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结合德州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建设实例,对该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和构建内容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平台建设中应用到的大数据引擎、新一代实时信息通信、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信息安全防护三项关键技术,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实情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2.
针对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在处理噪声影像中具有的优势,以及同极化SAR图像(HH、VV)之间的相关性与互补性,本文实验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极化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每个极化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然后对不同分解子带系数分别采用有利于斑点噪声去除和信息增强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最终通过NSCT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通过信息熵、相关系数以及等效视数等指标的评价,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信息增强,同时该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斑点噪声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3.
胶州湾营养盐浓度与结构的长期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依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胶州湾营养盐调查与研究资料,系统分析了近40余年来胶州湾营养盐浓度与结构的长期变化规律,以及2000年以后胶州湾营养盐浓度与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胶州湾各项营养盐浓度都呈现增加趋势,但不同种类营养盐浓度变化的时期并不相同。氨氮浓度到2001年达到顶峰,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而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74.
多中心空间开发战略研究——以大郑州都市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单中心、双中心和多中心3种典型的都市区空间开发模式发现,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开发模式已成为全球许多都市区空间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大郑州都市区为例,结合其范围界定和空间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认为,应该采取多中心空间开发模式,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向北、向南和向东3个方向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注重与东西两翼的协同发展,加强与开封、洛阳、许昌等周边城市的空间联系,将大郑州都市区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中部崛起的引领者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75.
沁水盆地地层剥蚀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沁水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不断抬升,遭受了多次剥蚀,但其累积剥蚀量一直悬而未决,不利于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本文在沁水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史、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镜质体反射率反演方法为主,辅以声波时差法和构造剖面法,较为准确地确定了沁水盆地中新生代以来的累积地层剥蚀量。研究表明,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在燕山运动时期遭受最高地温,其后回返抬升并伴有地温梯度下降。参照济阳坳陷连续沉积剖面建立了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的关系,经地温梯度校正后,计算出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最大埋深,从而得到其此后抬升过程中的累积剥蚀量,经与声波时差法、构造剖面法计算结果对比,三者计算结果较为符合。研究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沁水盆地累积地层剥蚀量在1400~3300m之间,其中盆地中部剥蚀量较少,一般小于2500m,盆地边缘剥蚀量较大,可达3000m以上。主要剥蚀时期为晚白垩世至新近纪,地层剥蚀量可达2000m以上;其次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地层剥蚀量一般小于1000m。  相似文献   
76.
2007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列出2007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出2007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列出1990—2007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的相应数据,并进行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77.
以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及首都吉隆坡为例,将Mean-shift算法的影像分割方法应用于研究区的TM影像分类中,较传统方法的分类精度更高,可满足应用需求.依据该分类结果对研究区的空间城市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近期研究区一直处于高速扩展阶段,外延式扩展和填充式扩展并行发展成为该研究区城市扩展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空间错位程度,定量分析其空间错位关系,以宁夏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错位理论与模型,综合利用熵权法、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模型、重力模型以及ArcGIS空间可视化表...  相似文献   
79.
WDC-D地震前兆综合观测数据的抢救和整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地震前兆综合观测数据抢救和整编的必要性; 介绍了前兆观测数据库的选取及特点; 系统收集了首都圈范围内(包括5省2市)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 并对其进行分析、 整编并入库。 通过WDC-D项目支持, 本专题共抢救和整编了8个单位共304个台站的前兆观测数据, 其中专业台121个, 地方台183 个, 共计1709个测项的344M前兆综合观测数据。 同时, 通过局域网和Internet为研究和分析人员提供了前兆综合观测数据的服务和数据共享。 文中分析了WDC-D项目数据共享服务的几种方式, 即局域网内基于C/S结构的应用、 广域网上基于B/S结构的数据下载服务及图形服务方式, 并简要分析了这几种数据服务方式的优缺点。 最后, 在总结和分析所做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0.
对2011年3次短历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闪电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3次短时强降水都以负闪为主,负闪占总闪电的比例都在92﹪以上;②小时闪电频数峰值超前降雨峰值1h或同相;③5min闪电频数超前雨量峰值5~60min;④负闪电密集区主要发生在40dBZ以上的回波区,偶尔发生的正闪一般在较弱回波处;闪电大部分发生在回波顶高大于5km以上的区域;多分布在速度不均匀场附近;闪电密集区与VIL大值区对应关系不太好;⑤不同云体,闪电特征不尽相同,闪电频数高峰有的发生在强回波阶段,有的并不是回波最强阶段,而是减弱阶段。强回波前沿出现闪电密集区或前方无回波处发生闪电,预示未来强回波移动的方向;有的云体发展、成熟阶段闪电分布密集,负闪电主要集中在强回波中心附近,云体减弱阶段闪电分散,集中在单体的不同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