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金秉福  吴波  张云吉  于健  韩旭娇  哈斯额尔敦  苏志珠  孔德庸  李秀彬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04-2024030004
沙漠中的岩屑是沙源母岩风化的暂时性中间产物, 是判别母岩性质和来源的最可靠最直接的标志。采用沙薄片岩性显微鉴定, 对库姆塔格沙漠北部的堑谷阶地、边缘台地、羽毛状沙丘以及沙漠南部洪积台地、干河床、边缘沙丘和丘间地等地貌单元的岩块和粗碎屑进行了多样品系统性岩石学分析。结果表明:库姆塔格沙漠岩屑岩石类型复杂, 涵盖3大岩类、14种3级岩类、121种5级岩类, 以中酸性喷出岩类和区域变质岩类为主, 常见的岩石为流纹岩、霏细岩、安山岩、粗面岩、石英岩和石英化岩。碎屑岩矿组成与粒度关系密切, 砾石>90%、粗砂50%~90%是岩屑, 粒度1.0 mm左右的沙粒岩石类型最多, 沙粒细则碎屑单矿物含量高, 这种状况使得沙漠不同区域、不同地貌部位沙粒岩性分布存在差异。岩屑具有不同的颜色, 暗色颗粒主要由中酸性喷出岩组成, 而浅色颗粒主要由石英质岩类和长英质矿物组成, 其中部分同类岩屑既有暗色也有浅色。沙漠中岩屑的岩石特征与阿尔金山山区出露的岩性基本一致, 沙漠中不仅含有阿尔金山十分发育的动力变质岩类, 而且还含有红柳沟—拉配泉段特有的蛇绿岩套混杂岩系的各种岩类, 显示出库姆塔格沙漠的碎屑与阿尔金山母岩的渊源关系, 但母岩风化的差异性以及山脉隆起不同历史阶段碎屑物输出的差异, 使得岩屑中各类岩石的含量与山区母岩含量不尽相同, 细晶质及隐晶质且抗风化的岩石成为沙漠岩屑的主要组分。库姆塔格沙漠中粗晶质岩类和碎屑单矿物南多北少、与抗风化岩屑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是冲洪积物由南向北运移的结果, 显示了沙漠沙与冲洪积物岩屑特征的相近性和继承性, 揭示了库姆塔格沙漠具有近源就地起沙的物源属性。  相似文献   
62.
魏家秀  张招崇 《地质论评》1999,45(7):861-867
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与火山作用有关系,它源于二叠纪变玄武岩。河北崇礼县东坪金(碲)矿床与岩浆侵入作用关系密切。岩石化学分析查明,大水沟变玄武岩属于碱性火山岩。东坪水泉沟杂岩体表现出偏碱性岩的特征。两矿床的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证明:大水沟矿床形成温度高且跨度大(400~260~160~80℃),具有两期(340~280℃和260~160℃)成矿特征。东坪矿床则在360℃~120℃。东坪矿床成矿流体属中—低等盐度,大水沟矿床流体为中—偏高盐度。在碲主成矿阶段存在一组高 盐度流体,其流体包裹体从简单到复杂类型共存,表现了碲成矿期间流体沸腾的特征。C、H、O、S稳定同位素研究,提供大水沟的成矿物质来源以地幔为主,而东坪矿床则为地幔—地壳混合的物质来源。大水沟碲矿床惰性气体同位素测试结果,其3He/4He值为134~216Ra,40Ar/36Ar=385~1026。这直接反应出地幔流体参与了碲的成矿作用。总之,两矿床成矿过程研究表明,火山—侵入岩浆提供了热源和部分成矿物质来源。岩浆—流体对于东坪金(碲)矿床和大水沟碲矿床,在成矿过程中的热传递和Au、Te的运移,尤其是Au、Te的活化和沉淀及其富集成矿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大水沟碲矿床作为一种新矿床类型 ,自发现以来 ,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对其成矿过程和成矿物质来源仍有不同的认识。本次工作选取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中的 3件磁黄铁矿和辉碲铋矿阶段的 3件辉碲铋矿和 6件白云母进行成矿流体He、Ar同位素测试 ,获得3He/ 4 He比值为 0 .2~ 2 .8R/Ra ,其中磁黄铁矿的比值在 1.6~ 2 .8R/Ra之间 ,平均 2 .1R/Ra ;辉碲铋矿1.2~ 1.5R/Ra ,平均 1.3R/Ra ;白云母为 0 .2~ 2 .2R/Ra ,平均 1.1R/Ra。成矿流体的40 Ar/ 4 He比值变化较大 ,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的磁黄铁矿为 2 37~ 379,辉碲铋矿阶段的辉碲铋矿为 7~ 66。这些数据表明大水沟碲矿床在成矿过程中有大量地幔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64.
