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4篇 |
免费 | 217篇 |
国内免费 | 1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1篇 |
大气科学 | 77篇 |
地球物理 | 261篇 |
地质学 | 492篇 |
海洋学 | 110篇 |
天文学 | 63篇 |
综合类 | 95篇 |
自然地理 | 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在加入温室气体和太阳常数后,FOAM较好地模拟出20世纪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与IPCC AR4模式和观测的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主要特征如下:(1)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约0.6~0.7℃,海表面温度升高约0.4~0.5℃;地表温度升高不均匀,冰面大于陆地,陆地大于海洋,北半球大于南半球;对流层变暖,平流层变冷。(2)中纬度西风增强,西风带和信风带都有往极地移动的趋势,在南半球更明显;南北半球增暖的不对称可能影响信风的变化。(3)海表面温度经向梯度增大,和中纬度西风增强有互为因果的关系。(4)中低纬度蒸发加强,大气中的水汽增加,水汽的温室效应增强。(5)海洋上层增暖,副热带地区更明显;高纬度海洋变淡,太平洋变淡,印度洋和大西洋中低纬度变咸;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减弱。 相似文献
53.
塔里木西部古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塔里木西部在古生代地质演化过程中,由于构造活动、海平面升降变化、沉积物供应速率等因素变化,造成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级别的沉积间断,其产物---不整合面是建立该区层序地层格架的关键。研究区古生代大体经历了(寒武-奥陶纪)海进→(志留-泥盆纪)海退)→(石炭纪)海进→(二叠纪)海退的沉积旋回,形成了特征各异的层序序列。研究表明,其中Ⅰ级不整合面(层序面)有前震旦系顶界面、奥陶系顶界面和古生界顶界面。根据地面剖面、钻井和地震资料以及不整合面的特征和级别,首次在古生界识别出2个Ⅰ级层序、6个Ⅱ级层序和12个Ⅲ级层序。Ⅰ级层序是在不同的构造背景和沉积条件下形成的。Ⅱ级层序尽管特征各异,但一般均有四种基本叠置方式组成,即退积、进积、加积和上超。Ⅲ级层序一般由层序界面、海侵面和最大海泛面所限定的体系域组成,均发育TST和HST,有时出现SMST和LST。不同的体系域和沉积相控制着烃类生储盖层的分布,TST与生油层和储集层的形成有关,而HST多与盖层和储集层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4.
55.
56.
本刊讯3月9日,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文慧到固始县陈淋子镇红花村调研扶贫开发及土地整理工作。固始县陈淋子镇红花村是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对口扶贫村。红花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总规模为475.67公顷,总投资1080.88万元,建设工期一年,该项目于2015年4月开始动工,目前工程已接近尾声。在项目区即将完工的水库旁,李文慧秘书长一边 相似文献
57.
目前主要采用热红外遥感数据识别高温目标,研究发现短波红外数据也具有较好的高温目标识别能力。在高温目标混合像元中,高温地物的温度和面积是待求解的未知数,也是决定混合像元波谱特性的重要参数。首先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地表高温目标混合像元的辐射能量方程,然后进行方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目标面积百分比和常温地物反射率对高温地物的温度和面积反演最为敏感。以山西保德和陕西府谷研究区ETM+第7波段的数据为例进行了高温目标识别研究,所识别的火点像元辐射通量密度为背景的1.36~4.76倍。经野外验证,用马氏距离法识别高温目标的精度达到88%,表明短波红外波段的遥感数据可用于高温目标的识别。 相似文献
58.
多重分形模型在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地球化学异常分析是地球化学勘查中的重要环节, 对有效发现异常至关重要。但是, 在以往研究中, 研究者们多重视对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正异常的研究, 忽视对由元素贫化而形成的负异常的研究。元素的负异常在地球化学勘查中具有与正异常同等重要的作用, 以往没有重视负异常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发现此类异常的方法, 尤其是确定负异常上限的方法。本文以北山地区1: 20万峡东幅水系沉积物测量Ba数据为基础, 探讨了应用多重分形模型确定贫化元素负异常上限的可行性。结果发现, 利用含量-面积法、含量-求和法确定的Ba的异常上限, 有效圈定了辉铜山矿床产出地段Ba的负异常, 取得了预期成果。 相似文献
59.
针对目前地基GNSS台站在全球分布不均匀,导致南半球海洋和中高纬地区出现与实际不符的VTEC为负值的问题,利用IGS前1 d的最终GIM作为虚拟观测值对TEC可能为负值的地区进行约束,结合GNSS数据建立全球电离层模型(称为SGG模型),并用2014年200多个IGS台站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台站VTEC的RMS优于3 TECu(赤道异常区域RMS在5~7 TECu)。同时SGG能有效消除南半球海洋(40°~90°S)VTEC为负的情况,且对原有非负VTEC几乎没有影响(其变化小于2 TECu)。SGG的卫星DCB与CODE 相比,RMS和MEAN分别优于0.2 ns和0.04 ns,不同纬度带SGG与CODE的接收机DCB估值变化基本一致,两者之差基本在1 ns以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