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511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拱坝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一致粘塑性模型的概念,引入应变率的影响,将混凝土静态William-Warnke三参数模型改造成一致粘塑性William-Warnke三参数本构模型,并用这个模型对某高拱坝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与线弹性模型和应变率无关的Willian-Warnke三参数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应变率对拱坝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库车坳陷侏罗纪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库车坳陷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对库车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层序划分进行了研究.库车盆地在侏罗纪时期为一非对称型坳陷型盆地,主要物源在盆地的北部.划分了13个三级层序,三个层序组,反映了三个大级别的旋回.最大湖侵期为阳霞组中上部,与当时有一个明显的气候变热期相一致.沉积环境在侏罗纪早期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中期为曲流河-三角洲环境,后期为三角洲和浅湖环境,中期有短暂的海泛发生.影响侏罗纪湖平面变化的主控因素为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物源条件、河水的流入以及海侵的影响.在中侏罗世早期、晚期的最大湖侵和海泛的短暂时期,形成了厚层的烃源岩分布.库车坳陷侏罗系虽然砂体分布广泛,厚度较大,然而由于陆相沉积环境的控制,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53.
随着9210工程的逐步业务化,Sybase数据库将成为气象业务主数据库。目前广东省气象局业务系统使用的数据库是1990年在VAX6440机器上自己建立的文件级数据库,由于VAX机故障频繁,已停止VAX机上数据库的使用,将业务移植到Sybase数据库上。Sybase数据库是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的数据库。开发基于Sybase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是典型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在这种客户/服务器模式中,客户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向服务器发出请求,而并不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处理客户的请求…  相似文献   
54.
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工程是国家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总结、评价、分析驻马店地区成功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东西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56.
在季节冻土区,反复冻融作用能够导致土体中水分迁移和重分布;对土体施加静荷载时,土体内部应力场发生变化,水分场也发生变化。通过对EC-5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标定发现,相同密度条件下,含水量低于26.2%时,测试结果误差较小,高于26.2%时,则误差较大;不同密度时,密度越大,所测得的电压值越大。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和冻融与静荷载双重作用下土体中水分场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土体内部水分含量都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无荷载时,在距表层0~20 cm范围内有含水量较高区域;施加静荷载时,在荷载下方和距离荷载最远的土体表层有三个水分集中区域,而在荷载两侧则有两个低含水量区域。  相似文献   
57.
库车坳陷古近系层序和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露头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库车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和2 4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内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下切水道、滨浅湖、干盐湖、泻湖-海湾、半深湖浊流-重力流等多种沉积体系。通过层序-体系域对比,将区内的三级层序划分为6种沉积构成类型,总结了每种类型在前陆盆地中的发育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8.
基于均一化资料的中国大陆极端温度的长期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冰霜  马玉霞  赵天保  颜书豪 《气象》2016,42(3):339-346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这与暖日和暖夜增加,冷日和冷夜减少相关联。文章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本文基于1960-2012年中国大陆542个台站均一化气温资料,通过将中国大陆划分为8个次区域,利用百分位定义法计算了极端温度指数序列,同时,运用时间趋势分析法,对中国大陆各区域极端温度和极端温度指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从地理分布而言,中国大陆在过去53年除西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最低和最高温度有显著的升高趋势,其中,东北温度升高最为明显;从季节而言,冬季极端温度升高最为明显,夏季升高最少;最低温度明显升高,最高温度也有所升高,但是最低温度的升高幅度更大。冷夜和冷日出现频率呈减少趋势,暖夜和暖日出现频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冷夜指数变化最为突出,均呈现一种区域差异的现象。本文利用更新的资料验证了前人的工作,也进一步分区分析,结果可为更多地区评估以及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大型流式网络的构成和特点,详细论述了使用复杂节点和复杂弧段的层次拓扑模型来描述流式网络拓扑关系的方法,并举例说明了使用层次拓扑模型的网络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0.
太阳活动变化对东亚冬季气候的非对称影响及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59~2013年的观测和再分析资料以及10.7 cm(2800 MHz)太阳射电通量资料, 本文分析了太阳活动变化与东亚冬季气候的相关关系, 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变化与东亚冬季大气环流有较好的相关性, 且在太阳活动的强、弱时期该相关关系存在很大差异, 在强太阳活动时期太阳活动变化与东亚冬季气候的联系更为显著, 而在弱太阳活动时期二者之间的直接联系微弱, 这表明太阳活动变化对东亚冬季气候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特征。在太阳活动较强的时期, 随着太阳活动的增强, 东亚中高纬对流层中层的大气环流倾向纬向型, 东亚大槽减弱, 850 hPa出现异常偏南风, 地面上西伯利亚高压以及冬季风减弱, 东亚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偏高;而在太阳活动较弱的时期, 太阳活动的年际差异与东亚冬季大气环流之间几乎不存在显著联系。分析太阳活动较强和较弱时期纬向平均纬向风的差异发现, 其间平流层行星波活动、热带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这种非对称影响的重要原因。在强太阳活动时期, 平流层行星波在太阳活动的异常增强年有异常的从极地向赤道的水平传播, 高纬地区E-P通量(Eliassen-Palm flux)异常辐散, 导致中高纬西风及北极涛动(AO)增强, 同时热带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冷, 海陆热力差异缩小, 大气环流经向度减弱, 东亚冬季风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