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5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黄河海港动力地貌条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黄河海港选址及未来预测中,作者通过海岸动力、悬沙分布、粒度特征、地形对比研究法等分析,获得了黄河口迁离黄河海港附近8年后的海底蚀淤厚度、侵蚀与淤积速率、净余侵蚀总重量、泥沙活动带的活动规律与海岸剖面塑造及其演变的关系,从而为黄河海港的设置与工程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黄渤海地貌特征及形成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渤海及文中所涉及的东海北部(N30°30′以北、E127°以西)陆架,具有我国东部宽阔而平坦堆积型大陆架的典型地貌特征。 本文是作者通过黄渤海地貌调查研究,完成编图任务后的一个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03.
气流对物质和能量的输送量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气流导致的物质和能量的输送量的一般公式。指出了空气对不同物质或者能量的输送量在不同高度上是不同的,输送量最大层次所在高度一般与高空急流并不重合。水汽的最大输送量出现在距离地面2km的低空: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常规观测、红外云图、水汽图像、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WRF模式,对2008年漏报的"2.28"云南罕见春季强对流中冰雹、雷打雪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强西南低空急流和地面冷空气引起,过程中昆明雷打雪上空为向高层扩展增强的逆风区,近地层零速度线呈"S"型暖平流形式,有钩状、块絮混合条状或片状回波对应,45 dBz的钩状回波强中心带在5~7 km处并向高层偏东方向伸展;玉溪强冰雹由"弓"型回波前部中-γ尺度中气旋活动所致,回波强度、零速度线自南向北呈汇合型和发散型的典型超级单体回波特征,60 dBz最强中心在5 km高度,雹云中50 dBz回波经历柱状、倒"V"和钩状,并与有界弱回波BWER相伴。WRF较好地模拟了整个强对流过程中的回波强度、形态和移动方向,验证了实况中冰雹、雷打雪云中存在强倾斜上升气流和冰雹云中倾斜上升气流,以及垂直上升运动大于雷打雪云中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5.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中提出:“到21世纪2020年,中国气象事业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四个”战略,是为实现中国气象事业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跨越的理论基础和现阶段发展的行动纲领。气象部门的国有资源和资产,是保障公益性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其健康状况的监测与评估在我国北方农田林网管理中尤为重要。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51团为研究区,使用复合翼无人机CW-20搭载Micro MCA12 Snap多光谱相机获取农田防护林的多光谱影像,经辐射校正、裁剪等预处理,通过优选有效特征和模型比较,提出农田防护林提取的有效方法。首先,基于原始12波段,依据相关性系数矩阵和最佳指数因子(Optimum Index Factor,OIF)选取最优3波段和植被指数特征进行组合,构建8种农田防护林提取方案;然后,通过建立语义分割Deeplabv3+模型进行精度评价,得到最优3波段组合6(波长710 nm)、8(波长800 nm)、 11(波长900 nm)波段为最佳特征组合;最后,以最优3波段为基础,将Deeplabv3+模型与U-Net、ENVINet5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eeplabv3+模型能够更深层次的挖掘光谱中潜在的信息,相比其他模型,能够较好地处理正负样本不均衡问题,获得最高MIoU值85.54%,比U-Net、ENVINet5的MIoU值则分别高出21.21%、27.19%。该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多光谱遥感影像的语义分割在农田防护林提取及健康状况监测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高学文 《气象学报》1937,13(1):39-42
本省今年自入秋以来,气候亢旱,雨泽稀少;粮价曾一度高涨,人心惶惑,望雩者致为殷切。顾今岁秋季雨量,虽非绝对过低,较谐前光绪二十八年及民国二十一年等大旱时代,已迥不相同,然若考之於近数年,与夫在四季雨量上之分配,则减逊良多,此实属昭彰难讳之事实。作者为明瞭其原因,不揣譾陋,试为探讨,讹误难免,尚幸方家指正之!  相似文献   
108.
109.
科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了刘国纬教授的专著《水分循环的大气过程》,这不仅是刘国纬教授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我国地球科学界的一件喜事。这本专著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了一个重要而又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它在唤起我们应当发展水文气象学。1指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刘国纬教授指出了“水分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说“水分循环使我们的星球生气勃勃”。而“大气中的水汽成为全球水分循环中最活跃的分量”。他的这些看法唤起了气象学者和水文学者对“水分循环的大气过程”这个问题的汪意力。气象学者知道大气中的水分问题的重要性,很…  相似文献   
110.
了解中国北方晚冰期和全新世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情景。基于黄土高原东南缘临汾盆地的黄土-古土壤剖面,在3个AMS14C年代的支持下,通过粒度、磁化率、土壤有机碳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等指标,重建了临汾盆地晚冰期至中全新世晚期的气候变化历史。结果表明:宋村沟剖面的黄土和古土壤分别处于初等和中等化学风化阶段,而不同地区风成堆积物的化学风化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受控于东亚夏季风的区域变化。多指标综合分析表明,晚冰期以来临汾盆地的气候演变经历了4个阶段:晚冰期东亚冬季风较强,气候干冷;早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强化,气候向暖湿转变;早中全新世东亚夏季风达到峰值,为最暖湿的适宜期;中全新世晚期东亚夏季风减弱,气候再次转向干冷;临汾盆地的气候变化主要受控于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和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