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187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615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K/T天体撞击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2.
按照韧性剪切带的发育程度,将区内划分为迁西群分布区的弱变形域和遵化群分布区的强变形带。根据各种形变特征,认为迁西群及遵化群分别存在三次及两次叠加褶皱,其中迁西期形成的为轴面南倾的东西向线状同斜褶皱;遵化期第一幕为北东向摆动的紧密线形倒转褶皱。由于边界条件的限制,叠加在迁西群上的褶皱,轴向转为近南北向。迁西期褶皱因属同斜而具简单层状体特征,故每个单体的叠加背向形并非三斜对称,主要部分也并非穹盆构造,而为w形蛇形弯曲,不存在原生的穹隆或卵形群构造;遵化期第二幕表现为舒缓的东西向叠加褶皱。区内的主要构造样式为包括迁西群在内的由叠加褶皱及两组共轭韧性剪切带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迂西-曹在卵形隆起区;遵化群的弧形褶皱群被密云-喜峰口-王厂左行平移韧性断裂带带动形成的宽城-遵化帚状构造亚区以及由遵化群形成的青龙王厂-迁安重熔片麻岩穹隆亚区。  相似文献   
113.
114.
在内迪纳拉造山带的蛇绿岩带里,超镁铁质岩石中,普遍发育大量脉状和网状细粒(微晶质—隐晶质)菱镁矿矿体。而在新生代淡水盆地超镁铁质岩石的上部或边部,则覆盖层状菱镁矿矿体和白云岩。南斯拉夫地区几个菱镁矿中碳、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菱镁矿的富集和形成可能与后生和同生的菱镁矿有关。所有的脉状矿体,除一个例外,其余的δ~(13)C_(PDB)值均在—10‰~—15‰之间(例外的Oshve,其平均值为3.1‰),并且每个矿体均有其特征值。所有赋存于沉积岩中的矿体,其δ~(13)C值为—9‰~+5‰之间,彼此仅因矿区的不同而不同。两个网脉状菱镁矿分析的结果,δ~(13)C值从—10.6‰到+4.3‰之间,网脉状菱镁矿的δ~(13)C值仅有一个与相关沉积岩的菱镁矿相符。例外的Oshve脉状矿床,δ~(18)O_(SMOW)值从24‰到36‰与δ~(13)C值(r=0.90,n=42)相关。沉积岩中赋存的一些菱镁矿(Bela stena)和白云岩(Braneshci,Cherenje),沉积相为湖相(推测其温度为20℃),计算其水的δ~(18)O值为—2‰,表明为大气水,此外湖温越低产生的负值越高,推测具有该δ~(18)O值的大气水即为矿化剂,而70℃的沉积温度表明脉状菱镁矿并非与岩墙紧密相关。在超镁铁质岩体顶部2~3km的范围里,三叠纪或古生代沉积岩中δ~(13)C值小于—10‰,这对于其有机物中产生过的脱碳作用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并且产生脱碳反应的温度大于75℃。说明低温脉状菱镁矿物纯度不矛盾。含碳酸盐的大气水,在低温和重力驱动下产生循环对流,与方辉橄榄岩或蛇纹岩相遇后溶解出镁质组分;当CO_2逸出,压力下降时,菱镁矿沉淀,沉积岩中赋存的菱镁矿和网状菱镁矿,高δ~(13)C值说明在接触变质作用期间,可能有大气中的CO_2或碳酸盐溶解加入到热水体系中。对于Oshve脉状矿体,晚期作用尤为明显,使其δ~(18)O和δ~(13)C值分别为19‰和13‰,表明该矿脉与英安岩墙有关。  相似文献   
115.
Bone  Y 朱国林 《世界地质》1993,12(4):71-73
在澳大利亚北部的Pine Creek地向斜的Rum Jungle地区中,Celia白云岩和Coomalie白云岩中的菱镁矿,其流体包襄体的均一化温度表明温度是菱镁矿形成两种不同晶体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菱面体型菱镁矿的重结晶作用与大致温度小于150℃的均一化流体有关,而叶片状型(板状)菱镁矿发育,则通过较高温度下的重结晶作用得以实现。以前菱面体型菱镁矿和叶片状型菱镁矿,分别被解释为依石盐和石膏呈假象。  相似文献   
116.
随着9210工程的逐步业务化,Sybase数据库将成为气象业务主数据库。目前广东省气象局业务系统使用的数据库是1990年在VAX6440机器上自己建立的文件级数据库,由于VAX机故障频繁,已停止VAX机上数据库的使用,将业务移植到Sybase数据库上。Sybase数据库是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的数据库。开发基于Sybase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是典型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在这种客户/服务器模式中,客户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向服务器发出请求,而并不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处理客户的请求…  相似文献   
117.
云南春季低温的前期环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红旭  肖子牛  何华 《高原气象》2000,19(3):397-400
为了分析云南春季低温的前期环流特征,本文利用各县站的逐日气温和500hPa月平均高度的格点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春季低温年前冬10~20d振荡活跃,1月份环流特征与正常年相比有明显不同。研究还发现,用纬向高度梯度结果代替高度场作春季低温分析预报,更有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8.
江西银山热液多金属矿床矿体围岩发生了强烈的伊利石化,研究这些伊利石化是认识本矿床成矿作用的关键之一。通过伊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体围岩蚀变前后的化学成分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认识:银山矿矿体围岩千枚岩、英安质流纹岩和中酸性次火山岩都发生了强烈的伊利石化,矿石与蚀变千枚岩中伊利石的化学成分最为相近。银山矿矿体蚀变围岩的化学成分以K2O的含量较高、Na2O和CaO的含量都很低(平均值都在0.11%左右)为特征,矿体围岩在伊利石化过程中Ca和Na被大量带出。综合各方面的证据推测,引起强烈伊利石化的热液是以H2O+CO2为主要组份的氧化性火山-次火山热液。  相似文献   
119.
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伴生元素金和银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床Au平均含量0.25g/t,Ag为2.56g/t,Cu为0.30%,属于富金斑岩铜矿。伴生金和银矿化作用有两期:早期为斑岩矿化,形成了Cu-Mo-Au矿化组合,是主矿化期;后期叠加了Cu-Au-Ag-Te-Bi矿化,规模不大,出露于矿床的局部部位,但对矿石起到了加富作用。通过对钻孔薄片和光薄片的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认为早期矿化中Au和Ag主要呈固溶体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分布比较均匀,基本上不出现独立矿物,Au含量明显高于Ag;晚期矿化形成了复杂的Cu-Au-Ag-Te-Bi矿物,矿石呈浸染状和脉状叠加在早期矿化之上,以银矿物为主,与多种碲铋类矿物共生,主要银矿物有碲银矿、铋-碲银矿(?)、银-辉碲铋矿(?)、银-硫铋铜矿、银金矿等。晚期矿化规模不大,但对于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贵州遵义镍-钼富集层中独居石的发现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遵义天鹅山-黄家湾镍-钼富集层中镍-钼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研究,在镍-钼矿石中发现了稀土独立矿物——独居石,呈不规则的细粒、蠕虫状分布于矿石中,并与镍、钼的独立矿物共生;独居石La和Ce的含量高(La2O3含量变化范围为25.70%~30.52%,Ce2O3含量变化范围为22.96%~27.68%),贫Sm、Th(Sm2O3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49%~0.80%,ThO2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19%),具有热液成因独居石的化学成分特征。镍-钼矿石中稀土矿物独居石的发现为镍-钼矿层的热液成因提供了直接的矿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