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5篇
  1939年   1篇
  1938年   5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4篇
  1934年   9篇
  1933年   5篇
  1932年   4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四川盆地西南部晚三叠世须二段特低渗砂岩储集以构造裂缝为主,储集物性受构造裂缝明显影响。根据研究区露头地层、钻井岩心及岩石薄片实物资料,同时利用古地磁岩心定向和ESR测年分析,对研究区构造裂缝优势方位、宽度、间距、充填物以及裂缝发育程度和形成期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有4组构造裂缝,分别为北东向、北北西向、近东西向和东东南向,其中以北东-南西方向和近东西方向为主。构造裂缝发育期次主要为印支晚期、燕山晚期、喜山早-中期和喜山晚期,其中印支晚期与喜山晚期构造活动最为强烈,裂缝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152.
裂缝是川西北地区九龙山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天然气藏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和薄片等资料,并结合实验分析,对该区裂缝的成因类型、发育特征、形成期次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区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发育有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种类型,其中以构造裂缝为主,主要有北东东-南西西向、北北东-南南西向和北西-南东向3组。按照裂缝的倾角,构造裂缝又可分为高角度构造裂缝和低角度构造裂缝。其中,高角度构造剪切裂缝主要是在印支晚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3期构造作用下形成,形成构造裂缝的力源来自于龙门山以及米仓山-大巴山的水平构造挤压作用、深埋藏造成的异常高压流体压力以及抬升剥蚀造成的应力作用。低角度构造裂缝主要与构造挤压作用下断层的逆冲作用或层间滑动造成的近水平剪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3.
来自汉王场-周公山地区周公2井和汉6井峨眉山玄武岩钻井岩心样品显示峨眉山玄武岩有:隐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凝灰角砾岩,绿帘石岩,赤铁矿染玄武岩,红土化玄武岩和脉岩等九种岩石类型.其中发育的杏仁体成分有:赤铁矿杏仁体、绿帘石杏仁体、石英-绿泥石杏仁体、蛋白石-赤铁矿杏仁体、磁铁矿-赤铁矿杏仁体、榍石-玉髓杏仁体、绿帘石-葡萄石-绿泥石杏仁体、钛铁矿-玉髓-绿泥石-玉髓杏仁体等8种,脉体有:长石脉、赤铁矿脉、石英脉、绿帘石脉、绿泥石、榍石脉、方解石脉、玉髓-水铝英石脉、方解石-赤铁矿脉、方解石-绿泥石脉、石英-方解石脉、石英-绿帘石脉、石英-沥青脉、赤铁矿-玉髓-绿泥石脉、绿帘石-绿泥石-玉髓脉等15种.这些脉体和杏仁体形成于峨眉山玄武岩形成演化的不同阶段,喷溢期流体受岩浆原生组分影响,大气降水影响程度低,温度属高-中温,脉体包裹体盐度-温度为正相关,代表性产物为赤铁矿脉;风化期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氧化作用和水解作用对脉体的发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δ13C为低-中负值,包裹体盐度、温度低,以水铝英石脉最为典型;进入埋藏期以后,上覆地层水和深部的卤水对岩石进行改造,这一时期的流体属低-中温,包裹体盐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受有机质影响,δ13C呈高负值,以绿帘石脉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54.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1995年1月至2001年9月Wind卫星观测到的行星际磁通量绳。根据拟合所得磁通量绳的直径,分析了行星际磁通量绳在这段时间内的发生率随磁通量绳直径D变化的关系,发现磁通量绳的发生率P(D)随直径D的变化可近似以幂律形式表示为:P(D)≈64D-0.768。行星际磁通量绳的发生率相对其直径的幂律分布表明所有行星际磁通量绳很可能是同一类现象且有共同的源,即它们都是太阳上日冕物质抛射的行星际对应物,只不过小尺度的磁通量绳对应较小的日冕物质抛射。最后,对行星际磁通量绳、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的可能关系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5.
