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6篇 |
免费 | 425篇 |
国内免费 | 5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6篇 |
大气科学 | 388篇 |
地球物理 | 389篇 |
地质学 | 1265篇 |
海洋学 | 303篇 |
天文学 | 21篇 |
综合类 | 120篇 |
自然地理 | 2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10篇 |
2013年 | 89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云南主要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的云南11个主要铅锌矿床中,永善金沙厂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为典型的“异常到”铅(含放射性成因错很高,206Ph/204Ph=20.48~21.35,207Ph/204Ph=15.42~16.14,208Ph/204Ph=40.03~41.79),其余10个矿床的铅同位素均为“混合型”铅。所获得的错同位素年龄都不能反映成矿或围岩时代。根据铅同位素判断,金沙厂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上地壳;其金矿床的成矿物质应是多源。 相似文献
102.
下扬子地区上泥盆统五通组沉积构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下扬子区晚泥盆世五通组典型的沉积构造,如风暴砾滩、冲洗交错层理、滩脊、三脊波痕、植物化石及遗迹化石埋藏相特征等。全定量分析了泥岩类的主化学组成及微量元素,其主化学组成具有高SiO2含量。高K2O/Na2O比值,低MgO, Zr, Hf组合特征显示近源沉积特征,与下伏下古生界有显著差别,B, Ga, Ba, Sr, Rb等元素反映出滨海及海陆交互的沉积环境。综合分析沉积构造、沉积地球化学及区域地质特征,认为五通组形成于弧后前陆盆地,其沉积过程是一个海侵过程,这一大地构造背景一直延续到早石炭世末。 相似文献
103.
为了减少由于不同岩性的反射率值差异而造成提取到错误的蚀变信息, 采用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ASTER)数据, 以内蒙古昌特敖包地区为研究区, 先开展岩性分区, 再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阈值分割的方法提取矿化蚀变信息, 并进行了方法对比与野外验证工作.褐铁矿化蚀变信息验证点共12个, 不分区直接提取的信息有6个与验证点吻合, 分区后提取的信息有8个点与验证点吻合; 绿泥石化蚀变信息验证点共5个, 不分区直接提取的信息有2个与验证点吻合, 分区后提取的信息有4个点与验证点吻合.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不同岩性存在的反射率差异, 造成高背景值地区提取出较多的非矿致异常信息, 而低背景值地区弱信息被噪声淹没的现象, 该方法能够减少不同岩性产生的反射率差异. 相似文献
104.
糜棱岩中相对坚硬矿物的碎斑通常具有由重结晶物质的尾部所决定的内部单斜对称性。碎斑及其尾部称为‘碎斑体系’。它可以作为有价值的旋涡方向指示物。根据尾部的几何特征可把碎斑体系分为σ-型和δ-型。σ-型有楔形重结晶的尾部,其中线分布在平行于尾部包含体系对称轴的参照面的两侧对边上。σ-型进一步分为σa-型,这种碎斑在相对均匀的基质中是孤零的;和σb-型,其碎斑是与基质中的剪切带叶理相伴出现。典型的σ-型有细长的重结晶的尾部,它的中线横穿邻近碎斑的参照面。接近碎斑的基质物质经常出现湾形,尾部还呈现了明显弯曲。糜棱岩中碎斑体系是与碎斑相邻其质中非共轴流动使碎斑外壳中相对弱功力重结晶颗粒集合体改变其形状而发育起来的。这一习性已在剪切箱的实验中被模拟。利用嵌入硅质油灰的刚性圆柱体周围的波动标志线进行简单剪切实验。这个实验是在不同变形速率条件下逐渐减小刚柱直径去模拟重结晶速率(R)相对变形速率(γ)的变化。R/γ比值决定发育何种碎斑体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高R/γ值时,从碎斑流开的重结晶物质不断地被新生颗粒听补充,同时发育了楔形的σa-型尾部。低R/γ值时,相对地没有多少新生颗粒补充到变细的尾部。由于碎斑的旋转运动产生的牵引作用使尾部偏转。此外,大多数碎斑系统在低剪切应变时是σa-型或不显单斜对称,而σ-型仅在剪切应变中发育。复杂的碎斑体系以两个世代的尾部为特征。可在很多所研究的天然剪切带中见到,在模拟剪切带中由于不稳定的R/γ,也可以形成。用单个的σa-型和σ-型碎斑体系做为旋涡方向的指示物的使用条件是:体系应有一个单斜对称;基质颗粒粒度应小于碎斑的粒度;基质组构是均匀的;变形史简单以及在垂直于糜棱岩中推测的总旋涡向量的切面上进行。 相似文献
105.
