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21.
This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on of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gravity cage exposed to waves by use of a numerical model. The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lumped mass method to set up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of the whole cage; meanwhile the solutions of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the Runge-Kutta-Verner fifth-order and sixth-order method. Physical model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numerical model. The results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22.
鲜水河断裂带的现今水平形变及构造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鲜水河断裂带水平测距的新成果,讨论该带现今构造运动的动态特征。在分析水平形变的基础上,联系表层构造形变和区域背景,探讨地块沿断裂带运动的模式。认为该带的现今运动主要表现为断裂带两侧地块往东南的同向不等速滑动,其地表形变效应则与左旋走滑相一  相似文献   
123.
124.
景谷盆地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盆地南北长18千米,东西宽3.5—5.5千米,为第三系张性断陷盆地。盆地内上第三系湖泊、河流相及三角洲相沉积不整合于下第三系红层之上,分布面积约90平方千米,保留厚度达2400余米。(图1) 景谷盆地是世界上已知最小含油盆地之一,也是滇黔桂地区第三系盆地中至今已发现的两个含油盆地之一(另一个为百色盆地)。据统计,中国南方十省区约有第三系沉积盆地100多个,是一个很重要的石油勘探领域,然而,它们的含油性却有着非常悬殊的差异,相当一部分盆地因各种原因不产油气。因此,研究景谷盆地的含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探讨西北干旱区两种典型荒漠植物1 a生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降雨格局变化的响应,在野外设置了双因素总降雨量和降雨间隔时间控制试验,测定了不同生长季节幼苗的生长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1)总降雨量增加30%对两种荒漠植物地下根系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但促进了地上部分的生长,其中红砂株高、基径分别增加了25%、29%,白刺分别增加了10%、48%,在降雨间隔时间延长的情况下其效果更显著(P<0.05);总降雨量减少30%虽对两种荒漠植物株高和基径无显著影响(P>0.05),但促进了两种荒漠植物地下垂直根系的生长,红砂和白刺主根垂直深度平均分别增加了21%、40%,且降雨间隔延长其效果更显著(P<0.05)。(2)在总降雨量增加30%和降雨间隔时间延长的情况下,两种荒漠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达到最大值;而总降雨量减少30%,降雨间隔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两种荒漠植物倾向于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下,根冠比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4、0.78。(3)总降雨量增加降雨间隔时间延长的大降雨事件将有利于两种荒漠植物幼苗生长,然而这种促进效应依赖降雨间隔时间;降雨量适当减少虽抑制了两种荒漠植物幼苗地上生长,但增大了根冠比,改变生物量分配模式是其适应干旱胁迫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6.
对常规探空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多个单站要素物理特征量,利用郑州辖区7个观测站1990~2000年实况资料,寻找各要素特征量与冰雹天气的关联,选取相关性好的因子,建立冰雹天气单站物理特征量预报方程。经历史回代,方程拟合率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27.
根据老厂矿区特别是老厂四勘区煤田和煤层气勘探的基础资料,重点评价该区及煤层气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煤层气成藏条件研究及煤炭资源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8.
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中,煤层的对比并在钻井过程中的预告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而只有在对勘区煤层精细对比,掌握各主要煤层、标志层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预告主要的煤层气储集煤层。本文总结老厂煤矿区的煤层综合对比方法,并对中外合作煤层气探井FCY-LC01各主要目的煤层进行了准确预告。  相似文献   
129.
在恩洪煤层气勘查中,为攻破难关,根据地质特点、诸多物探方法中,首选二维地震勘探,在煤层埋深大于300m以上的未经勘探区,进行区域性了解。查清区内地层发育情况,煤层埋藏深度、厚度及变化情况。了解区内断层及其性质,对主要煤层的展布进行追踪,经过勘探结果,在高原山区利用地震勘探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0.
龙江流域"94·6"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韦明飞  桂雨催 《水文》2004,24(3):62-64
1994年6月11~16日,龙江流域连降暴雨,致使该流域发生全流域性的历史性大洪水,流域出口控制站三岔水文站出现了建站40年以来第一大洪水,造成了重大洪涝灾害损失,与历史上出现的大洪水相比,本次暴雨洪水损失甚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