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郑珊  孙晓霞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12,43(3):445-450
采用饵料浓度差减法,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细胞密度的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对海月水母水螅体、碟状体和水母体摄食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密度的微藻细胞密度对水螅体、碟状体和水母体的摄食有显著影响。在实验的藻细胞密度范围内,随藻细胞密度的增加,水螅体和碟状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摄食率一直升高。水螅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最大摄食率均发生在藻细胞密度最高处,分别为4623cells/(ind.h)和4118cells/(ind.h)。碟状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最大摄食率也是发生在藻细胞密度最高处,分别为174671cells/(ind.h)和47218cells/(ind.h)。清滤率随着藻细胞密度增加而降低。在相似细胞密度下,碟状体对中肋骨条藻的摄食率高于东海原甲藻。水螅体和碟状体对同种藻的摄食情况不同,在相似藻细胞密度下,碟状体的摄食率比水螅体高。经过藻类饵料适应处理的水螅体对藻类的摄食率会有显著增加,约为未经饵料适应处理的10倍。水母体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未发生摄食。  相似文献   
62.
We used long term monitoring data to evaluate changes in abundance and species dominance of small-jellyfish (collected with zooplankton net whose bell diameter was less than 5 cm) between 1991 and 2009 in the Jiaozhou Bay, China. Zooplankton samples were vertically towed with conical plankton net from near-bottom to surface, identified microscopically, and mapped in time-space using Grapher 7.0 and Surfer 8.0.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undance of small-jellyfish throughout the bay had been increasing during 2001-2009 on average of 15.2 ind./m 3 , almost 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between 1991 and 2000. The occurrence of peak abundance shifted from spring to summer after 2000, and two peaks appeared in spring and summer, respectively, after 2005. Both the abundance and the frequency of blooms of small-jellyfish increased after 2000 in the bay. In addition, the biodiversity of jellyfish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years with a change in dominant species. Several new dominant species appeared after 2000, including Rathkae octopunctata in winter, Phialidium hemisphaericum in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Phialucium carolinae in spring, and Pleurobrachia globosa in summer and autumn, while some previous dominant species throughout the 1990s (Eirene ceylonensis, Zanclea costata, Lovenella assimilis, and Muggiaea atlantica) were no longer dominant after 2000. The abundance of small-jellyfish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nsity of dinoflagellates, and the abundance of zooplankton. We believe that the changes in smalljellyfish abundance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were the result of eutrophication, aquaculture and coastal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ound the bay. Concurrently, seawater warming and salinity decrease in recent decades promoted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small-jellyfish in the bay.  相似文献   
63.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部署,近几年多个省份开展了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从加强抗震设防到应急预案编制、志愿者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工作。但现有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还没有统一建设和评价标准,建设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对于推进这一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本文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和调研,结合在大连市开展的具体实践,对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综合各省市实践经验和行业管理办法,参考安全社区建设方面的标准和管理规定,给出了地震安全社区的定义、建设标准应包含的要素及主要内容,讨论了应用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制定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1985-2013年黑河中游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黑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 研究水系统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非常关键. 基于甘肃河西黑河中游流域地下水位动态、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和灌溉统计数据, 研究了1985-2013年黑河中游流域地下水位时空变化. 结果表明: 地表水的不合理分配和耕地的扩展导致了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地下水位的剧烈变化. 1985-2004年区域地下水位以下降为主; 2005-2013年呈现下降和回升两极发展趋势, 冲洪积扇群带地下水最大下降达17.41 m, 而黑河干流沿岸地下水位最大回升了3.3 m, 地下水埋深普遍增加了1.0~3.0 m. 尽管地下水位在2005-2013年表现出回升趋势, 但干流中游盆地地下水系统处于严重负均衡状态, 制定合理的“生态分水”方案和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65.
洞穴沉积铀含量及其同位素初始234U/238U[(234U/238U)0]变化均与过去气候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文章分别对石笋中U含量和(234U/238U)0的气候意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多数研究认为洞穴沉积U含量和(234U/238U)0可能指示土壤湿度和有效降水变化。然而,不管是对洞穴沉积的U含量还是(234U/238U)0,其气候环境意义解读还存在两种观点。但无论如何,这些研究成果都显示了洞穴沉积的U含量和(234U/238U)0是研究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替代指标。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土壤环境和过程,还应关注U来源的相对贡献变化和其他微量元素与U元素的关系。这一指标可能在对东亚地区的大气粉尘活动和冬季风演化、地表生物量的变化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太阳黑子和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水文要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剖析"太阳-气候-水资源"体系作用机制对区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探究太阳黑子运动和厄尔尼诺(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降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对研究区域水文过程显著影响分别发生在11 a和2~7 a周期上;太阳黑子运动能量以ENSO为"媒介"作用于流域降水和河川径流,但对地下水位波动影响不明显;太阳黑子活动在不同时频域对研究区域水文过程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太阳黑子的"直接"影响可能通过调制ENSO外的气候模态来实现,其"间接"作用则通过"ENSO-西太平洋副高-东亚环流-水汽运动"系统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67.
生石灰膨胀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海珍  高春 《岩土力学》2010,31(4):1253-1256
用生石灰处理软弱地基是工程中最常用的手段,生石灰膨胀量的计算是核心问题。为了研究生石灰的膨胀特性,以生石灰和生石灰与水泥的混合料为试样,考虑了磨细度、配合比及约束力等影响因素,进行室内试验,得到了生石灰的膨胀规律,即不论其他影响因素如何变化,生石灰体积膨胀系数 与约束力 总有如下数学关系: ,此关系由试验得出。用于地基处理时,膨胀系数 取决于地基土侧压力系数 、重度 以及深度 ,其关系为: ,该公式可为与生石灰有关的地基处理问题提供更可靠和准确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68.
对于大气层以下的传统可见光天文导航,存在白天日照强烈而无法观测星体,数据缺乏连续性,可观测恒星数量少,无法实现全天时天文导航等问题.文中设计并探究利用红外探测器焦平面成像技术来取代可见光CCD成像技术的短波红外天文导航方法,分析短波红外波段相对于可见光波段,在大气层内白天观星实现全天时天文导航的优势,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实...  相似文献   
69.
利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区域1993~2012年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作出重力场动态图像和部分重力点值时序变化图,总结在这20年里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活动规律,分析研究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区域及其临近区域较大震级的地震孕育过程中区域的重力变化情况,为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区域地震预测预报提供经验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0.
寻明胜是2009年1月调到费县国土资源局担任局长的。上任后半年多时间里,寻局长跑遍了全县的沟沟岔岔,提出了向河滩、荒山要耕地的工作思路,国土资源工作获得长足发展。三年多里,他先后向上级部门争取了4000万元的土地整治项目,总规模达2.6万亩。这个数字凝聚他和同志们太多的心血。每一个项目,他跑了何止十趟八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