滇西上芒岗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芒岗金矿由下部原生卡林型和上部 红色粘土型金矿体所组成,赋矿地层为侏罗系勐戛组砂泥质岩、白云质灰岩和二叠系沙子坡组泥硅质灰岩、白云岩。北东向上芒岗断裂构造与不整合面和岩溶的复合控制了矿床和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似碧玉岩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粘土化为主,并具有水平与垂向分带性。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蚀变与矿化岩石的稀土含量与未蚀变泥质灰岩基本一致,成矿溶液为富CI^-型和富SO4^2-型,爆裂温度为183-378℃,δ^34S=6.471‰-21.965‰,δ^18O=9.3‰-11.6‰,δD=-70‰--77‰,^206Pb/^204Pb=19.551-20.05,^207Pb/^204Pb=15.690-16.240,^208Pb/^204Pb=38.710=40.137。红色粘土型矿石的红土化作用只达到粘土阶段。 相似文献
106.
储层裂缝特征测井解释方法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更好地研究裂缝性砂砾岩储层和其它裂缝性储层裂缝的测井解释问题,综述了目前在裂缝性储层裂缝测井解释中主要采用的常规评价、人工神经网络和斯通利波3类方法在识别裂缝带和定量计算储层裂缝参数两个方面的应用原理和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今后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用一个 TiO_2/P_2O_5比值为10的恒量,来推测从38亿年到目前的原始地幔,表明地幔-地核的分异作用至少对上地幔来说,在38亿年以前就已完成。而且在早太古代(>38亿年)地幔-地壳和/或地幔内部的分异显著程度已由 Nd 和 Sr 同位素资料指示出来。球粒陨石比值对难熔的亲石元素来说(例如 Al、Zr、Y、REE)通常见到是介于非巴伯顿类型(Al-未亏损)的太古宙科马提岩和具有球粒陨石稀土模式的高镁质玄武岩之间。巴伯顿类型(Al-亏损)橄榄质科马提岩和分异岩产物(与同时代的拉斑玄武岩和非巴伯顿型科马提岩形成对照)常常发现35-38亿年的地体 Al/Ti 值仅具球粒陨石比值一半,而且重稀土和 Sc 为亏损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岩浆产生过程(主要看法)或早太古代地幔的化学和矿物学的分层的结果。获得的 Hf 同位素资料不支持这个观点,即地幔内部的均匀性与出现在45亿年以前的地核-地幔分带有关。在主要元素和痕量元素丰度以及同位素比值方面,比较小范围的均匀性推测太古宙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源类似于所推断的从全新世地幔派生的火山岩。许多太古宙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显示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于典型的现代洋中脊玄武岩(轻稀土亏损),显示着主要元素和痕量元素丰度之间的内聚现象。然而,一些高镁质玄武岩以轻稀土富集和分为主要元素与某些常常不能共生的元素象 Ti、Zr、Nd、稀土及磷为特征,表明地幔富集过程与榴辉岩熔体有关。榴辉岩的出现可能与太古代俯冲或增生的与来自大陆底下未亏损的镁铁质-超镁铁质火成岩的沉没有关。太古宙大陆壳底下残留的橄榄岩造成的底侵作用和后来的地幔交代变质作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壳下上地幔的痕量元素和同位素的组分。这些物质的活化能为元古宙到全新世大陆玄武岩提供主要的物源。因为化学和同位素的不均匀性是地幔内部的原始特征,为进一步了解现今地幔,需要更详细地了解早太古代和太古宙地幔作用。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