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广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及预报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利用2002年11月-2004年9月广州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和PM10、NO2、SO2等污染物逐日浓度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及与同期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分别建立冬、夏季API指数及污染物浓度的预报方程。结果表明。PM10是广州市的主要污染物。其次为NO2、SO2。除SO2外,广州市API指数、NO2、PM10等污染物浓度具有冬半年(11-4月)偏高,夏半年(5-10月)偏低的变化规律。API指数及各种污染物浓度均具有明显的年周期振荡及5-7天的准单周、10-20天准双周、30-60天左右的季节内振荡,且30-60天的季节内振荡在冬半年较强而在夏半年较弱。冬半年API指数和PM10、NO2、SO2浓度与气压、风速、降水呈稳定负相关,与温度、相对湿度等呈稳定的正相关,而夏半年主要与风速、降水具有较好且稳定的负相关。增加前一天的污染物浓度作为预报因子后,所建的最优子集回归方程比单选用气象因子要稳定。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前汛期广东长连续暴雨过程的500 hPa环流场特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2008年5月下旬末~6月18日,广东遭受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龙舟水”袭击。通过分析这次长连续暴雨过程开始、持续和结束期的500hPa侯平均环流特征和稳定维持的大尺度环流场特征,发现欧亚中高纬维持两槽两脊或两槽一脊稳定的大环流形势,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弱冷空气;孟湾低槽为华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使华南沿海地区暖湿气流加强而产生强降水。  相似文献   
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nsi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CSSM) and the Nino3.4 index and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a strong and weak SCSSM a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ERSST) data and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 (CMAP) data. The SCSSM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ino3.4 index in the succeeding northern autumn and winter. In the strong minus weak SCSSM composite, a positive East Asia-Pacific teleconnection (EAP) pattern and a negative Europe-Asian-Pacific teleconnection (EUP) pattern appear in the 500 hPa height difference field; low-level cross-equatorial flows are strengthened over the Maritime Continent (MC) region; positive (negativ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ccur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western north Pacific (MC). A possibl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SCSSM affects ENSO is proposed. A strong (weak) SCSSM strengthens (weakens) cross-equatorial flows over the MC. The anomalous cross-equatorial flows cool (warm) the SST around the MC through enhanced (reduced) surface latent heat fluxes. The cooling (warming) further leads to suppressed (enhanced) convection over the MC, and causes the anomalous westerly (easterly) in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which favors the onset of El Ni?o (La Ni?a) through modulating the positive air-sea feedback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引 言 太阳与天气、气候关系的研究,最早可追朔到1801年天文学家W.Herschel,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当太阳黑子较少时,地面上的雨量也少…”。1852年天文学家Wolf研究了苏黎世城历史上气象要素和黑子相对数的相关关系,发现:“当太阳黑子数多时,苏黎世地面气候较干燥,农业获丰收;而当太阳黑子数少时,气候则较潮湿,常有暴风雨造成农业上的灾害”。近10年来,随着短期气候变化预测的迅速发展,太阳与气候的研究也再度活跃起来。 广东省的天气预报分析经验表明,副高的强度、位置与广东省前汛期降水量的偏多或…  相似文献   
15.
极地海冰异常对我国夏季大气环流和降水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分别进行了南极和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偏大和偏小的数值试验,对6-8月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极地海冰异常对我国夏季大气环流和降水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南极或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偏大,则我国夏季风变弱,特别蝇使得南亚高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减弱。南极海冰面积偏大使得我国黄河-长江-带地区降水减少,北极海冰面积偏大,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减少,模拟结果与统计分析相一致。可同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05年广东省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奇异谱分析结合自回归模型对广东候平均降水进行未来1~5候的延伸期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广东省降水侯平均存在一个准40 ~60 d的振荡周期,对1961-2000年候降水重构相关系数在0.96以上.对2001-2005年候降水进行未来1~5候的预报试验,预报效果除2003年后延第5候较差外,其它4 a的预报结果都较好.后延第1候预报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86,后延预报到第5候时相关系数也在0.3以上.从预报平均相对均方根误差来看,5 a均在30%以内,预报的稳定性和效果较理想.总体说明奇异谱分析结合自回归模型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报方法,在未来10~30 d延伸期天气预报业务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广东前汛期异常旱涝的大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1957~1999年广东省19个代表站4~6月降水资料和500hPa高度场资料,着重分析和讨论了广东省前汛期异常旱、涝年的同期和前期500hPa合成平均场的主要差异,以及前期关键月、关键区的特点,为广东省前汛期异常旱、涝的预测提供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太平洋海温与广东省汛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23  
将西北太平洋分为8个海区,分析了广东省汛期(4-9月)降水与各海区海温的关系,并用因子分析法对9-2月各海区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降维后头4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占总方差的82.23%;对主因子的载荷矩阵进行了极大方差旋转,对头4个主因子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初步的解释。最后建立了汛期各月降水与海温的预报方程,经试报使用,高于近10年的平均业务预报水平,对广东省的汛期降水短期气候预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广东低温阴雨的低频振荡及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做好广东2—3月低温阴雨的中期与延伸期预报,该文分析了1953—2011年广州低温阴雨年景变化与广东低温阴雨年景变化的关系,并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2月—次年4月广州逐日气温的低频振荡及与低温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州低温阴雨的年景变化与广东年景一致的相同率达94.9%(56/59)。轻度低温阴雨年份,12月—次年4月广州逐日气温主要存在8.0~18.3 d显著周期,而中等及严重年份主要存在10.1~28.4 d及30~89.6 d的振荡。2—3月长低温阴雨主要与18 d以上的周期振荡有关,尤其与45 d以上的季节内振荡强度变化密切相关。利用典型个例的合成分析,建立了长低温阴雨30~64 d季节内振荡的天气概念模型,它们反映了长低温阴雨回暖—降温—开始—维持—结束的大气环流演变特征,其中乌拉尔山—贝加尔湖以西的阻塞高压可作为广东出现长低温阴雨的500 hPa前兆信号。  相似文献   
20.
近50年广东冬半年降水的变化及连旱成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EOF分析、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东近50年(1957—2006年)冬半年(当年10月—次年3月)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冬半年降水存在显著的准40年、准2年左右的变化周期,偏少阶段主要发生在1950年代末—1970年代初、1990年代末至今。冬半年发生连旱的频率远大于连涝的频率。广东冬半年降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与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的海温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连续干旱年出现在Ni?o3.4区的海温为负、正异常年的频率分别为61.5%、38.5%。通过对冬半年异常连旱年Ni?o3.4区海温分别为正、负异常时的大气环流场进行合成分析,可知极涡偏弱,欧洲槽偏强,巴尔喀什湖附近的高压脊偏强,广东为一致的偏北风距平场控制,冷空气活跃,而亚洲大陆中低纬度西风带低压扰动不活跃,南支槽活动偏弱,是导致广东冬半年产生连续干旱的共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