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6篇 |
免费 | 369篇 |
国内免费 | 2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1篇 |
大气科学 | 204篇 |
地球物理 | 229篇 |
地质学 | 901篇 |
海洋学 | 127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147篇 |
自然地理 | 1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64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土地管理领域改革和创新的热点和焦点。2007年11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重点在于“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作为土地市场调控与管理措施在不断构建与完善,对发挥土地储备制度作用作了明确要求。为这项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西昌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防灾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昌市地处川西的安宁河流域,区内地质条环境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育,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西昌市目前发育的153处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统计,总结了地质灾害在流域、高程、时段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对影响或控制西昌市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形地貌、构造、岩土体结构、地震、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西昌市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提出了适用于该地区的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灾建议。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城市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桂林喀斯特城市的快速扩展、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城市热岛现象越来越明显。以桂林1989-2006年5景TM/ETM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反演植被覆盖度Pv,利用Qin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ts,分析Pv空间和时间变化对t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间上ts随Pv的提高而降低,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在时间上Pv<0.2面积比例逐年增加,1989年7.8%、1991年15.2%、2000年20.7%、2005年21.1%、2006年22.7%;而Pv≥0.7面积比例逐年减少,1989年49.2%、1991年27.4%、2000年27%、2005年16.5%、2006年11.1%。其导致地表温度高于茂密林地表面温度的比率z>20%的高温像元比例逐年上升;而z≤10%的低温像元比例逐年下降,1989年28.9%、1991年25.4%、2000年23.7%、2005年22.2%、2006年20.4%。植被覆盖的喀斯特山峰呈现显著的凉岛现象,从而调节喀斯特城市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4.
苗儿山岩体位于湘西南与桂北交界处,其北段处于湖南省境内,南段主要位于广西省境内, 岩体总出露面积约1 600 km2。该岩体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地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与华夏地块的结合部位,为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其中晋宁期花岗岩可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侵入期次,分别对应猫儿界岩体群、谭家坳岩体群和报木坪岩体群,其成岩年龄分别为811.3,(807±11),(806±9) Ma,不同侵入期次间隔时间短,岩浆活动连续,并在空间上具有从北东往南西依次侵入的特点。晋宁期花岗岩经加里东早期动力变质作用后,已经全部变为糜棱岩化花岗岩或花岗质糜棱岩,按化学成分主要属花岗闪长岩。晋宁期花岗岩属铝过饱和的钙碱性酸性花岗岩类,其Al2O3含量高,铝饱和度(A/CNK)和铝饱和指数(ASI)均大于1.1,富集Rb、K、Th、U和稀土元素,强烈亏损Ba、Nb、Sr、P、Ti元素,Nb/ Ta比值(9.36)较小,显示出地壳物质熔融形成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特征,但其SiO2质量分数(69.38%)较低,K/Na比值(0.85)小于1,且铁镁质成分TFeO和MgO质量分数(4.04%和2.34%)偏高,与典型的华南壳源花岗岩略有不同,暗示可能有少量幔源物质混入。Rb/Sr-Rb/Ba图解表明晋宁期花岗岩的源岩主要是难熔的低成熟度的砂屑岩。多组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晋宁期花岗岩为与洋壳俯冲有关的岛弧型花岗岩,暗示华南洋俯冲板片的折断和拆沉引发深部地幔上涌致使基底地壳的部分熔融而形成花岗质岩浆活动,同时有少量幔源成分的加入。晋宁期花岗闪长岩糜棱岩化形成于郁南运动和北流(崇余)运动之中,反映在加里东早、中期的造山运动中,除了强烈的碰撞挤压作用外,还兼具水平方向的韧性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成熟勘探区剩余资源量的多少倍受关注。根据金湖凹陷的油藏规模分布特征,应用分形方法估计该区的石油地质资源。石油地质资源总量为12284×104t,分布在507个油藏中;其中未发现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740×104t,分布在126个油藏中。这反映了该区的油气勘探程度较高,但仍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大量中-小油藏是今后勘探的主攻目标。分形方法作为油气资源评价的一种新途径,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岩体结构面的各向异性与尺寸效应特征对其力学性质影响较大,综合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分析不同尺度结构面的各向异性分布,提出考虑正交方向三维形貌参数的各向异性变异系数AVC3D。通过渐进覆盖法统计4组天然岩体结构面10种不同采样尺寸的各向异性变异系数及其尺寸效应规律。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变异系数均随结构面尺寸增大而减小至定值,其与结构面尺寸具有较好的负对数函数关系;通过归一化处理,各向异性变异系数与结构面尺寸呈现较好的线性函数关系,表明各向异性变异系数具有分形结构,分维数D可以实现其尺寸效应的规律统计。该方法揭示了影响结构面形貌特征方向性变化的最大有效倾角?*max和粗糙系数C的增长幅度会随采样尺寸增大趋于稳定的变化机制,体现了当结构面达到各向异性尺寸效应的阈值后,会呈现出稳定的各向异性规律。 相似文献
17.
