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医经典课程是中医学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根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中医学临床基础,尤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学经典,做临床”成为无数中医学子的座右铭。然而,现代高校中医经典教学却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本文试从中医学教学现状入手,讨论中医经典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2.
珠江口海平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及口门位置的四个验潮站38年的月均水位资料,利用小波方法分析水位的周期性变动成分,同时结合重标极差法与Mann-Kendall法对水位变动的持续性及趋势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网河区与口门位置水位变动的异同,揭示珠江口海平面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957-1994年间,珠江口海平面存在2~8a的显著周期性变动,以及10a和20a左右的周期性变动。珠江口的海平面变化具有明显的持续性,且越靠近口门,这种持续性越明显。珠江口的海平面变化总体为上升趋势,上升速度介于1.6~4.0mm/a。  相似文献   
23.
《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发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筱美 《国土资源》2010,(5):46-46
<正>金属尾矿的综合利用率目前平均不到10%,到2015年全国尾矿综合利用率要求达到20%铁矿尾矿的综合利用、有色金属尾矿的综合利用、黄金尾矿的综合利用被《规划》列入尾矿综合利用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24.
25.
福建省上杭县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承涛  周美进 《福建地质》1994,13(3):151-158
罗卜岭异常区处于成矿有利部位,本文通过对该区的热液蚀变分带、岩石化学特征、包裹体特征等的初步研究以及对化探异常进行深部验证,认为罗卜岭异常区存在着斑岩型铜(钼)矿床,是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26.
本文阐述了天线准确定位的重要性,提出了影响天线相位中心与测站标志之间准确关系的误差来源,也提出了能够减少误差,检测粗差的外业方法和设备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7.
充填裂隙渗流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相似文献   
28.
临湘县桃林铅锌矿床成矿条件及成因的重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林铅锌矿为我国著名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五十年代以来曾认为该矿床控矿条件以断裂构造为主,地层岩石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不大,属典型的中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笔者近几年来经过调查研究认为,矿床的形成不仅受断裂构造、岩体热能条件的控制,而且还严格受地层层位、岩性组合等条件的控制,应属于沉积—热液改造层控型萤石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9.
30.
瑞金市沙洲坝地面塌陷成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瑞金市沙洲坝地面塌陷现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造成的环境与经济损失,提出了防治地面塌陷、保护国家重点文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