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7篇 |
免费 | 162篇 |
国内免费 | 11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1篇 |
大气科学 | 117篇 |
地球物理 | 100篇 |
地质学 | 231篇 |
海洋学 | 157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46篇 |
自然地理 | 1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数据监控系统中监控软件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家海洋863计划中的818-01-04课题(上海海洋环境立体监测和信息服务系统)中的数据监控系统在编制中的设计思想和有关技术,数据监控系统是在广泛的对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调研和学习后,根据本项目具体的要求,利用当今先进的系统设计理论和计算机软件地工程工技术进行系统功能的设计,并采用了依先的软件编程技术,完成了本课题中监控平台的制作,本系统软件主要是运用Delphi3,VC 5.0进行编制的,同时使用了SQLSVERVER6.5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后台输数据的存储管理,在数据的传输控制和数据处理过程中,系统还利用了远程数据文件传输技术FTP和互联网技术INTERNET以及拔号进行数据传输技术等,系统在近半年运动中,系统功能稳定,数据处理及时准确,同时通过了海洋863专家的鉴定,并得到同行业及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3.
134.
上海计算机产业转移及其对区域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生产网络重组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日益浮现。上海计算机制造业持续向重庆等地转移,重构了该行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格局。利用上海市投入-产出表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年报等,采用结构分解等方法分析上海计算机制造业产业变化,结合制造业多样性指数等指标,评估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上海计算机产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组装制造环节,2007—2012年,增加值率(增加值与总产出的比值)从7.38%下降为4.29%;劳动者报酬占增加值比例从22.06%上涨为67.97%,推动产业对外迁移。② 受上海市产业转移和国际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2007—2012年,上海计算机制造业总产出减少了483.9亿元。③ 制造业多样性指数较高的浦东新区受到计算机产业转移的影响较小,制造业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且计算机制造业占制造业总产值比例较高的闵行区、松江区在一定时期内仍然面临着计算机产业转移的负面影响。为了降低全球生产网络“去耦合”的冲击,提高区域经济的韧性,上海需要从全球生产网络的成熟产品生产平台转型为新产品研发创新枢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增加值率,推动产业结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5.
不规则波Boussinesq型方程的造波,消波和反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前人提出的造波、消波和反射边方法分析表明,其方法是极浅水波近似,不适用于任意水深的水域,本文就任意水深变化Boussinesq型方程,提出了不规则波新的造波原理、方法和消波边界及部分反射边界波动方程,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造波、消波和反射方程有效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6.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前人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地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模拟了我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程度与经度和海拔之间存在一定的经向区域分异规律,地统计学“Krige”内插技术模拟的回归优度达99.99%,明显优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模拟效果,能更真实反映我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从而为我国土地利用程度时空分布的模拟与预测提供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7.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orms of mild slope equations for non-linear wave are analyzed, and new non-linear theoretic models for wave propagation are presented, with non-linear terms added to the mild slope equations for non-stationary linear waves and dissipative effects considered.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s are developed of non-linear wave propagation for waters of mildly varying topography with complicated boundary, and the effects are studied of different non-linear corrections on calculation results of extended mild slope equations. Systematical numerical simulation tes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models can effectively reflect non-linear effects. 相似文献
138.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结合大气化学模式模拟,分析2003―2018年城市热岛强度、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规律,定性和定量研究气溶胶对白天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热岛强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夏季热岛强度最大,冬季热岛强度最小;气溶胶光学厚度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大,冬季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小。在年际和季节尺度,城市热岛强度与城区、郊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之差均呈弱的正相关。基于WRF-Chem的模拟实验表明,气溶胶的存在导致城区、郊区地表向下总辐射减少、地表温度降低,且城区地表向下总辐射减少多于郊区、降温幅度大于郊区,进而导致了热岛强度减弱。气溶胶对城市热岛强度的贡献率为?2.187%,冬季贡献率绝对值略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139.
以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区段补水溶采区为研究区,靠近补水渠的D01、D03以及D05水文观测孔地下卤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化学、相图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地下卤水在固液转化过程中水化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卤层中卤水化学特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差异性。在纵向上,随深度增加Na+、SO42-浓度、pH值降低,而Mg2+、Cl-、HCO3-、Li+、B3+浓度、TDS和比重升高;在横向上,D01孔中卤水具有较高的Na+、SO42-、HCO3-、Li+浓度、pH值以及较低的TDS和比重;D03孔中卤水具有较高的K+、B3+浓度;D05孔中具有较高的TDS、比重、Mg2+、Ca2+、Cl-以及Sr2+浓度。揭示了卤水在盐层中的滞留时间、盐层渗透性差异、矿物组合与分布及温度变化是影响地下卤水水化学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并初步研究认为补水溶矿具有局限性,D01孔受补水影响最大,D03孔次之,D05孔受补水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