德钦—下关地区铅锌矿控矿构造及成矿预测遥感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工作利用美国一、二号陆地卫星MSS数字化磁带经I~2S_101图象处理系统作多种功能数字图象处理的卫星影象图进行地质解译。通过解译,区内共划分出18条线性构造密集带和8个环块构造发育区;4个I级、5个II级、6个Ⅲ级影象地质单元。铅锌矿化富集地段是在南北向线性构造密集带与东西向线性构造的交汇部位,若有北北东-南南西向线性构造复合,则可出现矿床。环形构造就发育在这些构造交汇部位。金顶特大型铅锌矿床即赋存在大环套小环,小环又叠置连生的环形构造发育部位。根据卫星影象解译所获得的地质信息,结合已知的铅锌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远景预测区的圈定,共圈出A类3个、B类2个、C类13个。在A类预测区金顶铅锌矿床的外围,发现2个富银多金属含矿带,结合地表矿化,指出3个普查评价靶区。 相似文献
19.
北京房山岩体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北京房山侵入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单元和三种不同结构的花岗闪长岩单元组成,岩体中广泛分布的镁铁质微粒包体、富集暗色矿物的线状条带以及各岩相单元的非渐变接触关系等宏观特征,指示岩体的形成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密切联系。122个斜长石成分剖面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它们众数成分为 An=29的更长石。但是,其成分变化范围极宽(An=14~56),晶体内不同部位的成分有很大差别,出现正常环带的 An 值较低(14~42),内环带的 An 值较高(24~56)的特殊情况,指示斜长石结晶环境的改变,暗示具有富钙基性岩浆的加入。从岩体边部到中心,斜长石 An 牌号逐渐降低,但相邻岩相单元之间有较大的重叠,表明不同岩石单元中的斜长石成分主要受控于岩浆成分的变化,与分离结晶作用无关。斜长石的韵律性环带、特别是内环带的发育则是岩浆混合作用机制的有力证据。基性岩浆的反复注入不仅改变寄主岩浆的成分,而且也控制了它的温度、定位机制和岩石的结构特征。因此,房山岩体的形成过程还包含了镁铁质岩浆多次注入的历史,并且从外到里基性岩浆的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5年4~5月在黄海和长江口海域进行的春季底拖网调查,应用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了黄海中南部鯷鱼(Engraulis japonicus)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1)黄海中南部鯷鱼的食物组成为不同粒径的浮游动物、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uca)和仔稚鱼,其中以粒径为500-900μm的浮游动物为主,贡献比例占61%~84%;仔稚鱼贡献比例占16%~21%,较传统胃含物方法分析的结果小;(2)黄海中部海域鯷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平均值较南部海域高,原因可能与各海域的能量来源不同或存在微食物环有关,也可能与不同海域鯷鱼的能量转换途径不一样,即与食物链长短不一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