黔南Ladinian-Carnian期海侵与碳酸盐岩台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南地区在中三叠世晚期(相当于Ladinian—Carnian期)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使从晚元古代至中三叠世末期(约从850~236Ma)以浅水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扬子碳酸盐岩台地被海水淹没,形成了一套深水相的瘤状暗色灰泥岩和代表最大海泛面的黑色页岩沉积,之后扬子台地被以陆相碎屑岩为主的沉积所覆盖,从此结束了其长达约630my的碳酸盐岩台地生长演化历史。研究表明,黔西南地区Ladinian—Carnian期海侵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同步,是一次全球性的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65.
Seven bacterial clones with alginate-utilizing activity were isolated from rotten kelp. By activity test, the Vibrio sp.QD-5 with the potential alginate-degrading capability was chosen to carry out the draft genome sequencing,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Vibrio sp. QD-5 containing an alginate lyase gene cluster. One of these genes, aly-IV,was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overexpression, Aly-IV, with a molecular mass of about62 kDa and a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pI) of 5.12, was purified to a specific activity of 1 256.78 U/mg and showed highest activity at 35°C in the Tris-HCl buffer at pH of 8.9. Moreover, the enzyme activity was enhanced by the metal ions of Na~+, K~+ and Mg~(2+) under certain concentration. Aly-IV degraded favorably polyG blocks in an endo-type, yielding monomer and dimer as the main products. Due to its high substrate specificity, Aly-IV could be used as a potential tool for production of polyG oligosaccharides with low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 and for determining the fine structure of alginate.  相似文献   
66.
在系统研究贵州地区已有的南华系地层剖面基础上,根据其分布、发育情况,岩性、岩相及其所反映的古构造、古地理、古气候特征,将贵州的南华系分成江南地层分区和扬子地层分区,并进一步将江南地层分区划分出锦屏—榕江小区和松桃—丹寨小区。应用岩石地层和气候地层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各地层区的南华系进行岩石—气候地层划分,并与相邻省区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地区南华系(成冰系)进行对比。同时对目前南华系划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7.
金川Ⅰ号岩体橄榄石Ni-MgO相互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金川超镁铁质岩体赋存着仅次于加拿大Sudbury和俄罗斯Noril'sk-Talnakh的世界第三大在采铜镍硫化物矿床,岩体以一系列的NE向断层为界分成四个小岩体,由西至东依次为:Ⅲ、Ⅰ、Ⅱ、Ⅳ岩体.Ⅰ号岩体主要由二辉橄榄岩、含辉橄榄岩和橄榄二辉岩构成,橄榄石在各岩相中均为保存较好的主要造岩矿物.本文研究得到金川Ⅰ号岩体上部二辉橄榄岩和含辉橄榄岩中橄榄石的镁橄榄石F_o值介于83.9~85.7,而其Ni含量为1396×10~(-6)~2043×10~(-6),大多低于从S不饱和玄武岩浆中结晶出来的橄榄石的Ni含量.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橄榄石较低的Ni含量是因为橄榄石结晶的同时,发生了强烈的硫化物熔离;橄榄石的Fo-Ni关系还因与晶间硅酸盐熔浆的物质交换而发生改变.模拟计算还证明大约有30%的晶间硅酸盐岩浆与橄榄石发生Fe-Mg物质交换反应,导致早结晶橄榄石的Fo值减少了1~1.5.同时,橄榄石较小的Fo值变化表明,在橄榄石结晶和硫化物熔离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岩浆贯入和补充.  相似文献   
68.
黔中隆起及外围南华-留纪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黔中地区层序地层研究为基础,并与三都盆区层序地层对比。根据不整合界面、地层结构及地层的堆叠型式等特征,将黔中隆起及外围地区的南华-志留纪地层划分为14个层序,并阐述了各层序及体系域的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南华-志留纪的岩石地层格架及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研究区层序地层的特点是:在浅水陆架区,大多数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并且高水位体系域的厚度常大于海侵体系域的厚度;层序所反映的海平面升降变化,在层序的下部表现较剧,常快速上升。通过层序界面的对比研究,界面基本性质进一步得到明确,使地层格架更趋真实。如黔中、黔北南沱组与澄江组的接触关系性质,从盆地区海侵体系域一高水位体系域及层序界面的延伸对比来看,黔中地区缺失这两个体系域,证明这里南沱组与澄江组之间为假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69.
魏家兴  闫勋吉  李京玲 《地下水》2007,29(2):108-109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德政工程、为民工程,如何加快实施和运作该项工程是各级各部门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此费县大力开拓供水市场,吸引社会各界资金,并且在该县新桥镇通过招商引资方法解决了该镇多年来的盼水梦想.文中总结了费县村村通自来水的经验和采取的各项措施,并提出了社会化运作农村自来水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