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正>全球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因子,因为冰川的长度、面积、体积与质量等随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和降水)而变化,而冰川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供给和海平面的变化,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与安危。因此,在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冰川的变化受到极大的重视。1观测到全球冰川近30年正在迅速消融随着冰川测量的增加以及卫星遥感的发展,有了全球更完整的冰川清单,2013年IPCC第五次评估  相似文献   
142.
基于SSA技术对GPS时序的去噪及季节信号分离进行研究。通过对模拟数据及GPS实测数据的分析,并与经验模式分解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和小波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SA、EMD和小波分析均是有效的去噪方法,但SSA去噪性能更优越,且能更有效和稳定地从GPS时序中提取周期项信号。  相似文献   
143.
对变暖停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3月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了一个专栏"近来全球变暖的减缓",加上编者按共6篇文章~([1-6])。下面对这些文章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做扼要的介绍。1模式的失败Fyfe等~([7])指出,1998 2012年的15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0.05±0.08)℃,而CMIP5的37个模式117个模拟的结果为(0.21±0.03)℃。从稍长一些的时间如1993—2012年20年分析结果也类似。图1给出1993—2012年的观测及模拟结果的比较。图中横坐标为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趋势,纵坐标为全球平均温度变化趋势,红点为HadCRUT4观测值,黑色圆圈为不同模式的不同积分,黑色椭圆为5%~  相似文献   
144.
 利用参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的多个全球气候系统模式的输出结果,着重分析了2101-2198年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720 mL/m3和550 mL/m3水平时(S 720和S 550情景),中国地区地表温度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当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不变时,22世纪中国地表温度仍将呈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为0.4℃/100a,但升温趋势平缓,幅度明显小于SRES A1B(中等排放)和B1(低排放)情景,冬、春季增温显著且高纬地区增温明显大于低纬地区,夏、秋季次之,因此季节间的温差将会变小;2) S 720(S 550)情景下年平均降水增加幅度基本稳定在11%(8%)左右,冬季降水增加显著,且增幅从南向北逐渐增大,春季次之,夏、秋季大部分地区降水将减少10%~30%。  相似文献   
145.
A physically-based multi-layer snow model Snow-Atmosphere-Soil-Transfer scheme(SAST)and a land surface model Biosphere-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BATS)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how boreal forests influence snow accumulation and ablation under the canopy.Mass balance and energetics of snow beneath a Scots pine canopy in Finlan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2003-2004 and 2004 2005 snow seasons are analyzed.For the fairly dense Scots pine forest,drop-off of the canopy-intercepted snow contributes,in some cases,twice as much to the underlying snowpack as the direct throughfall of snow.During early winter snow melting,downward turbulent sensible and condensation heat fluxes play a dominant role together with downward net longwave radiation.In the final stage of snow ablation in middle spring,downward net all- wave radiation dominates the snow melting.Although the downward sensible heat flux is comparable to the net solar radiation during this period,evaporative cooling of the melting snow surface makes the turbulent heat flux weaker than net radiation.Sensitivities of snow processes to leaf area index(LAI)indicate that a denser canopy speeds up early winter snowmelt,but also suppresses melting later in the snow season. Higher LAI increases the interception of snowfall,therefore reduces snow accumulation under the canopy during the snow season;this effect and the enhancement of downward longwave radiation by denser foliage outweighs the increased attenuation of solar radiation,resulting in earlier snow ablation under a denser canopy.The difference in sensitivities to LAI in two snow seasons implies that the impact of canopy density on the underlying snowpack is modulated by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climate regimes.  相似文献   
146.
正自IPCC~①第五次科学评估报告3个工作组的报告~([1-3])于2013—2014年先后发表以来,到2022年发表第六次评估报告前,IPCC准备撰写和发布三个特别报告,以进一步评估当前的几个热点问题,即:第一个特别报告是有关全球变暖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路径(简称SR1.5);第二个特别报告是有关气候变化、沙漠化、土地退化、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粮食安全和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第三个特别报告是关  相似文献   
147.
<正>在研究全球变暖中,发现了相应北冰洋的异常变暖和夏、秋季海冰迅速融化,另一方面注意到冬季北半球大陆中纬度经常出现寒冬和暴雪。本文综述近些年来国外的有关研究,首先给出观测到的暖北冰洋与大陆寒冬的联系~([1-10]),然后重点给出气候模式是否可以模拟出这个特征与可能机制以及预估未来的变化~([11-22])。1观测到的暖北冰洋与大陆寒冬许多研究工作~([1-10])利用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计算了暖北冰洋与大陆寒冬的联系,表1给出主要的研究结果,可以注意到:(1)观测到的现象表明,不论30年的再分析资料研究还是个例研究都一致表  相似文献   
148.
全球变暖已经得到了公众、政府机构和科学家的广泛认知[1-3].但是,对于全球是否变暖以及这个变暖是否由人类活动造成,却依然不断受到质疑.这种质疑在2009年达到巅峰,同年出版的非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报告[4],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观点[5]提出全面的质疑.最新的一轮质疑是2012年1月27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Allegre等16位科学家的署名文章[6],认为近10年地球气候没有变暖,呼吁不要压制气候变暖怀疑论者的声音.这说明尽管全球变暖的证据日益增加、全球变暖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承认,但是对全球变暖这个事实的论证却绝不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149.
中国不同等级雾日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1-2005年中国300个台站的逐日雾资料及能见度资料,分析了不同等级雾的时空分布及基本气候特征、雾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雾的空间分布范围随着能见度的降低而减小;随时间的变化多呈减少趋势,但沿长江及东部沿海的重浓雾日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突变,雾日增多;内陆、南部沿海雾生时间多在清晨06:00-08:00,东部及沿海多发生在夜间20:00-21:00;雾生频次经历少-多-少的年代际变化,90年代后频次减少,个别区域雾生时间随着年代的延伸而推后;大部分地区雾的持续时间在3 h内,12 h以上的雾区多集中在沿海、华北和陇东-山西地区,沿海、四川盆地、云贵地区90年代12 h以上雾的发生频次最高。  相似文献   
150.
琼布拉克铜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陆相火山岩带西端,琼布拉克大断裂是主要的导矿构造,而其旁侧的次级构造则是主要的控矿构造.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包括下二叠统塔尔得套组(P_1t~5)和上二叠统塔姆其萨依组(P_2t),矿体主要赋存在P_1t~5中基性火山岩和P_2t砂砾岩地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