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4篇 |
免费 | 285篇 |
国内免费 | 2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1篇 |
大气科学 | 207篇 |
地球物理 | 81篇 |
地质学 | 549篇 |
海洋学 | 188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46篇 |
自然地理 | 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近年来在新疆巴喀勒萨依地区发现一套含少量火山碎屑岩的含铜砂岩地层,由于该地层位于近东西向的断裂夹块中,其含矿层位的确定就成了难题。在该地层中发现了一些腕足类、珊瑚、腹足类、植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时代属晚石炭世晚期。介绍了巴喀勒萨依地区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含铜砂岩剖面及铜矿特征,并获得铜资源量19 797 t,银铜资源量371 t,提出了该区铜、银富集在红色含铜砂岩中有机质聚集处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72.
广大测绘工作者盼望已久的《测绘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和《测绘安全生产规程》正式由国家测绘局颁布施行了,这对测绘室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这两个规章,切实做好测绘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73.
新疆哈密图拉尔根全岩矿化岩浆铜-镍-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东天山图拉尔根铜镍矿区受控于康古儿—黄山韧性剪切带北东段的区域性韧性剪切带之次级断裂构造,断裂构造对该矿床的控制作用极为明显。矿区范围内现已发现3个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目前只对一号岩体进行了勘探评价,已探明控制储量达大型规模。文章基于对一号杂岩体的矿床地质特点及其化探和物探特征的总结,试图建立该大型铜镍矿床的找矿评价模式。一号岩体以全岩矿化为特征,可分为4个岩相:角闪橄榄岩相、辉石橄榄岩相、角闪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赋矿岩石主要为角闪橄榄岩、辉石橄榄岩,矿床属于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有关的岩浆熔离贯入型Cu-Ni-Co矿床,具有单期岩浆多次脉动上涌成矿的特征。岩体m/f介于3.1~4.8之间,属于铁质超镁铁岩类,且具有低钛、低碱、低Al2O3特征,含矿岩相具有高硫特征(S>1%)。化探显示图拉尔根地区位于Cu、Ni、Co组合异常区内,Ni异常峰值133×10-6,Cu异常峰值83×10-6。成矿元素Ni、Co、Cu在角闪橄榄岩、辉石岩中呈现富集趋势。物探显示岩体具有三高一低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矿区位于区域性的重力高值异常区内,在高重力背景下,含矿岩体表现出明显的低阻、高极化及高磁异常特征。作者指出沿强变形带中间的中部弱韧性变形带追索含矿岩体,将对扩大找矿范围具有实际意义;岩体南西部可能为含矿岩浆上升就位的主要中心,这里角闪橄榄岩相也十分发育,应为矿化富集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74.
广西金牙金矿床百逢组沉积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广西金牙金矿产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中 ,矿区的百逢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 ,既有阵发性高密度浊流引起的浊积扇体系 ,又有稳定低密度浊流引起的鲍马序列。百逢组下段为浊积扇体系 ,中段及上段为鲍马序列 ,一般不全 ,其中d、e段最发育 ,其次为c、b段。金矿化出现在砂泥混积的百逢组中段。矿体位于鲍马序列段 ,尤其是de和cde组合段 ,岩石为富含有机质的泥质与粉砂的混积岩 ,属远端浊积岩。其中 ,钙质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是最有利的矿化围岩。主要载金矿物毒砂和黄铁矿呈自形晶出现。矿体的有机碳含量高于相邻围岩的有机碳含量 ,与运移烃类的叠加有关。金品位随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有机质也是有用的金的载体。富含有机质的浊积岩是浊积岩型金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5.
76.
浙江省临安市上侏罗统劳村组火山凝灰岩露头中发育了很多与挠曲相关的裂缝, 地层构造简单、露头良好, 为研究与挠曲相关裂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两处野外露头的精细测量, 发现裂缝面平直、且未被充填, 均为构造裂缝, 在剖面上裂缝的组合呈扇形.裂缝面与岩层层面夹角为44°~80°, 裂缝密度随着地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裂缝面与层面的交切关系, 将两组裂缝分别命名为: 锐夹角指示邻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和锐夹角指示本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通过对地层挠曲变形的几何分析, 发现两组裂缝的形成是为了调节核部地层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缩短量和剩余剪切, 地层厚度与地层中产生剩余剪切成正比.结果表明, 地层厚度越大, 形成的裂缝也越多. 相似文献
77.
78.
山西临县紫金山碱性杂岩LA-ICP 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临县紫金山杂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锆石LA-ICPMSU-Pb测得紫金山碱性杂岩的结晶年龄为138.3±1.1Ma(MSWD=2.3,9个样品点);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套火成岩富碱(K2O+Na2O=8.60%~15.62%),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具有Eu正异常,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高Nb/Ta比值(16.85~18.19),表明岩石起源于交代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文章提出紫金山碱性杂岩可能是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大规模伸展背景下由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该期岩石圈深部的强烈岩浆—热活动是鄂尔多斯盆地燕山晚期构造热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
应用观测资料和MICAPS3气象资料显示系统,分析研究了近十年山东沿海7级以上偏北大风的特征。对两年内36次区域性大风个例,以地面影响系统为主,把偏北大风分为四种类型:冷锋型、温带气旋型、回流冷空气型和北上热带气旋型,建立了偏北大风的天气学模型。分月份、分类型统计分析了偏北大风期间地面气压梯度、锋后冷高压强度、锋前低压强度、高低压之间的气压差、850 hPa锋区强度、850hPa偏北风风速、850hPa24h变温,给出了阈值和平均值;分析研究了各类型9级以上偏北大风气象要素的临界值。对各种类型偏北大风的物理量空间结构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锋偏北大风在中低层为较强的下沉运动,低层辐散,有高空动量下传,偏北大风主要是快速南下的冷空气、下沉运动造成的辐散风和高空动量下传的共同作用;气旋型偏北大风在高空为正涡度、低层辐合、整层为上升运动,北大风主要取决于快速旋转的气旋性环流和向气旋中心的辐合运动;回流型偏北大风的中高空为上升,近地面层为下沉,偏北大风主要是低层快速南下的冷空气的水平运动。 相似文献
80.
武夷山北麓东乡瑶圩—弋阳周潭变质岩区的构造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武夷山北麓瑶圩-周潭变质岩区基本构造特征,指出了该区周潭杂岩可能属华夏古陆组成部分,沙畈组及其以上地层应属不整合于其上的新元古代-寒武纪沉积地层,它们在变形变质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对其构造演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