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383篇
测绘学   144篇
大气科学   161篇
地球物理   357篇
地质学   848篇
海洋学   232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72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3年   7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景 《中国测绘》2021,(3):80-81
由于今年冬天的极地涡流正在向北半球的某些地区(例如美国东北部)送去极度冰冷的“北极天气”,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来自欧洲航天局(以下简称“欧空局”)的风神卫星采集的风信息来进一步阐明这一复杂现象. 极地涡旋是极地平流层中北极上方的大量冷空气.它周围环绕着一股强劲的气流,沿着涡旋边界逆时针旋转.极地涡旋在冬季更加强烈,使寒冷的...  相似文献   
102.
焦家断裂蚀变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控矿构造之一。该断裂带控制的矿床是创立"焦家式"金矿理论的重要实例基础。目前,焦家断裂带累计探明Au资源储量超过1200 t,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展现了深部重要的勘查和研究价值。焦家断裂带控制的矿体主要赋存在主断面下盘,断裂带发育于花岗岩中时,上盘发育钾长石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下盘发育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和钾化花岗岩,蚀变类型在主断面两侧呈现对称分布特征。但是在岩性特征、结构构造、蚀变强度、化学成分等方面差异明显,表现出非镜像对称特征。上盘蚀变岩厚度大于下盘,下盘花岗岩的构造破碎程度比上盘花岗岩更严重;断裂带上盘黄铁矿含量低、一般无矿化显示,下盘黄铁矿含量高,出现金矿化;断裂带上盘的中生代花岗岩中韧性变形不发育,以脆性破裂为主,下盘发育明显的韧性变形;断裂带上下盘不同蚀变带的成矿元素Au,矿化剂元素S,成矿伴生元素Ag、Pb、Zn,亲石分散元素Ba、Sr以及主量元素Na2O、MgO含量具有差异性,指示焦家断裂带主断裂面两盘经历了不同的成...  相似文献   
103.
碧口群火山岩的时代——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碧口群火山岩系是从原碧口系(叶连俊等,1944,后称碧口群)中解体出来的一个岩石单元(陶洪祥等,1993)。虽经过近60年的研究,但对某些关键问题,特别是碧口群火山岩系的时代,仍存在不同认识。在早期研究阶段(20世纪40~50年代)和60~70年代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碧口群和横丹群被视做一个整体,并通过地层层序关系探讨其时代。如,叶连俊等(1944)提出碧口系形成于志留—泥盆纪,黄振辉(1959)则认为碧口群属寒武—志留系。80年代以来对碧口群火山岩系进行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古生物学研究给出了从新元古代(赵祥生等,1990;胡正东,1990;李耀敏,1991;秦…  相似文献   
104.
水平荷载作用下群桩相互作用的弹塑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群桩基础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状和破坏机理,并探讨了桩距、桩数、桩长、桩径和土质各种因素对群桩效应的影响,指出桩距和桩数是影响群桩效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振动台试验,对群桩基础模型和桩筏基础模型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了研究。试验内容包括对单独的地基模型;在地基模型中安装群桩基础模型;在地基模型中安装桩筏基础模型的3种振动试验和砂土的三轴试验。结果显示,如果能选择合理的相似性准则,可以利用振动台试验对桩基础在振动荷载下的动力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6.
非常规油气储层成因机理的研究一直是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一大含油气盆地,在上古生界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本次研究通过钻井岩心的观察、取样,利用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扫描电镜和CT扫描等分析手段,结合最新的沉积、构造和物源研究成果,探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石炭系羊虎沟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石炭系羊虎沟组砂岩储层以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20%,平均渗透率为0.34×10-3μm2,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型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以岩屑溶孔(37.7%)为主,长石溶孔(16.0%)、晶间孔(8.5%)和粒间溶孔(7.3%)次之,原生孔隙少见。物源、成岩作用、沉积环境和构造裂缝体系是研究区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物源影响着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控制着砂体的展布,不同物源区所带来的岩屑种类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储层的物性;溶蚀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储层质量,长期的深埋藏导致的压实作用使得原始孔隙大量消失,以凝灰质、高岭石、碳酸盐岩和硅质为主的胶结作用则明显的降低了储层质量;研究区内三角洲前缘亚相...  相似文献   
107.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地形变前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汶川8.0级地震前GPS、应变、重力等研究结果,提出临震前震源区域可能出现变形不动点现象。地壳变形过程中的不动点现象是临震前区域应力场进入临界状态的重要标志,是地震潜在危险区域划定的重要依据。借助不动点理论,给出汶川地震前变形不动点集合的演化,结合大区域地震活动空区与远场显著形变异常分布,探讨变形不动点现象发生的动力学背景,验证了汶川地震前地壳变形的不动点现象是大区域应力场有序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Landsat数据,利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对2000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分类,通过对分类结果的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哈尔滨市1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哈尔滨市土地综合利用程度较高,区域内耕地面积减少;相反,城市建成区面积大幅增加,区域内绿地面积逐年减少,应注意生态环境维护保持。  相似文献   
109.
江西德兴铜矿水系样的δ65Cu值具有极大的变化范围(-5.8‰~+24.4‰),是迄今为止已报道发现的最大的Cu同位素分馏值。水体中铜的来源可分为黄铜矿源和黄铁矿源,二者具有明显不同的Cu同位素特征。根据水体的Cu同位素值分布特征,圈出了流经矿体(矿体上方)水、矿体外围水和尾矿库水3个源区。水体中的Cu主要以离子态和微粒态存在,二者具有明显不同的65Cu特征,尾矿库中黄铁矿65Cu对水体的Cu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Cu同位素在示踪找矿及地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0.
Filamentous Bangia, which are distributed extensively throughout the world, have simple and simila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cientists can classify these organisms using molecular markers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ogy. We successfully sequenced the complete nuclear ribosomal DNA, approximately 13 kb in length, from a marine Bangia population. We further analyzed the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DNA gene (nrSSU) and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e regions along with nine other marine, and two freshwater Bangia samples from China. Pairwise distances of the nrSSU and 5.8S ribosomal DNA gene sequences show the marine samples grouping together with low divergences (00.003; 0–0.006, respectively) from each other, but high divergences (0.123–0.126; 0.198, respectively) from freshwater samples. An exception is the marine sample collected from Weihai, which shows high divergence from both other marine samples (0.063–0.065; 0.129, respectively) and the freshwater samples (0.097; 0.120, respectively). A maximum likelihood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a combined SSU-ITS dataset with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shows the samples divided into three clades, with the two marine sample clades containing Bangia spp. from North America, Europe, Asia, and Australia; and one freshwater clade, containing Bangia atropurpurea from North America and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