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篇 |
大气科学 | 29篇 |
地球物理 | 11篇 |
地质学 | 150篇 |
海洋学 | 15篇 |
综合类 | 9篇 |
自然地理 | 3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中国城市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基于GWR模型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城市发明专利授权数,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讨了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揭示主导因素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创新能力呈现由东南向西部递减的趋势,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而以西藏各市及青海、新疆部分城市为主的西部城市创新能力最弱,空间集聚性显著;创新能力高-高集聚的地区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低-低集聚的地区为西部及东北地区。2)影响因素方面,各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较好,显著区域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财政投入、人才要素、经济基础、经济外向度、金融环境、信息化水平,除财政投入对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之外,其他因素皆同时存在正负相关效应;各自变量指标回归系数区间范围较大,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3)主导因素方面,东南部城市创新能力受经济基础影响较大,而东北以及西部城市受金融环境影响较大。中国城市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存在空间分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定创新政策时需要考虑不同城市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中国城市创新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3.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9,自引:11,他引:69
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度长期维持阻塞形势的背景下,2008年1月11日至2月2日中国南方连续经历了4 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简称“0801南方雪灾”)。这次强天气事件过程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且灾害极为严重。其天气学特征表现为中高纬阻塞形势稳定少变,低纬系统活跃确保水汽输送,以及南方部分地区满足冰雪风暴形成的有利天气条件等。研究表明,导致大气环流异常从而促使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强天气事件出现的主要因素包括:(1)北极涛动(AO)的异常活跃,有利于行星尺度波动的稳定维持;(2)阻塞上游50°N区域有极强的负涡度平流持续输送到阻塞区,使濒临崩溃的阻塞形势得以重新加强,从而使阻塞形势长时间稳定维持;(3)青藏高原以南低纬地区南支气流活跃,确保中国南方充沛的水汽来源;以及(4)长期存在有利于冰雪风暴生成发展的天气 动力 物理学条件等。\n“0801南方雪灾”事件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冰冻现象极为严重。文中借助新型卫星CloudSat的星载云廓线雷达(CPR)资料对这次事件中典型云系进行天气 动力 物理学分析,揭示出西南暖湿气流沿锋面爬升,形成界限分明上下交替的两个冷暖气团,冷气团较浅薄;在2—4 km高度存在一个融化层,冰水不仅存在融化层之上,在近地面层亦含有丰富的冰粒子。\n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分析发现,在此期间中国南方大部地区中层(大约在850—700 hPa)存在温度大约在0—4 ℃的逆温层,地面气温大致维持在-4—0 ℃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分析\n表明,此次大范围冰冻灾害天气是由于冻结、凝华和冰雾粒子的附着增长等物理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0801南方雪灾”事件持续时间较长,事件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其成因可追溯到行星尺度系统。研究极涡异常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表明,平流层极涡变化比对流层的超前,尤其是该事件前期平流层极涡进入12月后就趋于加强,而对流层的极涡加强则明显滞后,并且直到1月中至2月初才快速加强;这意味着平流层蕴含着对流层极涡变化及伴随的强天气事件的先期信号,这可能是中长期预报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4.
195.
196.
新疆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中的铯沸石:内部成分不均一性与岩浆-热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和电子探针定量分析、面分析技术,对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各结构带中共生矿物及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结构带中,铯沸石有着不同的共生矿物和化学成分。在叶钠长石-锂辉石带形成早期。铯沸石常和电气石、富铯的锂云母共生,为成分均一的原生铯沸石,其CRK和Si/Al平均值分别为74.5和2.34。到叶钠长石-锂辉石带形成晚期及石英-锂辉石带形成阶段,原生铯沸石发生再平衡作用,在相对封闭体系中经历出溶作用后,形成团块状的富Na铯沸石和富CS的铯沸石脉,并与富铯的锂云母共生。到白云母-薄片钠长石带阶段。在热液作用下,原生铯沸石被次生铯沸石所交代。该次生端员铯沸石的CRK和Si/Al平均值分别为93.4和2.05。它的出现表明岩浆演化从岩浆-热液阶段进入热液阶段。总之,铯沸石作为原始伟晶岩熔体最晚期的产物.记录了3号伟晶岩脉原始岩浆中碱金属经过了极度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197.
