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278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41.
142.
在最新二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重要不整合面进行了研究,共识别出了4个重要不整合面;利用声波时差法和构造横剖面法,恢复了两期重要不整合面的剥蚀厚度;同时根据重磁资料及精细地震解释,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断裂特征作出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主要断裂的形成期次及活动时间。最终,结合地层的分布特征及钻井资料,将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构造演化史分为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3.
利用1992和2002年2期Landsat卫星影像,对环北京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和退化情况进行监测,探讨和分析了北京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土地退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北京风沙源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最大特点是耕地显著减少,林地和牧草地明显增加;整个风沙源区的土地退化格局宏观上受大兴安岭向南延长段和阴山山脉东段的地形地貌控制,并且随所处位置的不同而退化程度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4.
145.
朱莉娅  缑兰兰 《内陆地震》2001,15(3):268-274
引言因为地震震源位置是由多个单台记录的地震震相数据经过作图或计算而确定的 ,所以定位结果与各个单台分析震相的水平有关的。编辑地震目录时 ,工作人员通常首选近台震相和记录清晰的震相作为参考数据。但在有些特殊地质背景条件下 ,近台记录的地震波形 PG、SG震相会受一定的影响并发生畸变[1 ] ,从而给震相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 ,致使各个单台分析报出的基础数据差异很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经过多台对比分析来确定震相参数。如 1 998年 8月2 2日 1 0时 50分拜城与阿克苏之间发生的地震 ,各台给出的发震时刻差别较大。拜城与阿克苏两台…  相似文献   
146.
塔里木盆地是多旋回叠合盆地,主要烃源岩为奥陶系和寒武系,其古生界盆地经历过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燕山晚期等三期主要构造运动,现今具典型的残余盆地性质。开发了三维油气盆地定量描述和动态模拟软件系统,对塔里木盆地进行了全面研究。三期构造运动所剥蚀的(古生界)排油气损失量之和约占累积排油气量的12%左右。其中以海西早期剥蚀的排油气损失量最大,达263×10~8t;奥陶系排油气损失最严重,其次为寒武系。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潜量仍十分巨大,油127×10~8t,气68×10~8t 油当量。含四个石油资源潜量富集区,按强度依次为满加尔蚴陷、唐古巴斯坳陷、阿瓦提坳陷和巴楚隆起;天然气资源潜量富集区三个,依次为满加尔坳陷、唐古巴斯坳陷和阿瓦提坳陷。且末北部有一个从石炭纪以来长期继承性发育的鼻状隆起带,是满加尔坳陷的油气运移指向地区,有可能形成大型复合油气田。  相似文献   
147.
一、前言 地震危险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据对潜在发震断层的同震表现的基本认识,例如,如果能够估计地表断裂的长度,位移量及孕震地壳厚度,就可以应用经验关系来估算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震级,进而预测未来事件可能造成的震害。断层分段的概念对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8.
龚钢延  谢原定 《地震学报》1991,13(3):364-371
本文根据新丰江水库地震的主要成因是水渗透的结果,采用了地震活动的震中分布面积扩散法,利用新丰江水库蓄水以后 MS2.0的地震资料,研究了主震区的水力扩散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新丰江水库地震活动中的前震活动中,原地水力扩散率基本上稳定在6.2m2/S,而主震发生以后震源区的原地水力扩散率增大约50%,即为9.7m2/S.在主震发生后的较长时间里.原地水力扩散率出现了明显的各向异性及受水位涨落等因素的影响,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本文还用室内岩石渗透实验的结果与原地水力扩散率估计值进行了比较,说明室内含破裂面岩样的渗透率同原地渗透率吻合得较好,而完整岩样的渗透率要比原地渗透率低3个数量级.最后将本文地震活动的震中分布面积扩散法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9.
对磁层-电离层电动耦合和电离层发电机两种效应进行了模式计算,并对所得的一些耦合现象作了综合讨论.结果表明,在中低纬和赤道区的电离层和地磁研究中必须考虑磁层-电离层耦合效应向中低纬区的穿透和屏蔽;潮汐发电机效应对极光区(电导率增高时)的作用也值得重视.这两效应的特征和相对重要性随磁暴的发展阶段而异,在高低纬区也各不相同,但都有明显的晨昏不对称性.此外,弱磁扰对中低纬电离层形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0.
本文采用二维线弹性的两相多孔介质理论,对水库蓄水后由水渗透引起的耦合应力变化及岩石强度弱化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水的渗透使得岩石中的孔隙压力增大,耦合应力随之减小,从而导致岩石的有效应力减小,同时抗剪强度也相应减小,其减小的量值可以与地震时断层面上的应力降相比。根据计算结果,本文讨论了由水渗透引起地震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