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分析了1990-1996年夏半年(4-9月)库尔勒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对降水过程类型和天气系统类型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夏半年库尔勒市的短期降水预报的思路和指标。  相似文献   
112.
阿克苏一次暴雪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高空资料和T213物理量预报产品综合分析发生在2003年3月上旬阿克苏地区的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天气系统演变特点及其物理量特征,指出T213物理量预报产品对大降水落区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3.
我国地面O3、NOX、SO2背景值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94年8月至1995年8月,在龙凤山、临安大气污染监测站和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对O3、NOX及SO2首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观测。初步分析表明:3站地面O3的平均浓度、月际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因地理环境、海拔高度和天气条件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平均地面O3浓度,龙凤山为34.8×10-9,临安为39.1×10-9,瓦里关山为49.3×10-9,龙凤山和临安的月平均地面O3浓度分布较复杂,在6~7月和12月~1月较低,10月底~11月初较高。而在瓦里关山,月平均地面O3浓度变化较平稳,6月份最大,12月最小。龙凤山和临安地面O3平均日变化量较大,下午浓度最高,清晨最小;而瓦里关山地面O3平均日变化较小,上午浓度略低;NOX和SO2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局地性特征,在龙凤山,临安和瓦里关山,3站的总平均浓度分别为2.7×10-9(NOX)和0.7×10-9(SO2),8.1×10-9(NOX)和16.1×10-9(SO2),0.04×10-9(NOX)和0.15×10-9(SO2)。  相似文献   
114.
115.
基于NIR-Red光谱特征空间的土壤水分监测新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干旱是一种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 而土壤水分作为干旱监测最重要的指标, 一直成为干旱遥感监测研究的重点内容. 利用经过几何精校正和大气校正的ETM+近红外(Nir)、红光(Red)波段反射率建立Nir-Red光谱特征空间, 根据土壤水分在该特征空间的分布规律, 提出了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的新方法, 并建立了基于Nir-Red光谱特征空间的土壤水分监测模型(SMMRS). 利用野外测定的不同深度土壤水分数据验证了SMMRS模型. 计算结果表明SMMRS模型观测值变化曲线和实测土壤水分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与5 cm和0~20 cm平均土壤水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80和0.87. 认为基于Nir-Red光谱特征空间的SMMRS简单、易于构建, 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6.
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库,将广西全区的作业站点信息与实时在线二维地图相结合,建设了针对全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的安全射界图绘制系统,让作业站点管理专人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绘制安全射界图并及时更新,实现了全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安全射界图的统一和规范化管理,确保安全开展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相似文献   
117.
利用27个测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对1961~2016年四川盆地夏季高温热浪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高温热浪频次、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呈增加趋势,其中热浪强度的增加趋势最为显著。三者都经历了先较弱增加后明显减少再明显增加的年代际变化过程。20世纪80年代是热浪低发期,2010~2016年为明显高发期。(2)盆地高温热浪气候平均空间分布大致呈东南多(强)西北少(弱),空间差异显著,多发区主要集中在重庆西南部一带。三项指标除盆地东南边缘小部分为减少趋势外,基本呈增加趋势,增幅大值带均沿重庆北部至四川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相比而言,盆地西部增加趋势比盆地东部更加显著。(3)盆地高温热浪频次、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周期,且具有较为一致的2年周期。相关分析表明,三者均与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和北界位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8.
随着冬季抢修抢建混凝土工程的增多,研发适用于严寒地区具有良好抗冻性的快硬水泥意义重大。磷酸镁水泥具有早期强度高、初凝时间短、与混凝土相容性好等特点,被视为混凝土工程的良好快修快建材料。然而,磷酸镁水泥制备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在北方地区的冬季往往会受到冻融循环作用,导致其耐久性和强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为增强磷酸镁水泥的抗冻性,在磷酸镁水泥制备中用铁铝酸盐水泥代替一定数量的过烧氧化镁,制备出快硬磷酸镁-铁铝酸盐复合水泥。通过冻融循环前后磷酸镁-铁铝酸盐复合水泥砂浆试件的质量损失测试、强度试验、孔隙率测试及SEM-EDS测试,得出:铁铝酸盐水泥代替氧化镁的数量在30%~40%时,制备的磷酸镁-铁铝酸盐复合水泥砂浆试件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最小,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峰值,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剩余率最高,孔隙率最小,因而该配合比的磷酸镁-铁铝酸盐复合水泥具有最好的抗冻性。由SEM-EDS测试可知磷酸镁水泥砂浆试件冻融循环后,基体中的胶凝材料K-鸟粪石部分溶解,试件整体结构疏松,晶体间存在大量间隙;磷酸镁水泥制备中掺入铁铝酸盐水泥后,制得的磷酸镁-铁铝酸盐复合水泥水化生成大量晶体填充于砂浆试件基体内部,无定形水化产物对砂浆试件的强度有一定补偿作用,使得磷酸镁-铁铝酸盐复合水泥砂浆试件在冻融循环后孔隙率大幅减小,密实度得到提高,使得磷酸镁-铁铝酸盐复合水泥的抗冻性能得到了显著增强。磷酸镁-铁铝酸盐复合水泥为北方严寒地区冬季混凝土抢修抢建工程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9.
为深入探讨评价单元和非滑坡样本选取对滑坡易发性预测的影响,构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随机森林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该模型针对栅格单元和斜坡单元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的不足,结合栅格单元和斜坡单元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滑坡易发性指数的优化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随机森林Tree Bagger分类器构建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和随机方法选取非滑坡样本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探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随机森林和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随机森林三种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将评价模型应用于大余县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和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分别达到91.19%和94.94%,成功率曲线的AUC值分别为0.822和0.849,表明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随机森林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率和成功率,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聚类的预测精度虽然有限,但作为非滑坡样本的选择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随机森林模型的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对喀什噶尔河流域主要城市城区及农村供水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城乡供水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远期提高城乡供水能力提供依据。分析认为:流域现有城区供水能力基本满足用水需求,但流域内的克州、乌恰县城区供水还存在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能力不足,以及随着城区人口增长,城区生活用水需求增长带来的供水压力,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区集中程度更高,城区现状供水工程供水能力将难以满足用水需求,需新建、改扩建城区供水工程来匹配城市发展用水需求;从喀什噶尔河流域农村供水工程类型及数量上可以看出,目前流域内喀什地区各县市的乡镇农村供水已全部实现了集中供水,农村现状集中供水率和饮水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9%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7%以上。但个别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是现状农村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流域内仍有个别县市、乡镇存在水源水质超标,饮用水水质无法满足人饮标准的情况,远期应继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成果,提高供水水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