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震成灾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 地震系群灾之首,它与其它自然灾害不同,在瞬间(几十秒钟) 内可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巨大的伤亡和损失.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7.8级地震,强烈的震动使这座工业城市毁于一旦. 这次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重伤164851人.其中唐山市死亡14.8万人,伤8. 1万人, 占全市人口的21.6%;其中7200户被灭绝,3817人成为截瘫者,4000多儿童成为孤儿.全部经济损失196亿元,救灾重建又支出106亿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震区划概率水准确定与地震区划图预编试验研究”的成果,本文广泛收集了湖南省境内核电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等有关资料,从地震活动性、地震构造、地球物理场及地震地质野外考察等室内、外分析工作的层面上,得出了湖南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并对7种划分的方案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湖南省抗倒塌地震区划预编原则.这一结果对相类似的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区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湘东南地区地震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南省东南地区的大地构造、新构造特征及主要第四纪断裂活动研究入手,分析了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认为新构造运动期间,地壳运动以大面积整体性缓慢抬升为主要形式,兼有间歇性不均匀抬升活动;区域断裂多为第四纪活动断裂,并存在中更新世活动断裂,然而断裂的现今活动不甚明显,对区域地质构造的分割性和控制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湖南、江西两省连降暴雨,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在湖南省境内,发生128起不同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造成100人死亡,50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 13亿元;江西省在汛期因洪灾和地质灾害共死亡193人,其中因地质灾害死亡112人。由此可见,汛期的洪涝灾害常常伴生有地质灾害。近年来,汛期地质灾害已引起政府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科研单位亦对汛期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及防灾减灾方面开展了研究。笔者通过对多年实践资料的整理,结合大气降水引起的地质作用分析,综合探讨了大气降水激发的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  相似文献   
15.
湖南中强地震活动地区Ⅱ类场地放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大量实际钻孔和土工实验资料,建立了实际工程场地模型,在50年超越概率为63%、10%、2%共3种地震动输入下,采用SHAKE91和ELSSRA两种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了湖南省Ⅱ类场地土层的放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湖南省50年超越概率10%的场地效应放大因子为1.30,若使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认定的1.25系数,将低估湖南中强地震活动地区的场地放大效应.湖南省50年超越概率63%、10%、2%这3个设定水准的场地效应放大因子满足1.10:1.00:0.95的关系.这些结果有益于为湖南省提供更为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16.
湘东地区断裂活动性及潜在震源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东地区(湖南省东部地区)地处华南褶皱系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地层普遍褶皱,并伴有一系列NNE—NE向断裂,沿这些断裂形成一些断陷盆地;新构造运动期间,地壳运动以大面积整体性缓慢抬升为主要形式,差异性构造活动较弱,但该区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断裂在第四纪早、中期有活动可能与中强地震的发生有关。文中在收集、分析研究区及附近地区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常德-益阳-长沙断裂东南段、湘潭-邵东断裂东北段和永州-衡阳断裂开展了地质学、地貌学的野外考察,综合分析了这些断裂第四纪早、中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采用"地震重复"和"构造类比"2条基本原则,依据特定地段的地质、地震和地球物理场等资料,认为这些断裂带不但具有中更新世活动形迹,而且沿带存在中强地震的潜在危险。综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等因素,将湘潭—湘乡、邵东、衡山—衡阳、永州等地带划分为新的潜在震源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地震地质野外考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对岳阳地震地质环境,湘江断裂带活动进行了分析,认为岳阳地区在新构造差异运动部位、湘江断裂带构成的广兴洲—城陵矶地堑等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
肖和平 《华南地震》1991,11(1):62-64
本文根据湖南省城步、邵东三次民间流传的历史地震现场调查和地震地质条件等资资,研究了这些地震参数和发震成因,认为这些地震是构造地震。  相似文献   
19.
肖和平 《华南地震》1992,12(3):52-56
本文阐述了湖南隆回4.0级地震地震特征,给出其震源机制解、震害及烈度分布。分析了发震构造,认为该震的发生与报木田断裂和黄湾断裂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鲜水河断裂带是一条挽近活动强烈的断裂带,其地震活动甚为频繁,具有继承、发展、新生性、“三合一”(新、老构造形迹、地震地裂缝三者吻合)的特点,已引起广大地震工作者的关注。研究其控制性的先成构造格架及先成断裂系统的特征,对开展该区地震地质工作占居重要地位。为研究该断裂特征与地震活动、新老构造形迹间的相互关系等我们曾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鲜水河断裂形迹大部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