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186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480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91.
深渊海沟作为海洋的最深处,是最不被人了解的地球生态环境之一。有机质的输入、含量和活性对于维持深渊生态系统和深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至关重要。本文利用脂肪酸生物标志物方法,研究了来自阿塔卡马海沟的4个沉积物柱状样(长度为15-35cm),比较了水深2560-7770m的深渊(A5, A10)和非深渊(A1, A9)站位的脂肪酸含量、来源和保存状况。本研究共检测到50种脂肪酸化合物,包括来自陆源有机质的长链饱和脂肪酸,来自海源浮游植物的短链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来自细菌的甲基支链脂肪酸。总脂肪酸的平均含量在非深渊站位A1最高[(13.4±2.9)mg/gdws],而深渊站位A5最低[(5.4±2.2)μg/gdws],这可能与各站位的初级生产力和水深有关。在所有站位中,海源脂肪酸均处于主导地位(61.6%±9.2%),其比例显著高于陆源脂肪酸(33.6%±10.7%)和细菌脂肪酸(4.9%±2.3%),表明在阿塔卡马海沟沉积物中脂肪酸主要是海源有机质的贡献。在每个站位,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大,陆源脂肪酸的比例均明显增加,而海源脂肪酸的比例则减少,该结果与脂肪酸指数FA-...  相似文献   
892.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低幅度构造油气藏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识别低幅度构造的方法不能有效消除地震资料中包含的构造低频背景信息,无法精确识别低幅度构造.本文以去低频化为基础,利用趋势分解法,通过搜索构造起伏拐点,实现对低幅度构造成图,再结合小波分解在大尺度时频域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将构造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和逆变换,最终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893.
锗(Ge)矿是我国的战略矿种, 也是云南省优势矿产。云南已探明Ge资源储量大, 开发利用程度高, 找矿空间大, 主要包括煤层型和碳酸盐岩容矿型两类矿床。其中, 煤层型锗矿床主要分布在滇西腾冲、芒市、沧源、临沧、澜沧等地, 形成时代相对集中, 为新近纪; 碳酸盐岩容矿型锗矿床主要分布在滇东北东川、会泽、彝良、鲁甸等地, 与铅锌矿床同体共生, 形成时代普遍认为是三叠纪。本文全面梳理这两类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总结了其成矿规律; 综合圈定出找矿预测区共23处。由此提出, 当前应加强现有Ge矿床深部和外围地区接替资源找探矿及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及时对找矿预测区和有利远景区进行找矿勘查与靶区优选工作, 尽快实现老区资源增储和新区找矿突破, 为打造世界级Ge资源产业基地和国家Ge矿资源战略储备需求提供资源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94.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位于鄂尔多斯地块与北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是研究北秦岭造山带奥陶纪弧-陆碰撞事件沉积-构造响应的理想场所.目前对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纪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构造属性、结构以及演化历史仍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通过对露头区典型剖面观测结果和覆盖区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纪盆地沉积充填整体表...  相似文献   
895.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构型理论为指导,利用岩芯、测井曲线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在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新民油田白垩系泉四段浅水三角洲骨架单砂体空间发育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建立相关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泉四段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分别以分支河道和水下分支河道为骨架砂体。泉四段整体处于湖平面上升的沉积背景,浅水三角洲不断向陆退积,骨架单砂体的空间发育特征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容空间与沉积物供应量的比值(A/S)是控制骨架单砂体空间发育特征的主要因素。A/S1时,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分支河道单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主要为侧向切叠式和垂向切叠式,平面呈连片状展布;单砂体发育规模大,平均宽度为396~463m,平均厚度为5.2~5.8m。A/S≤1时,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分支河道单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主要为侧向叠加式和垂向叠加式,平面呈网状展布;单砂体发育规模较大,平均宽度为308~412m,平均厚度为4.2~5.2m。A/S1时,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水下分支河道单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主要为孤立式,平面呈枝状展布;单砂体发育规模较小,平均宽度为165~325m,平均厚度为2.4~4.0m。  相似文献   
896.
