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78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探讨夏甸金矿床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成矿行为,本次以夏甸金矿床外围花岗岩、构造碎裂岩和金矿石的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资料为依据,研究其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在不同岩矿石中丰减富集变化及成矿过程.在化学成分方面,招平断裂带碎裂岩中具有较高的SiO2、K2 O值,Fe2 O3、Na2 O、CaO降幅较多,反映了成矿阶段存在有普遍的硅化现象和钾化现象和铁质流失现象进入到热液成矿中;矿石化学成分中SiO2、Al2 O3和Fe2 O3具有较大幅度的增升和降低的双重变化特点,尤其是铁、钾、钙增加比例较高,指示与成矿过程中普遍发育的黄铁矿化相一致,矿石中K2 O含量比玲珑花岗岩平均含量高30%,则代表钾化的岩石更有利于金矿的沉淀.夏甸金矿区的围岩中Au元素含量普遍低于正常的玲珑花岗岩,但Ag、W等元素含量则普遍较高,是平均值的3~10倍,断裂带碎裂岩中亲硫(亲铜)元素Ag、Cu、Pb、Zn明显增高,尤其是Ag和Zn分别是玲珑花岗岩的2.79倍和2.09倍,说明亲硫(亲铜)元素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亲铁元素Cr、Co、Ni、Mo、Au、Sn、W整体上呈递增状况,大离子亲石元素Li、Be、Rb、Zr、Nb、W、Sr、Ba、As大多呈亏损状态.矿石中Au、Ag、W、Cu等具有强烈的富集,其中Au富集了381.40倍,W富集了3961.23倍,Ag富集了254.16倍,Cu富集了116.19倍,而Bi、Mo、As、Pb、Zn等富集度相对稍低,在3~20倍之间.在围岩、破碎蚀变带和金矿石中,皆出现了非常高的W元素富集,展示了招平断裂带具有独特的成矿地球化学行为.夏甸矿区围岩、构造蚀变碎裂岩和金矿石中的ΣREE总量分别为78.82×10-6、27.15×10-6和102.43×10-6,LREE/HREE比值分别为19.3、8.46和12.66,金矿石中具有相对较高的ΣREE、LREE和HREE,说明在成矿过程中外来物质的加入改变了稀土元素的含量和比值,也是区分矿与非矿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矿区围岩、构造蚀变碎裂岩和金矿石的δEu分别为1.88、1.49和0.83,Eu/Sm值分别为1.57、2.05和0.69,Ce/Yb值分别为25.15、5.33和12.86,轻重稀土内部分馏均较小,成矿环境为弱氧化环境,说明夏甸金矿在成矿过程中,稀土元素更多地是反映从流体体系中带入到成矿的过程,使矿石中稀土元素含量相对增加.结合光片鉴定结果,在金成矿过程中,先期形成的黄铁矿多呈碎粒状,裂纹十分发育,黄铜矿呈他形粒状充填于黄铁矿裂纹中与金共生,说明自然金是与黄铜矿是同期形成的,而晚于黄铁矿的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122.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联合深部咸水开采技术(CO2-EWR)被认为是有效的碳减排途径之一。在新疆准东地区率先开展CO2-EWR技术,可在实现CO2减排的同时获得咸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取得环境经济双重效益。以往研究大多以概化模型为主,缺乏工程实践依托,根据准噶尔盆地东部CO2源汇匹配适宜性评价结果,基于我国首个CO2-EWR野外先导性工程试验场地资料,构建拟选CO2-EWR场地西山窑组三维(3D)非均质模型开展了场地尺度CO2-EWR技术潜力研究。研究表明,拟选场地CO2理论封存量为1.72×106(P50)t,动态封存量为2.14×106 t。采用CO2-EWR技术可实现CO2动态封存量11.18×106 t,较单独CO2地质封存提升5.22倍,同时可增采咸水资源10.17×106 t,CO2采水比率为1∶0.91。同时,该技术可有效缓解因CO2大量注入引起的储层压力累积,提高CO2封存效率,增加咸水开采潜力。本研究可为新疆准东地区实施规模化CO2地质封存联合深部咸水开采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3.
研究地热储层裂隙岩体中的渗流传热过程对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干热岩地热工程为背景,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对地热储层单裂隙岩体中渗流传热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流体注入速度和温度对岩体温度场的影响及其对干热岩地热工程的影响。研究发现流体参数对岩体温度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岩体温度场受扰动区域以及幅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岩体温度场达到稳态所需要时间的影响。流体注入速度的提升会降低系统的寿命和寿命期的出口法向总热量值,当考虑出口法向总热通量时,存在最佳流体注入速度,本研究中最佳流体注入速度为0.011m/s。流体注入温度的提升会增加系统的寿命和系统的出口法向总热通量和总热量。研究为干热岩自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工程运行参数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4.
储层建造是商业化开采干热岩高温地热能的关键技术,二氧化碳爆破致裂技术为此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述了二氧化碳爆破致裂技术,以及爆破过程中二氧化碳充装量、活化器用量、定压片厚度之间的关系。重点完善了用于干热岩储层建造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相关工作,设计了致裂器内部具体参数,优化了外部结构和系统,最终研发了一种可用于干热岩热储层建造的二氧化碳致裂器,为干热岩储层建造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填补了耐高温高压的井下二氧化碳致裂器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5.
海洋溢油事故频发的今天,消油剂的使用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溢油应急处置措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消油剂乳化性能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所开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的特点及颗粒粒径、波浪类型、温度、黏度等因素对消油剂乳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6.
5月24日,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政府共同举办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创新座谈会在广州开幕,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会上充分肯定了广东省在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他强调,要以政策创新推动土地管理改革创新,加快制度供给,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27.
MapMatrix是基于航空卫星遥感等数据进行多源空间信息综合处理的平台,功能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灵活。介绍基于地形图矢量数据,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MapMatrix进行DEM制作的方法,相对于利用ArcInfo进行地形图矢量化DEM生产的传统方法,该方法优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8.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近18 a新疆沙地动态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新疆1990—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变化状态与趋势指数模型分析新疆沙地的动态,依据沙地的转化方向及转化源探讨新疆沙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区沙地在1990—2000年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84.40 km2·a-1,草地转换为沙地的面积最大;2000—2008年呈减少趋势, 2000—2005年和2005—2008年减少速率分别为86.98 km2·a-1和118.26 km2·a-1,且主要转换为耕地。沙地面积的增加和减少受气候干湿变化和人类活动控制。同20世纪50—90年代相比,1990—2000年新疆沙地扩张速率降低了近一半,局部荒漠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原因为大规模的土地开垦与气候的暖湿变化。2000—2008年新疆沙地面积不断减少,原因为土地开垦模式发生着变化、生态建设的较快发展以及气候处于相对暖湿的状态。但一些地区沙化问题仍然存在,新疆干旱脆弱的生态环境本质没有根本改变,依然存在着土地沙漠化的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129.
9月8日~11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自治区副主席王波、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李世镕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的14个项目区,就未利用土  相似文献   
130.
陈国栋  梁永辉  徐先坤 《岩土工程技术》2010,24(4):214-216,F0003
建筑碎渣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但也是一种再生利用率很高的资源.如果经过一定方式的处理,使其变废为宝,处理后的建筑碎渣即可成为新的建筑材料再次使用.分析了建筑碎渣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点,指出建筑碎渣存在再生利用的可行性;介绍了国内外建筑碎渣的处理现状、利用途径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对于建筑碎渣处理利用的几种主要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