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6篇
  免费   1061篇
  国内免费   1395篇
测绘学   730篇
大气科学   2125篇
地球物理   671篇
地质学   4042篇
海洋学   462篇
天文学   235篇
综合类   311篇
自然地理   49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737篇
  2001年   1884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各种测震学地震预报方法科学思路的基础上,认为测震学地震预报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已经发生的一些地震作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因”,即由于已经发生的地震对区域应力场的影响,导致未来发生较强地震。这一类包括的预报方法较多,如空区、条带、b值、地震迁移、相关地震等等及其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方法。另一类是把已经发生的一些地震作为区域应力场增强的“果”,即已经发生的地震是区域应力场增强过程中的一种反映,而未来地震不一定是已经发生的地震所导致的结果。这一类包括“地震窗口”、小震群活动等方法。针对第一类方法,各种预报方法都是力图从地震三要素中提取未来地震的信息,而具体作法又都是利用地震三要素这个多维空间的某个剖面。为了从地震活动诸要素的多维空间提取综合信息,我们对每个地震加入了破裂面方位,构成了地震第四要素,并依据地震4要素建立了地震综合效应场函数。地震综合效应场函数概括了多种测震学地震预报方法的科学思路和预报经验,从而可以形成测震学的综合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2.
王运禄  陈海虹等 《四川气象》2002,22(1):35-36,41
本文论述了四川省盆地区伏旱强度与7、8月北半球副热带系统月特征量的关系,以及三个副热带高压四川伏旱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介绍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处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为在全区气象台站的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4.
桂林市一次夏季持续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资料和V-39图,对2002年夏季桂林市一次持续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维持及结束的条件。  相似文献   
25.
介绍海南省气象业务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子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26.
27.
28.
本以milos500自动气象站微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及对微机的日常维护给予说明。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循化县高志花椒示范种植园为例,介绍了青海省无测站地区热量资源的推算方法及实际应用。其中,月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终间日数及积温的推算方法,可作为本省热量资源分析细网格化的基本技术,为第三次气候资源分析及区划提供具有较高估算精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0.
本根据诺木洪气象站1980-2000年的物候期观测资料和年降水量,日照时数、气温三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归纳划分出诺木洪地区的物候季节;春季(初春、仲夏)、夏季、秋季(初秋、仲秋),冬季(初冬、隆冬、晚冬),然后根据物候出现期和界限温度的密切关系,为农林生产部门如何利用物候季节、科学安排农事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