丁磊  缴健  杨啸宇  曾明  王逸飞 《海洋工程》2022,40(2):130-142
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来自长江口的3大水源地——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和东风西沙水库,盐水入侵是长江口淡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威胁。随着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长江上游水库群的建成和运行,入海流量发生变化。在分析及预测长江入海流量的基础上,通过长江口实测盐度数据及数学模型,以淡水资源面积占比、水源地取水口平均盐度为指标,对长江口盐水入侵受上游水库群运行的影响开展研究,并对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入海流量小于15 000 m3/s的频率明显减少,而小于10 000 m3/s的极低流量几乎不再发生。未来10 a枯季入海流量较现在大体仍为增加趋势,尤其是12月平均流量增量可达2 400 m3/s。三峡工程的运行并未使得长江口盐度时空分布特征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盐度场会有一定改变。在三峡水库蓄水的影响下,除11月外其他枯季月份南支、南港、北港淡水资源面积均有增大,南支1、2月增量超过南支面积的40%,南北港则在3月增量最为明显;在11月水源地取水口盐度约有0.05‰的升高,其他月份均为下降,1月变化最为明显,3大水源地取水口盐度下降0.4‰~0.5‰。在未来10 a中,12月盐水入侵与现状相比将会有进一步减弱,水源地取水口盐度进一步下降0.2‰左右。研究可为未来长江口水源地运行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6.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三叠世构造—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长期以来是地质学家所关注的热点,特别是晚三叠世的物源和形成构造—沉积环境颇具争议。砂岩碎屑组成、碎屑重矿物、地球化学成分、砾岩组成、古水流以及构造变形研究表明,晚三叠世西缘不同地区的物源和构造—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北部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沉积主要形成于克拉通边缘,巴彦浩特地区为其主要物源区,阿拉善地块为次一级物源区,古流向以由西向东为主,沉积环境由扇三角洲向湖泊环境过渡,该时期为区域挤压背景下的裂谷盆地发育阶段;中部石沟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厚度达3 000 m左右,砂岩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物源区以阿拉善地块为主,古流向由北西向南东,沉积环境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构造背景较为复杂,为整体挤压背景下的断陷盆地;南部平凉地区物源主要来自下伏地层和秦祁造山带,古水流主体由南西向北东方向,主体为冲积扇沉积环境,为前陆盆地发育阶段。可见,盆地西缘晚三叠世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物源属性与构造—沉积环境,并非统一的“类”前陆盆地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57.
目前,"同课异构"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集中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华中师范大学高中地理班在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举行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节复习课为切入点,对来自不同省份的两位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自的独特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探索高中地理复习课的教学方法,为地理教师进行复习课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8.
EOF-LSTM神经网络的电离层TEC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利用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序列的时间信息,提出一种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组合的预报模型,利用IGS提供的云南地区TEC格网数据,分别对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段的电离层进行建模预报。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同一时段预报5 d的TEC值均方根误差最优达1.83 TECu,较单一模型减小16%,其平均相对精度最优达91.56%,较单一模型增加7%;在同一地点预报5 d的TEC值均方根误差最优达1.86 TECu,较单一模型减小25%,其平均相对精度最优达90.74%,较单一模型增加7%。  相似文献   
159.
针对近年来大气能见度严重恶化的问题,利用成都市气象局提供的1980~2010年13个站点的观测资料,分别采用累积百分率法、Ridit分析法和“非常好”能见度出现的频率法对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5个县(金堂、大邑、新津、彭州和温江)的能见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研究方法的分析结果较为一致.从年代际对比的角度而言,金堂、大邑、新津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能见度高,21世纪初能见度低,彭州反之;温江20世纪80年代变化不显著,90年代略高于总体平均能见度,21世纪又降低.从年变化趋势的角度而言,除彭州外,金堂、大邑和新津的能见度均呈下降趋势,且季节差异也在逐渐缩小.从季节变化特征的角度而言,5个站点的能见度均表现出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夏季“非常好”能见度出现的频率表明,相比彭州而言,其它4个站点的能见度较差,受污染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160.
川西南部周公山地区峨眉山玄武岩有利储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雅安地区周公山构造周公2井玄武岩取心较长、较完整,并且其紧邻高产气井——周公1井,是研究玄武岩气藏的典型井。以岩石学特征为基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从岩心、电性、物性、微观特征入手将周公2井取心段峨眉山玄武岩中储层段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流体特征及其纵向上的分布发育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与1井产层段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认为,川西南部地区玄武岩有利储层分布于2处,一处为顶部普遍发育的数米厚风化壳,另一处是旋回中上部的富含杏仁体角砾化玄武岩。第二类储层中发育沥青并伴随发育石英,溶孔、溶洞、裂缝普遍,但渗透率较小;其有效储集空间大多数由次生作用产生,喷溢间歇期的构造作用、风化及溶蚀作用良好的匹配关系至关重要;后期形成的构造裂缝与垂直于层面的节理缝较易形成开放体系,极可能就是破坏周公2井气藏保存条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