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71.
由我国著名矿床学家徐克勤和涂光炽教授主编的《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南京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集英文版1984年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应广大读者要求,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在1986年也同读者见面了。论文选收集了中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希腊、英国和美国等国地质学家的论文56篇,共100多万字。  相似文献   
172.
地震前,人们观察发现某些动物的行为会变得异常,例如:狗乱吠,老鼠搬家,家禽不肯栖息,猫儿离家,鹿群不愿吃草在村庄附近乱窜等等。过去,人们曾经利用动物行为的异常预报地震,并获得一些成功。 为什么震前动物的行为会发生异常呢?西德慕尼黑马克思普兰克研究院的哈尔姆  相似文献   
173.
174.
皖南东至查册桥金矿岩浆岩锆石U Pb年龄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东至县查册桥金矿是近年来在江南过渡带上新发现的具一定规模的金矿床,包括多个矿段(点)。矿体受NNE向、NE向及近EW向断裂控制。矿化类型以高硫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化为主。其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区内岩浆岩主要有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玢岩及英安玢岩。本文通过对区内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确定了区内岩体成岩时间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之间,花岗闪长斑岩在143~148Ma侵位,花岗闪长岩侵位年龄为145Ma,闪长玢岩略晚(142Ma),金多金属矿化稍晚,且持续时间较长。矿区岩浆岩中均发育大量继承锆石,反映有大量成岩物质来源于古老地壳基底,与岩浆岩的成因类型(壳幔同熔型)对应,并与所处的江南过渡带的大地构造位置(江南过渡带)及地质构造发展历史有关。(2522±72Ma)古老的继承锆石年龄,指示本区存在太古代基底物质;较为广泛的新元古代600~1000Ma继承锆石年龄数据,反映了江南过渡带晋宁期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碰撞造山过程所形成的物质再循环到本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成矿过程中去。查册桥金矿成矿作用与岩浆期后大规模热液蚀变相联系,并在持续的岩浆活动和热液作用下富集和成矿。综合成矿地质背景、成岩成矿年代学,可以认为,查册桥金矿是一个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5.
介微孔复合沸石分子筛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介微孔复合沸石分子筛MCM-41/ZSM-3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方法初步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Cu^2 、Zn^2 、Pb^2 、Cd^2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配置的60mg/dm^3重金属离子溶液,使用分子筛用量为10g/dm^3时,在较宽的pH范围内MCM-41/ZSM-3对Cu^2 、Zn^2 、Pb^2 、Cd^2 的吸附率可达90%以上;对等温吸附曲线的回归分析得出Cu^2 、Zn^2 、Pb^2 、Cd^2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Langmuir单吸附位吸附曲线且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76.
位于浙西南松阳地区八都杂岩的斜长角闪岩是构成前寒武纪基底的主要变质岩之一,但其原岩类型与变质演化特点目前尚不明确.开展了岩相学、矿物微区化学成分及全岩主微量元素研究,发现该斜长角闪岩的原岩类型为高铁拉斑玄武岩,可能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石榴石核部保存有进变质信息,峰期变质阶段(M1)矿物组合为石榴石(边部)+浅闪石+斜长石(An=40~43)+单斜辉石+黑云母+钛铁矿;退变质阶段(M2)以阳起石+绿泥石+榍石±黑云母±钛铁矿等退变质矿物组合为特征.结合地质温压计、变质相平衡模拟,获得峰期变质阶段(M1)温压为710~740℃、800~850 MPa,退变质阶段(M2)温压为~440℃、~480 MPa;其变质演化过程具有顺时针型P-T演化轨迹.通过区域对比,八都杂岩斜长角闪岩变质作用时代可能为印支期,并经历了印支-华南-华北板块的俯冲碰撞过程.   相似文献   
177.
从江南加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大欢  姚益祥  石磊 《贵州地质》2004,21(2):86-89,80
从江南加铜矿是受断层控制的脉状铜矿。矿床地质特征,硫、氢、氧、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但有壳源物质的加入;成矿热液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矿床成因类型应属热液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178.
浙西南遂昌-大柘地区八都岩群在印支期变质事件影响下发生变质变形,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和岩相学研究,可将其划分为3期变质变形序列:S1变形期,NW向片麻理记录的残留紧闭褶皱,共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及其内部定向分布的包裹体矿物,石榴子石+黑云母+石英(泥质)和石榴子石+角闪石+斜长石+石英(长英质);S2变形期,区域性宽缓褶皱及NE向缓倾透入性片麻理,共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及定向分布的基质矿物,矽线石+石榴子石+黑云母+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泥质)和石榴子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长英质);S3变形期,NE向陡倾透入性片麻理及韧脆性断裂大部分被花岗斑岩脉填充,共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及其周围退变矿物,石榴子石+矽线石+堇青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钾长石(泥质)和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钛铁矿(长英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八都岩群印支期变质事件峰期变质程度达到麻粒岩相,显示顺时针近等温降压(ITD)型的p-T演化轨迹,S1-S3变质变形反映出从俯冲碰撞到快速折返冷却的演化过程,伴随S3同期侵位的花岗斑岩锆石U-Pb定年结果,将该演化过程完成时间约束在229.7 Ma,可能是浙西南地区对印支期古特提斯洋域内印支-华南-华北板块之间俯冲-碰撞过程的响应。  相似文献   
179.
三维密度界面的正反演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力位场的界面反演是位场处理解释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率域界面反演方法Parker-Oldenburg公式推广到物性可随深度变化的三维情况,得出了密度可以横向、纵向任意变化的重力界面正反演公式.该方法在计算时可以合理地选取地面下某一深度作为基准面以减小界面起伏,使迭代易于收敛.理论模型试验表明该方法反演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在密度界面反演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最后利用该方法反演华北地区莫霍面的深度,反演结果得到了地震测深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0.
西藏高原不同时段雪灾的空间分布及大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清  杨勇  石磊 《中国沙漠》2013,33(2):396-402
利用西藏高原38个气象站自建站以来至2008年的10月至翌年4月逐日积雪资料,依据积雪深度和积雪持续日数两项要素组合的雪灾等级指标,分析了前冬、隆冬和春季3个时段西藏高原不同等级雪灾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主要有3个雪灾发生高频中心区,即以聂拉木为中心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区、以嘉黎为中心的那曲地区中东部区及以错那为中心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区;在时段上雪灾主要出现在前冬和隆冬,春季最少,但在前冬和隆冬雪灾频率分布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区、阿里地区、那曲站以中灾和重灾为主。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数据,对区域性雪灾异常年和无雪灾年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前冬和隆冬北半球500 hPa中高纬环流非常相似,自大西洋东海岸向东至西太平有显著的“+-+-”波列,而春季中高纬从欧洲西部为“-+-+-+”波列;3个时段欧洲大陆长波槽脊异常加强,经向环流发展;前冬和隆冬欧亚大陆高度距平场为西高东低,春季正好相反;雪灾年与无雪灾年极涡、乌拉尔山高压脊、贝加尔湖高压脊和北美大槽的强度、位置有较大的差异,而东亚大槽只是春季有所差别外其他时段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