作为北天山造山带内的中生代小型山间盆地,后峡盆地的构造属性及成因演化反映了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是认识天山地区陆块拼合、盆山耦合的重要窗口。文中综合利用野外踏勘、地震解释、平衡剖面恢复等研究手段,对北天山后峡盆地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天山是后峡盆地侏罗纪的重要物源区,该时期石炭系基底仅为1个水下低突起,并未隆升成山而分隔盆地南、北的侏罗系,现今的后峡残留山间盆地是后期构造运动所致;(2)后峡盆地的形成经历了伸展—挤压的复合应力背景,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的弱伸展作用形成断陷盆地,晚侏罗世的强烈挤压作用改造了先前的伸展构造并使盆地定型,喜马拉雅构造期的强烈挤压改造主要表现为地层的抬升剥蚀和构造幅度的变化。该研究成果对明确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及指导相邻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7.
本文针对中国海域油气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介绍了系统建立和目标和组成结构,信息的分类及数据结构。系统的建立将有助于海域油气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有勘探开发规划决策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898.
利用秦岭地区1961—2015年暖季(4—10月)国家级地面气象站观测的逐时降水资料,从降水逐候变化与降水日变化的角度,比较了秦岭南北两侧暖季降水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在逐候演变上,秦岭南北两侧均为夏秋双峰型降水,但北侧降水主峰值出现在秋季,秦岭南侧降水主峰值出现在夏季。在降水日变化上,夏秋两季中南侧降水量、降水频次和降水强度均以清晨峰值为主,仅在降水频次上夏季出现了午后的次峰值;而北侧降水量日变化夏秋变化较大,且主要由降水强度贡献,夏季降水强度在午后较强,而秋季清晨降水强度更大。对于不同持续时间的降水事件,南北两个区域在夏秋均表现为持续9 h以上(3 h以下)的降水为清晨(午后)降水峰值,其差别主要存在于持续时间为4~8 h的降水事件中。  相似文献   
899.
Several remotely sensed sea surface salinity(SSS) retrievals with various resolutions from the 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SMOS) and Aquarius/SAC-D missions are applied as inputs for retrieving salinity profiles(S) using multilinear regressions. The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using a total root mean square(RMS) error, different error sources, and the feature resolutions of the retrieved S fields. In the mixed layer of the salinity, the SSS-S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are uniformly large. The SSS inputs yield smaller RMS errors in the retrieved S with respect to Argo profiles as their spatial or temporal resolution decreases. The projected SSS errors are dominant, and the retrieved S values are more accurate than those of climatology in the tropics except for the tropical Atlantic, where the regression errors are abnormally large. Below that level,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a sea level anomaly, the areas of high-accuracy S values shift to higher latitudes except in the high-latitude southern oceans, where the projected SSS errors are abnormally large. A spectr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CATDS-0.25° results are much noisier and that the BEC-L4-0.25° results are much smoot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retrievals. Aquarius-CAP-1° generates the smallest RMS errors, and Aquarius-V2-1° performs well in depicting large-scale phenomena. BEC-L3-0.25°,which has small RMS errors and remarkable mesoscale energy, is the best fit for portraying mesoscale features in the SSS and retrieved S fields. The current priority for retrieving S i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satellite SSS especially at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by developing advanced algorithms, combining both sensors, or weighing between accuracy and resolutions.  相似文献   
90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降水天气现象仪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ECMWF Reanalysis v5,ERA5)资料等对2023年12月山东半岛的海效应特大暴雪和2005年12月持续性海效应强降雪过程的高空形势、海气温差、低层切变线、大气水凝物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亚欧大陆强大的经向高压脊和脊前冷涡环流是发生海效应暴雪的大尺度环流背景。2005年高压脊宽广、稳定少动是海效应强降雪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2023年高压脊、冷涡的经向特征更加显著,冷空气爆发力强。(2)2005、2023年渤海海面温度较常年偏高;2023年偏高2.5 ℃的范围更广,12月20—21日海气温差超过30 ℃。(3)出现暴雪时,山东半岛北部存在偏西风和北—东北风之间的风场辐合;荣成站出现暴雪时,低层需要更强劲的引导气流。(4)2023年12月20—21日,云体主要由冰晶和雪晶构成,较多雪晶位于上升气流上方,与冰粒子分布区域重叠,说明除了水汽凝华外,冰雪晶粒子之间的聚合作用对雪粒子的增长有很大帮助,聚合产生的枝状雪粒子有利于积雪深度增大,文登站雨滴谱也表明,21—22日雪粒子直径偏大的特征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