碰撞造山过程中流体向前陆盆地大规模迁移汇聚:来自长江中下游三叠纪膏盐建造和区域蚀变的证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通过对长江中下游的地质调查,提出了大规模流体迁移汇聚的3个地质证据:①穿切寒武系一三叠系的大面积白云石化和硅化蚀变域,整体上发育在沿江成矿带与大别造山带的夹持地带,蚀变域内强弱相间的蚀变带呈NW向展布,受垂直于大别造山带的断裂系统控制,可能记录了长距离迁移的流体活动轨迹;②沿江局限盆地内大量发育的中下三叠统巨厚的膏盐建造。其结构构造特征揭示了区域热卤水在局限盆地内的排泄汇聚与化学沉积对其形成有重要的贡献;③早中三叠世同生沉积的铁碳酸盐建造和块状硫化物铁铜铅锌矿床,与膏盐建造或呈互层,或者分离,但均具有相同的产出层位和密切的伴生关系,是高盐度热卤水同生沉积的产物。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前人资料,提出了大别碰撞造山过程中流体迁移汇聚与成矿的概念性模式。 相似文献
198.
重庆市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可再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主城岩溶区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5大背斜的层状热储构造中,地热田主要分布在背斜两翼和背斜南(或北)倾没端。热储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盏层为须家河和侏罗系地层,下部隔热层为三叠系飞仙关组泥灰岩地层。随着地热经济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加大,重庆市地热水资源可再生性受到影响。本文基于重庆市多年的地热资源勘查、监测资料,将主城岩溶区5个背斜的地热资源分为温泉出露和背斜翼部中深埋藏两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对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的可再生性进行分区评价。结果显示,主城岩溶区地热资源属强可再生性的有5个,较强的有10个,中等和弱的分别为8和7个,其分布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12.95%、32.2%、32.15%和22.7%,可再生性总体呈较强-中等;其中温泉出露型的资源可再生性以较强和中等为主,分布面积分别占温泉出露区总面积的33.6%和33.95%;中深埋藏型以较强和强可再生性为主,其分布面积分别占中深埋藏区总面积的25.9%和30.8%。较强和强可再生性地热主要位于背斜北段,中等-弱可再生性地热则分布于背斜中段和南段。中深埋藏型地热资源的可再生性总体较温泉出露型的强。由此,建议加强背斜两翼中深埋藏区北段地热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同时控制中-弱可再生性地热资源区,包括背斜两翼中深埋藏区中南段和部分温泉出露区的开采规模,以确保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9.
海南方言地名的标准化处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峙字地名的标准化处理的质疑 “峙”字作为我国沿海各地岛礁通名的由来已久。在浙江、广东和海南均有含峙字之地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峙字作为岛礁通名或专名的约200余处。 海南方言中,“峙”读dī音, 而作为岛屿通名时则读为du;前者为文读,后者为白读。地名学者曾庆刚先生在其《“峙”小考》文中,有:“‘峙’,其标准读音有二:一读shì,二读zhì,笔者认为,作为地名用字的标准读音应读作shì。……另外,从方言读音考之,亦可证明这个“峙”是广东和海南土生土长的。”“……故可以说,‘峙’不论读si、shì、du,都是‘小岛’的意思,是中国地名专用字之一。” 相似文献
200.
试论贵州水银洞金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的含金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是近几年发现的大型-特大型规模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以往的研究中强调了黄铁矿与金的密切关系,但实践中发现并不是矿床中所有黄铁矿都含金。为了弄清黄铁矿含金性的规律,作者采集了不同品位、不同部位(矿体、顶底板及顶底板中的脉)的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矿相学岩石学研究,结合电子探针、化学分析结果,同时参考了前人关于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研究及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的研究成果,认为本矿区黄铁矿具有多样性,而富含有机质的低温热液阶段形成的胶状黄铁矿和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是矿区最重要的载金黄铁矿。含金胶状黄铁矿具有球状外形、环形收缩裂纹和龟裂纹等可识别的标志。金就富集在胶状黄铁矿及少量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的外圈环带中,即富砷的外带部位,并与低硬度区相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