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高温自然冷却后和实时高温下的岩样进行物理性质测试与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对比试样在不同状态下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自然冷却后与实时高温下的花岗岩质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00 ℃时,质量损失率分别为0.24%、0.27%,体积增加率分别为4.21%、3.53%;(2)两种方式下试样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整体上呈现减小趋势,600 ℃时,峰值强度分别降低约49.81%、37.19%,弹性模量分别降低约34.35%、26.13%,峰值应变分别增长约70.43%、39.62%;(3)低于400 ℃时,自然冷却后的试样各物理力学性质弱化情况低于实时高温下的试样,但高于400 ℃时,自然冷却后的试样物理力学性质弱化情况较实时高温下试样更严重,出现了高温拐点。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中高温岩石工程的岩石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