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3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川北晚二叠世大隆期岩相分异的古拉张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川北地区大隆组浅水碳酸盐岩台块相与较深水硅泥质台盆相的分异,并根据其沉积特征,指出“峨眉地裂运动”所形成的古拉张断裂是造成这种岩相分异的原因,还建立了沉积—构造模式。最后,探讨了岩相分异与油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四川龙门山构造带是我国一条典型的冲断构造带,其岩石圈结构具层圈性,从浅部到深部可分为:上部地壳层(沉积盖层)、中部地壳层、下部地壳层、上地幔顶部层和软流圈以下层。龙门山地区岩石圈的层圈性决定了龙门山冲断带发生了由深部地幔物质的调整,使上地幔顶部层沿软流圈、下部地壳层沿莫霍面、中部地壳层沿壳内高导层由东向西的多级滑脱,从而导致上部地壳层沿其内的塑性层和结晶基底面由西向东的多层次推覆。这种深部多级滑脱和浅部多层次推覆产生了众多的地质现象和地球物理异常。  相似文献   
23.
四川龙门山地区的峨眉地裂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龙门山地区泥盆系厚度变化特征,二叠系碳酸盐重力流沉积、玄武岩喷发和放射虫硅质岩,三叠系岩相展布与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灌县一带地壳深部高阻异常体的解释,认为在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早期(泥盆纪至晚三叠世),龙门山地区发生过强烈的地壳伸展运动—“峨眉地裂运动”。并提出龙门山地区峨眉地裂运动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4.
试从扬子准地台的演化论地槽如何向地台转化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志立 《地质论评》1980,26(6):505-509
自从1873年J.D.丹纳首创地槽这一名词后,1935年到1986年H.施蒂勒又对地槽进行了分类。40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批判了施蒂勒地槽发展单旋迴的观点,根据我国地质实际,提出地槽发展多旋迴的理论;以  相似文献   
25.
扬子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目前直线相距约1900km(且末与成都间距离),但国内许多地学工作者从古生物群和沉积相的相似性,认为早古生代两板块相连或相距不远。本文从中国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史中出现的“兴凯地裂运动”和“峨眉地裂运动”,论述扬子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离散和汇聚中的运动学特征,从“峨眉地幔柱”理论阐述扬子板块向东漂移的动力学机制。扬子板块在二叠纪与塔里木板块离散并向东漂移的论断若能成立,则为古特提斯在中国境内首先打开提供依据;对全球一些地方(俄罗斯的通古斯、印度的潘加尔)二叠纪玄武岩大面积同时喷发有重大的地球动力学理论意义;研究二叠纪末一三叠纪初生物大绝灭事件具有重要作用;还可在阿尔金地块及其邻区找到攀枝花式的钒、钛磁铁矿及铜、镍、铂等金属矿床,对比四川盆地二叠系生物礁块气藏成藏条件,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生成、运聚和保存等条件以及在下古生界寻找大油气田,均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6.
倒转构造是指早期的张性构造后经挤压作用改造而形成的一类压性构造.倒转构造的特征与先存的张性构造休戚相关.本文介绍了阶梯状正断层组合、地垒-地堑组合、简单犁式正断层及其相关断层组合和断坪-断坡状犁式正断层及其相关断层组合等四种倒转构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倒转构造对四川构造地质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龙门山造山带岩石圈演化的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相似文献   
28.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有良好的成油气条件,许多学者对其含油气远景寄予厚望,但开展勘探工作四十多年仍未取得突破,原因复杂,本文从宏观的角度,从华南板块演化的有铲性讲座了中国南方成盆成藏的有利条件,从华南板块地壳改造的复杂性阐明了不利因素,进而回答了人们关注的南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有关规律和前景的几个重要问题,尤其是从构造史,成烃史和勘探现状的角度,运用“两点论”对前人认定的保存条件产好的七个有利区块(沉湖-土地堂,句容-常州,渝鄂湘地区,以及楚雄,兰坪-思茅,南盘江,十万大山盆地)的油气远景进行了评述,认为中国南方碳酸盐岩地区很难找到大油田,最后从勘探策略,关键地质问题,勘探技术攻关和拓宽找气思路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9.
该文在回顾10年前提出中国陆相生油二元论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无机成因的非烃气和烃气研究的进展,得出中国东部和西部盆地含油丰度的差异,系因盆地动力学构造背景开启程度不同,导致帽源烃供给程度的促使有机质转化作用不同所致,进一步验证了陆相生油二元论的论断。因而呈清重视无机油论的研究工作,为繁荣中国陆相生油理论和开发无机成因油气藏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30.
塔里木库车陆内前陆盆地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前陆盆地按大地构造位置、发育时间及成因类型等可以划分为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和陆内前陆盆地,新生代库车前陆盆地即属于陆内前陆盆地.库车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成藏条件优越,是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库车陆内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控油作用对揭示我国中-西部地区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油气成藏及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