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243篇
地球物理   260篇
地质学   716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Climat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 as simulated by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2)are investigated. The model is nested in one-way mode within a global coupled atmosphere-ocean model(CSIRO R21L9 AOGCM). Two multi-year simulations, one with current land use and the other with potential vegetation cover, are conduc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daily maximum and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mulations. The simulated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ver China include a decrease of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west China, a region with a prevalence of arid and semi-arid areas;an increase of mean annual surfaoe air temperature over some areas; and a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long coastal areas. Summer mean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increases in many locations, while winter mean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ecreases in East China and increases in Northwest China. The upper soil moisture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across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ame land use change may cause different climate effects in different regions depending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862.
基于2003年7月在龙感湖、太湖梅梁湾以及2004年7月在太湖站栈桥的连续不同风浪条件下水下光场原位观测资料,分析风浪作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对PAR衰减,吸收系数及真光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龙感湖,小风浪、中风浪和大风浪的PAR衰减系数分别是1.74,2.02,2.45 m-1,400~700 nm光谱衰减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98~2.97,1.34~3.95,1.82~5.40 m-1;在太湖梅梁湾,小风浪、中风浪和大风浪PAR衰减系数分别是2.63,3.72,4.37 m-1,从小风浪到、中风浪、大风浪衰减系数分别增加了41%,66%;太湖站栈桥边PAR波段积分CDOM吸收系数在中风浪和大风浪的值分别为0.26,0.28 m-1,浮游植物吸收系数从中风浪到大风浪反而由0.76降低到0.49m-1,沉积物再悬浮引起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则由0.94增加到1.73 m-1,增加了84%,总悬浮物颗粒物吸收由1.70增加到2.22 m-1,增加了30.6%.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对总吸收系数贡献最大,中风浪、大风浪下贡献率分别达44.14%,65.05%.龙感湖,梅梁湾,栈桥边3站点从中风浪到大风浪,PAR真光层深度分别降低0.40,0.19,0.20 m.透明度、PAR衰减系数、真光层深度与悬浮物浓度、风速、波高等均存在显著性线性相关,并且与悬浮物中无机颗粒物相关性最好,而与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及溶解性有机碳相关性很低.由此可见,在龙感湖和太湖等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风浪扰动引起悬浮物浓度的增加尤其是无机颗粒物的增加是影响水下光场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63.
864.
岩土锚固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岩土锚固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从锚杆(索)的分类、设备、机具及材料、理论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论述了岩土锚固工程技术的现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5.
罗兴海 《云南地质》2021,(2):242-246
四川越西县约火山硫铁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一段(Z€d1)硅质白云岩夹硅质岩的层间破碎带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较为明显.成矿物质来源于火山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之间的古风化壳,在后期热液的交代过程中,矿物质富集并形成可供开发的工业矿体.该硫铁矿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交代型硫铁矿  相似文献   
866.
利用1995~2004年辽西地区4个代表站的大雾观测资料,分析了区域性大雾天气的气候统计特征,统计出易产生大雾天气的地面和高空形势场及出现频率,并从大雾产生的条件和形成机制入手,提出判别大雾出现的预报指标,并结合近10 a的历史资料对预报指标进行了验证,平均历史概括率为81.0%。选取2004年7月1日—12月31日单站历史资料进行抽样预报效果检验,总空报率为22.2%,漏报率为5.1%,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67.
非开挖铺设地下管线技术是利用岩土钻掘、定向测控等技术手段 ,在地面不挖槽的情况下 ,对煤气、电信电缆等公用管线进行铺设的施工技术。文章通过介绍非开挖铺管技术分类及特点 ,结合广西南宁市地质条件 ,对该技术在南宁市的推广进行成本与环境评价 ,就保护城市优美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68.
??????С????????????????????????????????????????????????????????????????????????????·?????????????????????????????????С?????????????????????GPS???????????????????????????????÷???????????  相似文献   
869.
浅地层剖面仪在近海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双  罗红雨  曾飞 《海岸工程》2010,29(2):70-75
采用浅地层剖面仪在中国黄海近海航道工程中进行声学剖面探测,可以有效界定工程区域地质构造,尤其是识别坚硬礁岩及灾害性浅层气。根据工程实例进行了典型的地层剖面解析分析并对层内物质成分及其沉积环境作了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870.
房产所有人须具备房屋所有权证(下简称"房产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下简称"土地证"),"两证"齐全的房产才可上市交易、进行抵押等,如果手续不完备,房产则不能上市交易,也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